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但在建国以后不少的风俗已经不适用于进步的文明。

1950年,毛主席在和佤族人民交谈时就问起了他们的风俗:“现在你们的祭祀仪式还是照旧吗?”佤族人拉勐点点头,毛主席又接着说:“用人头来祭祀还是太残忍了,找些别的来代替不也挺好?”

拉勐为难地看向毛主席:“主席,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毛主席对拉勐表示谅解:“这个传统是该好好重新审视一下了,毕竟,脑袋没了就长不回来了。”但这次对话结束,直到1958年佤族才禁止这个习俗。



一、佤族祭祀

在中国云南的深山老林里,佤族人曾经有个让人听了就头皮发麻的习俗——猎头祭祀。简单说就是砍人头来祭天祭地。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才被废除。

佤族为什么会曾有这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习俗呢?

在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他们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灵魂,包括山川、树木、庄稼。而人的灵魂就可能会在突发情况下离体,为了让人的灵魂能够回归原位,就必须“叫魂”使其回到人体内。



同理,谷子的灵魂也能够被“叫”回来的话,庄稼就会迎来大丰收。佤族的这种风俗和生产离不开关系,在佤族人的意识里,人头有着强大的“神力”,一旦出现收成不好的情况,就会献祭人头的“神力”唤回谷子的灵魂。

他们对人头祭祀能够带来丰收的信仰打哪儿来呢?有种说法是不用“头”去祭祀的话,洪水就会上涨,谷子会被洪水淹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祸。为了阻止洪水上涨,佤族人就用“最高贵”的人头来祭祀。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人头祭祀是外部的人带入佤族内部的,在佤族的传说里这个外部的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到了佤族人居住的地方,教给他们如何种谷子,但是佤族人得到的种子都是蒸熟过的,根本就无法发芽。于是佤族人又一次请教诸葛亮,诸葛亮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要用人头祭祀。”

佤族人就按照他的话照做了,结果不仅种子发出了芽,庄稼还大丰收,自此以后佤族人便延续了这个习俗。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论,可以确定的是佤族人是用人头祭祀来祈求丰收。

可人头又不是路上的石头随处都可以捡到,佤族人祭祀用的人头都是从哪里来的?



以前佤族人用人头祭祀可不是随便砍的,但他们也有不少的方式得到人头。比如说,猎头、打仗抢来的、花钱买的、还有借来分的。

第一种是专门组织人去“打猎”。可不是打猎动物用动物的头来代替,是打人。村寨里会挑几个最能干的小伙子,等算好日子和方向,喝完壮行酒就出发。他们躲在路边草丛里,看到合适的过路人就下手。在佤族人看来这是关系到来年能不能吃饱饭的大事。

第二种是打仗抢来的。佤族各村寨经常打架,打赢了就把对方的人头砍下来。1946年,西盟的马散部落就是通过烧杀的方式取到了戈黑部落人的脑袋。



第三种是花钱买。到了祭祀季节,路上根本没人敢走,想猎头都找不到目标,这时候就只能买了。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还可以借人头或者分人头。几个寨子合伙砍一颗头,然后分开用。最可怕的是1954年,有两个寨子袭击了解放军通信员,砍了头还一人分一半。

这种残忍的祭祀方式持续了许久,一直到1958年才被彻底禁止。



二、文明的博弈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过去的野蛮暴力在文明社会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但一直到1950年2月阿佤山地区解放,佤族人的观念依旧和从前一样,仍然没有放弃用人头祭祀。

1950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佤族人拉勐作为西南地区民族国庆观礼团的成员之一来到了北京。一直在寨子里生活的拉勐没想到自己就这样来到了北京,更没想到毛主席居然亲切地接见了他。

毛主席对佤族的人头祭祀早已有所耳闻,于是见了拉勐又问起现状:“佤族现在祭祀还是用的人头吗?”拉勐点了点头,又听到毛主席继续说:“现在祭祀不大适合用人头了,不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可以代替吗?”



佤族多年来的习俗早已深入拉勐的心,他下意识地就认为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并不高。但毛主席的话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经过漫长的思想斗争,拉勐还是被毛主席的话给打动了。回去以后,拉勐就跟人讲起他到北京的经历,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但当拉勐试探地说到废除人头祭祀这个习俗时,众人都脸色一变仿佛被触犯了禁忌。行为可以矫正,但观念的重塑可是得费很大的功夫。

佤族祭祀就是为了好丰收,所以抓住这一点就可以“晓之以理”。既然是为了粮食丰收,那就得想明白种地收粮食都需要劳动力,但猎头祭祀这个习俗却导致损失了那么多的劳动力,这样的做法不是跟佤族人的本意相矛盾吗?



从1950年开始,政府花了将近八年的时间就这样从思想上教育佤族人,渐渐地许多人也从迷信的圈子中走了出来。

这八年的时间里人头祭祀的情况是逐渐减少的,一直到1958年这个“扎根”在佤族人中的习俗终于被连根拔起。

随着社会进步,这种习俗自然要被更文明的方式取代了。佤族文化依然丰富多彩,只是表达形式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信息: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缅甸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佤族猎头与剽牛——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典型方式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解读佤族“猎头祭鬼”习俗
云南网:【“云南元素”闪耀国庆庆祝活动】拉勐后人再进京!这一次,他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