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上周我刚刚卸掉了两年半以来肩上最大的担子,我毕业了!
以总成绩高于4.0的平均GPA和A+的毕业研究设计报告,拿下了耗时两年半、作业量比我发量还多、压力值比我血压还高的Master of Science in Psychology,心理学硕士学位。
并且获得了仅有三枚的「优秀毕业生」奖章之一。
今天我是来回顾,反思,致谢的。
从我第一次告诉大家我又开始读书的那天起,就仿佛被 顶到杠头上了 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我的任务是——不给中年老母丢脸。
那天是2023年1月6日。
至少在那天之前,我心里一直认为:读书有什么难的,不就那点事儿嘛,对我来说可谓是手拿把掐。
谁知仅仅一周之后,我被这个课手拿把掐了。作业量之大,要求之高,规矩之多,神秘又复杂的APA,搞不懂硬搞的canvas......已经在纷纷劝我退学。
那天是2023年1月13日。
出于死要面子的天生气质和快速入戏的天赋异禀,我咬了咬后槽牙,加班加点苦战了一个礼拜,开始有点入门了,本着“钱也交了不学亏了”的朴素初心,我决定再坚持一下。
那天是2023年1月19日。
很快,又经历了别人过年我在写作业、别人旅行我在写作业、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业等摧毁意志力的事件......但是我又一咬牙,决定把第一门课上完再考虑退学。
那天是2023年2月4日。
在第一门课快结束的时候,我凭借我坚固的后槽牙和超凡脱俗的写作能力,竟然得了个A+。主要功劳还是后槽牙。
拿着这个颤颤巍巍的A+,我又自信了,我又觉得: 读书有什么难的,不就那点事儿嘛,对我来说可谓是手拿把掐。
那天是2023年2月16日。
你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我已经完成了30集内心戏连续剧,经历了自我battle——自我放逐——自我和解——自我满足——有点飘。
就连我公众号的写作画风,也悄然随着我在咬着后槽牙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变态而变得变态起来。
12门课,每一门都将近两个月,我都按照同样的内心戏往复一次,形成闭环。每次新的一门课即将开始之前,我都很想按下暂停,让自己缓上几个月再起步。
我高中体育老师的箴言是我这两年前进的动力,功劳仅次于后槽牙。他说过:“跟上第一梯队,你会比你想象得跑得更快”。因此我憋住没掉队。
在这段从牙缝里挤时间写作业和考试的两年多时间里,我还出了自己的第三本书《带夫修行》,完成了为期20个月的老洋房装修,带领读书会完成了一年的读书和直播计划,陪儿子搞定了全套大学申请流程,也有在医院照顾妈妈两天两夜没合眼还要赶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好多这样忙乱抓狂的时候,真想撂挑子不干啊。
现在很感谢自己, 三百多次试图退学或延期毕业都没有战胜我的后槽牙,全都挺了过来,很欣慰的是我什么都没落下,都没搞砸。
5月的毕业典礼我也没空去,毕竟还得陪娃高考,我参加了线上的毕业典礼,惊喜是拿到了“优秀毕业生”奖。
那一刻我想起了最初那句拍胸脯的保证:绝对不能给中年老母丢脸。
如果现在让我回顾这两年半是怎么挤出时间学习的,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时间就像事业线,谁挤一挤没有啊!
可能大家不知道,有些收获暂时不明显,但不代表不存在。至少在亲子关系上我收获了love & peace (因为没空管娃了),在夫妻兄弟情这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自查自纠运动,心理学让我带领配偶向内看,夫妻俩天天内省,离婚的念头都少了八成。
两年多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一把年纪了还要再读个书”,我一直觉得很难说清楚。
直到毕业典礼上我们的教授Dr. Kai Sun的一段话,把所有同学听哭了,那一刻终于证明有人能理解我们,真的有人可以把这事给说明白了。
我推荐所有人听听她这段话,适用于每个人,包括孩子。
她的很多金句我愿意打印出来贴到脑门上,时刻告诉自己在人到中年误打误撞而作出的这场选择,是正确且有意义的,例如——
“我们伸出的很多触角往往都贴着自身渴望的标签。”
“毕业是一个人类虚构的节点,所有的时间点都是,比如30岁、40岁、50岁这些词,离开人类社会就不存在,时间只是往前走,这些意义属于我们自己。”
“永远都记得自己在这段旅程中付出的努力和你曾经做出的专业承诺,永远保持在这个专业上的严谨、清醒、创新、前进。”
“知识本身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在求知的这个世界里,你去理解和解读知识本身,比拿起什么工具去修补这个世界都要本质得多。”
“希望心理学的这段旅程能够帮助大家,最大的就是跳出一些急功近利的、那些被现代营销科学不断强化的肤浅的学习思路,不再执迷于一些人为构造的并不高明的营销逻辑。”
“我们自然会成为好的问题解决者,而不会沦为一个随时随地都在找工具的人。”
最后我要说一些感谢。
这两年半虽然主要归功于我自己的后槽牙,但塞利格曼老人家说了,他每天都能感恩三个人。那我这两年多岂不是可以感恩成千上万人吗。先说几个重要的吧。
首先感谢我的爸妈。这些年他们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不用买菜做饭,也少了很多家务琐事,忙不过来的时候也都找父母帮忙。他们一如既往惯着我,任由我脑子一热干任何事都行。中年妇女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耳边絮絮叨叨的质疑,对重返学习是何其重要啊!
其次感谢我儿子,这两年多是他重要的高中生涯,我和他爹都不怎么顾得上他,他把自己带得很好,独立,坚强,建立了完善的自我秩序,完成了两条腿走路的艰难跋涉。我俩像难兄难弟一样相互共情着对方的不易,他让我放心和省心,不管人前还是人后我都会说他是我的骄傲。如果没有一个省心靠谱的娃,我也不可能静下心来搞自己的学习。
还要顺便感谢一下孩子他爹,毕竟我逐渐远离家务和带娃的过程中,看起来的岁月静好总要有个人负重前行,尽管这是他应该做的,但如果他不做,或者做不好,也是我的心腹大患,所以感谢他没怎么添乱。
感谢相互陪伴两年半的同学,平时一起吐槽,抱团,鼓励的瞬间现在都历历在目,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同学之间是最能在手忙脚乱的时候给出重要支持和情绪价值的。他们每一个都是很棒的人,终身学习,有的又去读博了,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感谢老师尤其是宝玉教授(虽然他可能看不到这篇),他开启了我对心理学重新认知的大门。他的嘴速赶不上脑速,真诚又实在,对工作的严谨认真,让我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不糊弄、有严厉也有包容的温度。
最后是感谢所有鞭策监督鼓励我的读者朋友,每次我嘚瑟成绩或是吐槽作业的时候,总有很多人说我是她们的榜样。老这样说,我连撩挑子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继续咬后槽牙了。
我知道,中年人不好好过日子又跑出来学习,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条路很孤单也很艰难。好多人不是不想,也不是能力不够,真的只是受限于客观条件。
所以,我可能稀里糊涂成了大家的投射,你们可能把自己的预期投射到我身上,自己虽然不学,但看着我一步步入坑,战胜困难,拿到高分,考试过关,论文没挂,顺利毕业,还得了优秀毕业生......就好像是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一样。
有好事,我的就是你的;背后的苦,都算我的。这可能是我无形中能给各位立下的最大功劳了吧。
我现在甚至成了很多粉丝的功德箱,他们以向我许愿来获取内心的peace。挺好的,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我十分愿意成为各位的许愿功德箱。好,可以开始投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