近年来,龙陵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滇西抗战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地域性特点,不断以法治之力护航滇西抗战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近日,由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滇西抗战文物主题游径”,将位于龙陵县的惠通桥、松山战役遗址、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等6个抗战文物遗址纳入其中。
龙陵县检察院与县文化和旅游局成立“检察+文物保护”工作联系点,双方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确立线索移送、会商研判等六大协作机制,指定联络员负责日常对接。针对重大文物案件、事件和舆情,双方及时互通信息、共商处置方案。
今年1月,龙陵县检察院利用无人机等科技优势,协助县文化和旅游局完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山战役旧址的航测建模,正式建立龙陵县检察院公益诉讼监督数据库,实现文物和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数字化。
龙陵县检察院在工作中注重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针对履职过程中发现的松山战役遗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立办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案过程中,通过将公益诉讼听证会设在文物保护现场,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文物保护主管单位及辖区政府参与。听证会上,检察官阐述文物保护现状与问题,明晰职责,参会各方围绕案件充分发表意见,行政主管单位表示将积极履职整改,推动形成“行政+司法+社会”齐抓共管保护合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引导和鼓励群众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不断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
下一步,龙陵县检察院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推龙陵滇西抗战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黄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