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多元化健康需求,经过严格评审,2025年威海市中医院共有13项新技术、新项目获批开展!这些技术融合中医特色与现代医学,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期推出的是治未病科开展的意气针法。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中医将意气相合的过程融于针法中,提炼总结出意气针法,以意引气、以意行气,可以治疗内科杂病、筋骨关节疾病等,众多患者由此获益。



市民王女士(化姓)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直径超过2厘米,还伴有卵巢囊肿。在威海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医生曲萌为其采用意气针法进行调理。经过治疗,患者的卵巢囊肿已经完全消失,子宫肌瘤直径缩小到了1厘米左右,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子宫肌瘤实际上是行气转化过程失常的表现。意气针法治疗时,既注重疏通,也注重转化,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曲萌说,子宫肌瘤是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消化转化过程失常的结果,意气针法在常规针刺操作基础上融入以意引气、以意行气技术,使得患者气机恢复正常,从而让子宫肌瘤逐渐消散,且复发率较低。

当然,并不是所有子宫肌瘤都能通过意气针法治愈,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的疏通与转化过程可能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可能需要1个月,有的人则可能需要3个月。这取决于他们的体质和整体状况。”曲萌说。

得气并使气至病所,是针治而有效的基础,而得气和气至病所的手段,就是针刺手法。“意至则气至”,意气针法以聚守各经经气,以意鼓荡内气,以推动气血的运行,因而得气快,能有效迅速地调和气血、疏通经脉,具有操作简便、疼痛轻微、成本低廉等优势。

临床实践中,意气针法不仅仅是针灸,还包括练和养两个部分。“练的部分,我们针对颈椎腰腿痛、失眠等不同病症的患者,根据他们的体质和疾病制定相应的锻炼方法。养的部分,我们则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进行指导。”曲萌介绍,意气针法侧重于守神、治神和得气、调气,通过意气分化、调气相合的过程来达到治疗效果。

面对虚证患者,如果元气虚弱,就建议其将精神集中在以肚脐为中心的下腹腔,而如果中气虚弱,则将精神集中在以中脘为中心的上腹腔,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补气。面对肝火旺盛患者,引导患者向内发出“嘘”音,促进行气转化。

意气针法适用于面瘫、癫痫、产后乳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背肌筋膜炎、神经源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各类肌肉关节类疾病及内科疾病。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