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2016年夏天,我叫苏月,26岁,刚从省城一所二本大学毕业,拿着管理学学位却找不到好工作。在奶茶店打了三个月临时工后,我在一次招聘会上,遇到了改变我命运的人——王海龙,人称“王董”,当地最大的几家煤矿的老板。

“你好,我们需要一名私人秘书,主要负责安排日程、整理文件和接待客户,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形象好,能吃苦。”一个穿得很精致的中年女人递给我一张名片,“想做吗?月薪八千起步,年终双薪。”

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工资了。只是煤老板的秘书...我心里有点犹豫。

“怎么,嫌工作环境不好?”那女人看出了我的想法,笑了笑,“王董的办公室在市中心商务楼,不在矿上。还有...”她声音小了些,“王董虽然严厉,但从不亏待员工。去年他助理买房,王董直接给了二十万装修钱。”

就这样,我被说服了。当天下午,我就去了王海龙的办公室面试。

办公室装修得很气派,红木家具,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很干净。一进门就能闻到淡淡的烟味,让这地方多了点烟火气。

王海龙看起来五十多岁,皮肤黑,身体壮,一看就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他穿着蓝灰色西装,正在打电话,露出粗壮的手臂和一块看起来很贵的表。



“苏月是吧?简历我看了,学校一般,但成绩不错。”他直接说,眼睛盯着我,“为什么想来我这做秘书?”

“我...我想学习实际工作经验,听说王董您的公司是本地最好的企业之一...”我紧张地回答。

“行了,别套近乎了。”他打断我,“我这人喜欢实在的,不喜欢那些花哨的。这样,我给你说说这工作的真实情况,你想清楚再决定。”

接着,王海龙很直接地说了这份工作:时间不固定,随叫随到;脾气不好,可能会被骂;会接触各种人,需要有眼力见;工资不错,但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怎么样,还想来吗?”他问。

我深吸一口气:“想,我需要这份工作。”

王海龙第一次笑了:“行,明天来上班吧。对了,我这有个规矩,试用期三个月,如果不合适,你走人我不拦着;如果合适,那就签三年合同。我这不养闲人,也不会亏待真正干活的人。”

就这样,我成了王海龙的秘书,本来打算干个一两年积累经验就走,没想到一干就是七年。

02

王海龙的脾气真的不好,动不动就拍桌子骂人。但奇怪的是,我从没被他骂过。

第一周,我很紧张,怕做错事。有一天,我端茶时不小心把水洒在了他的文件上,吓得我差点哭出来。

“没事,再打印一份就行。去倒杯水来。”他只是这么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同一天,采购部经理因为采购价格问题被他骂得很惨。

后来我才明白,王海龙对下属要求特别严,但从不为难真正努力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他认为“还有救”的年轻人。

办公室里有几个不成文的规矩:第一,准时;第二,实话实说;第三,眼里有活;第四,不说闲话。违反任何一条,都会让王海龙大发雷霆。

“苏月,给刘总倒茶。”王海龙叫我。

我麻利地泡了壶龙井,放在他们面前的茶几上。

“你家这秘书不错啊,人长得漂亮,做事也利索。”对面的胖子——另一个煤老板刘福贵笑眯眯地看着我。

“少打她主意,我这秘书不接待。”王海龙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让我心里暖暖的。

我的工作很杂:整理文件、接电话、安排日程、接待客户、订机票酒店,有时还要跟王海龙出差。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办公室准备工作,晚上要等王海龙走了才能走,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

我不是唯一的秘书。王海龙公司很大,几个主要部门都有秘书。但作为他的私人秘书,我的地位比较特殊,其他秘书都对我很客气。

“苏姐,这是财务部让您签的单子。”财务部的小秘书孙莹小心地把一堆文件放在我桌上。

“放着吧,我一会儿看。”我头也不抬地说,继续整理王海龙下午会议要用的材料。

“苏姐,您跟王董这么久了,有什么窍门吗?”孙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

我抬起头,看着这个刚来不久的女孩:“没什么窍门,就是多用心,少说话,有事情先想清楚再汇报,不要什么事都去问他。”

“我...我总觉得他很可怕,一看见他就紧张。”孙莹小声说。

我笑了:“他只是对工作要求高。你用心做,他反而不会为难你。”

除了日常工作,我还负责给王海龙买早餐。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身家上亿的煤老板早餐吃得非常简单。他的办公室和住宅都是顶级配置,但在饮食上反而格外朴素。

每天早上,我都在上班路上买一杯豆浆和一个肉包子。久而久之,早餐店老板娘见我来就直接准备好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王海龙身边工作了七年。在这七年里,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职场女性。王海龙的煤矿生意也起起伏伏,经历了几次行业整顿,但还是稳定发展。



“苏月,你今年多大了?”一天下班后,王海龙突然问我。

“三十三了,王董。”我一边收拾文件一边回答。

“三十三了啊...”他想了想,“还没考虑结婚吗?”

