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友/素材,伊河生活/整理,部分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勿对号入座】

81年3月,我下连不久,一位战友悄悄告诉我,副班长马东方的父亲是一个基地的司令员,看我不懂基地是啥意思,战友解释说,基地是正军级部队,听到战友



这样说,我十分吃惊,没想到司令员的儿子回来竟成了英雄。

马东方皮肤白净,穿着和我们一样的65式军装,包括解放鞋,无论是一日生活作息还是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他都认真去完成,完全看不出和其他战士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然而,真正让我对他产生佩服之情的,是不久之后的一件事情。

这一年的6月,天气已经十分炎热,连队接到上级一项任务:拆除营区一角的几栋老旧营房。

入伍后,我们经常从那几栋破旧的营房旁边经过。那两排的营房很长,每一排大约一、二十间,门窗已经拆除,有几处屋顶塌陷……

但是,当我们班分到两间屋子的拆除任务时,到了现场却傻眼了:这么大的屋子,该怎么拆除啊?

令我们意外的是,马副班长仿佛很有经验,他主动向班长要任务,之后他带着两名老兵迅速爬上了屋顶。

他们先在上面揭去红色的瓦,顺着两根并排的长长木棍滑到地面,我们再把瓦片搬到旁边的空地上,码放整齐。

第一天从早干到晚,我们班把屋脊上的瓦全部拆掉,把顶棚也全部掀掉了。

旧瓦上灰尘太多,还不好揭,那个时候我们干活并没有口罩,甚至刚开始时连手套也没有,在房顶揭瓦的马副班长和另外两个战士,从屋顶上下来的时候,全身都是灰尘,连眉毛上都是。

开饭时间到了,他们从房顶下来后,彼此看着哈哈大笑,然后拍打身上的灰尘,在旁边的水管上简单洗了一把脸,就和我们一起返回连队。

那两间屋子我们拆掉了屋顶,又推倒了墙体,之后,我们拿着瓦刀把粘连在一起的砖头砍开,再把那种红色的砖头整齐地摆放在旁边。

大伙一起努力,把地面上的杂物装上汽车运走,旧砖旧瓦营房股回收利用,拆房子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期间,马副班长和我们一样,不,他几乎样样工作干在前面,发也没对我们指手划脚,要干什么活时,都是自己先干,我们照着他们的样子学……

后来,我和老乡一起玩耍的时候说,副班长马东方出身高干家庭,如果不是有人



说过他的身份,我一点也看不出他和我们这些农村来的战士有什么区别。

我高中毕业,到部队有一个比较自私的想法,就是想考军校,因此,到部队后各方面的工作都比较积极主动,也许是自己高中文凭,干工作又比较自觉,马副班长对我很好。

一个周末,战友们大都出去玩了,我拿出文化课本,坐在自己的床板上学习。马东方赶到我身边,翻看了我手中的课本,又看看我练习本上的作业题,拍着我的肩膀说:不错,考军校是一个很好的目标,希望你能如愿……

没想到晚上一点多钟,睡梦中的我突然被一串短促的哨音惊醒,我意识到是紧急集合!

班长低声提醒我们:动作快点,不要说话!

只听到四周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穿好衣服,把被子叠成打背包的样子,伸手摸枕头旁边的背包带时,却发现找不到了。坏了,刚才一不小心,不知把背包带弄哪去了。

然而屋里不许开灯,这会去哪找背包带?

就在我急得不知所措时,已经背上背包准备出门的副班长,隐约感到我这边可能出了问题。

他低声问:你怎么不动啦?副班长,我的背包带这会找不着啦!

啊,副班长转身回到自己的床头柜旁边,伸手摸出一盘背包带递到我手里:我这还有一根,你先用着。

于是,我匆忙把背包打好,鞋子都没提上就冲出了屋里,当我赶到集合场地时,值班排长已经下达“立正”的口令……我是最后一个达到集合点的战士。

我边做动作,边提上了鞋子,又检查自己的背包和所携带的物品。

微弱的灯光下,马副班长看了我一眼,我感激地朝着他点了点头。

如果没有他的帮忙,不知这次紧急集合我会弄出什么样的笑话……

在后来的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时,他曾一路陪伴和鼓励我坚持到底……

在他和战友们帮助下,我专业训练成绩达到了优秀。

1983年7月,我到师里参加军校招生统一考试,8月收到装甲兵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办理完离队报到手续。

即将离开连队到学校去的时候,班长把大家召集起来,给我开欢送会。

我当兵一年多,除了训练、执勤和出公差外,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到复习



文化课上,这一点全班战士都看到眼里,他们对我给予了理解和关心,班长和副班长多次鼓励我努力复习,对此,我心里十分清楚。

没有班长、副班长的关心帮助,离开战友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安心复习……我在班会上向大家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然而,就在我收拾好东西离开连队那天,我却听到一个消息。

一个战友说,副班长马东方也是高中生,连队也曾征求他是否考军校,可他却说,考军校是个好事,还是把这样的机会留给那些农村来的有上进心的战友吧。

听着战友的话,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次考上军校,也许就是副班长故意让出的机会。

8月底,我赶到了长春这所军校。到校后,我曾给班长、副班长写过信,感谢他们的帮助和关怀。

到了1984年7月后,我写给老部队的信就再也没有收到回信。

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时候,我收到了班里一位战友的回信,战友说,部队参加老山轮战,咱们连队牺牲了十多名战友,其中就有班长马东方……

当我听说马东方牺牲的消息后,几天里我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脑子里一直想着和他在一起的训练和生活画面。

想不到这样一个正直善良、关心战友的司令员的儿子,竟会在战斗中牺牲。

春节放假我回到家中,见到了一位探亲的同连战友,从他的口中,我才知道马东方牺牲的过程。

原来,我们部队进入阵地后,敌人的特工经常来袭扰,而且冷炮也不时会在阵地上炸响。

一天,已经是班长的马东方率领班里战士执行任务,穿越敌人的火力封锁区时,被敌人的观察哨发现,顿时炮声隆隆。

危机时刻,马东方迅速指挥战友们隐蔽,但就在战友们躲进水沟的瞬间,一枚炮弹落在了附近,他不幸被弹片击中……

1986年军校毕业后,我又分回了原来的老部队,三年不在老部队,连队的战士全都换了一遍,都不认识了,幸好我的老连长和几个志愿兵还在。

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听到了马东方更多的故事。

恰好此时我看到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看到影片中的“小北京”,雷军长的儿子牺牲的画面,我禁不住想起了曾经的战友马东方。

他们都是高干子弟,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向共和国递



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给战友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怀念战友!致敬那个纯朴的年代!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主人公化名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