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6日,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第四阶段比赛结束,中国选手赵心童总比分18比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创造了斯诺克运动的历史。
赵心童这个冠军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含金量十足,因为一路走来,赵心童先后淘汰了世界前五的两大高手,7届世锦赛冠军得主奥沙利文,和3届世锦赛冠军得主马克.威廉姆斯。
说起打斯诺克的赵心童,很多人最近都在讨论他的家庭背景。有人说他是“富二代”,开豪车戴名表;也有人说他被禁赛又翻身,是个有故事的选手。
取材网络
出生在医生家庭,8岁迷上斯诺克
1997年,赵心童出生在西安,后来跟着爸妈搬到深圳生活。他爸爸是深圳大医院的院长,还是外科专家,妈妈是护士,家里条件挺不错。8岁那年,他第一次摸到斯诺克球杆,就再也放不下了。别的小孩放学玩游戏,他放学就泡在球桌前,打得多了,居然比很多大人打得都好。
取材网络
爸妈一看孩子有天赋,立马支持。普通家庭可能给买个玩具球杆,他们直接把书房改成练球室,10岁时还花几万块买了张专业球桌。要知道,那时候几万块能买半套房呢!后来,爸妈还专门请了丁俊晖的启蒙教练伍文忠来教他,这在当时的业余选手里可不多见。
取材网络
15岁去英国“烧钱”学球,生活细节引争议
赵心童13岁就在全国比赛拿了亚军,可国内比赛不够打了,15岁时爸妈做了个大胆决定:送他去英国学球。英国是斯诺克的“老家”,但开销大得吓人,一年学费、生活费、参赛费要几十万,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年的收入。但他家咬咬牙还是去了。
在英国,他的生活被人盯上了:开着几百万的库里南豪车,戴着百万名表,还晒过装修豪华的豪宅。有人说:“他能打球全靠家里有钱,换我根本没机会。”“说不定成绩都是用钱砸出来的。”那段时间,网上不少人议论,说他是“靠爹打球”的富二代。
取材网络
24岁拿英锦赛冠军,却在巅峰期遭禁赛
但赵心童的成绩,真不是光靠钱能买的。19岁他就打进职业赛场,24岁那年更是爆发了:2021年英锦赛,他10-5打败对手,成了第一个拿“三大赛”冠军的“90后”。第二年德国大师赛,他又9-0横扫对手,世界排名涨到第6位,成了中国斯诺克的“新星”。
可谁也没想到,2023年他突然被禁赛20个月,原因是涉嫌操纵比赛。消息一出,赞助商全跑了,网上骂声一片。他从“天才少年”变成“争议人物”,那段时间有多难?据说他每天压力大到睡不着,只能靠心理咨询慢慢调整。但他没放弃,禁赛期间天天练球,还去参加低级别的比赛找手感。
取材网络
禁赛结束从头再来,连拿三站冠军打回世锦赛
2024年9月,禁赛结束后,赵心童没直接回顶级赛场,而是从欧洲Q-Tour联赛打起。这个联赛都是年轻选手和降级的人,奖金少、竞争激烈,但他一场一场拼:第三站到第五站,连续拿了三个冠军,还打出了两杆满分147分(斯诺克的满分)。2024年底的奥地利站,他从资格赛开始打,一路赢到决赛,不仅拿到了世锦赛资格,还成了Q-Tour的年终第一。这时候,好多人开始说:“这小子是真能扛啊!”
取材网络
2025年世锦赛:业余身份杀进决赛,震惊世界
2025年世锦赛,赵心童以“业余选手”身份参赛,却打出了传奇般的表现:首轮10-4赢了世锦赛亚军,次轮13-10打败同胞,八强战又13-5大胜对手,直接杀进四强。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业余选手能打进世锦赛四强!
半决赛对阵“火箭”奥沙利文,更是让人捏把汗。奥沙利文拿过7次世锦赛冠军,之前两次交手赵心童都输了。但这场比赛,赵心童一上来就和对手打平,第二阶段突然爆发,连续轰出高分,直接把比分拉开到12-4。最后他17-7赢了比赛,全场打出15杆50+(其中3杆破百),奥沙利文才打了5杆。这场胜利让他创造了多个纪录,比如成为最年轻打进世锦赛决赛的中国选手,比丁俊晖还小一岁多。
取材网络
取材网络
争议背后:家庭支持重要,还是自己努力更关键?
现在回头看赵心童的故事,很多人有不同想法。有人说:“要是没他家有钱,他根本不可能从小练球,更别说去英国了。”也有人反驳:“有钱人家孩子多了,有几个能吃得了职业选手的苦?被禁赛这么大挫折,换别人早垮了。”
确实,他家的条件让他比普通人更早接触斯诺克,有更好的教练和资源。但职业路上的起起落落,都是他自己扛过来的。从被质疑“靠家世”到用成绩证明自己,再到禁赛后重新爬起来,这个28岁的年轻人经历了太多大起大落。接下来的世锦赛决赛,不管结果如何,他的故事已经证明:斯诺克场上,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真本事和不放弃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