“暂时没有合适的。”我笑了笑,“您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就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你来的时候才二十几岁,一转眼就七年了。”他点了支烟,“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一直做秘书?”

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次,但没有明确的答案。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虽然忙但稳定,工资也不错。每个月一万五的基本工资,加上季度和年终奖金,一年下来有二十多万,在这个城市已经很不错了。

“我...”我正要回答,王海龙的电话响了。

“喂,老赵啊...什么?价格又涨了?不行,这个价我接受不了...行吧,明天见面谈...”

等他打完电话,刚才的话题已经被忘了。我也没有再提。

但是,半个月后,我的大学室友李琳打来电话,说她在上海的公司正在招行政主管,问我有没有兴趣。

“月薪一万二,有五险一金,工作比较轻松,主要负责公司行政事务管理。”李琳在电话里说,“虽然比你现在工资低一点,但这是上海啊,发展空间大多了。他们公司是做互联网的,正在快速发展。”

我心动了。这些年来,我看着同学们大多离开家乡,去北上广深打拼,有的已经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而我虽然工资不低,但总感觉人生被限制在了这个小城市里,看不到更大的未来。

想了很久,我决定试一试。

“王董,我有件事想跟您谈。”一个下午,我鼓起勇气敲开了王海龙的办公室门。

“什么事?”他放下手中的文件。

“我...我想辞职了。”我直视着他的眼睛,“有朋友在上海的公司给我推荐了一个职位,我想去试试。”

我以为他会生气或者挽留,没想到他只是看了我几秒,然后点点头:“行,什么时候走?”

“下个月初...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有些不知所措,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快。

“给你一个月时间交接工作。”他的语气很平静,“你来了七年,也该有新发展了。”

他的平静反而让我感到有点失落。难道七年的相处,在他眼里就这么轻易可以割舍吗?

03

临走前的那个月,气氛有点尴尬。王海龙比以前更忙,经常一整天都不在办公室。我专注于交接工作,把这七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注意事项都详细地写成了一份文档,交给了新来的秘书——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苏姐,您真的要走啊?”小姑娘眼睛红红的,“我还想跟您多学习一段时间呢。”

“你已经学得很好了。”我拍拍她的肩膀,“王董虽然看着严厉,但只要你认真工作,他不会为难你的。”

“嗯,我会努力的。”她点点头,“对了,听说王董以前对离职的员工都很大方,不知道会送您什么礼物呢?”

我一愣:“礼物?”

“是啊,财务部的张姐说,上一任财务总监离职时,王董直接送了他一辆车。还有之前的一个部门经理,据说得到了一套小公寓的首付...”

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在我心里,能得到王海龙的认可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但听到这些传闻,我心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丝期待。七年的辛勤工作,如果能得到一份像样的礼物,也算是对过去的一个肯定吧。

我离职的消息很快在公司传开了,大家都在猜测王海龙会给我什么礼物。

“肯定是现金,至少得十几万吧?”

“我猜是名表,王董自己就爱收藏手表。”

“搞不好是股份呢?苏姐跟了王董七年了。”

这些猜测让我也开始胡思乱想。晚上回到家,我给闺蜜方婷打电话,说了我现在的感受。

“什么?你要去上海了?”方婷在电话那头尖叫,“是不是王海龙亏待你了?”

“不是,是我自己想换个环境。”我解释。

“那他知道你要走,什么反应?”

“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说给我一个月交接工作。”

“就这样?七年啊,至少也该表示表示吧?”方婷不可思议地说,“这些煤老板不是最讲义气了吗?”

“公司里有人说他可能会给我送礼物,但我也不确定...”

“那肯定会啊!你等着吧,煤老板最大方了,这些年你辛苦了,应该会有大惊喜。我猜至少也得是一辆车或者一笔创业资金什么的。”方婷很肯定地说。

我笑着摇摇头:“别乱说,我只是做了自己的工作,没必要这么夸张。”



但挂了电话后,我还是忍不住想。如果真的能得到一笔不少的礼金,我在上海的生活会轻松很多。毕竟上海的生活成本那么高,有个经济上的帮助会让我少很多压力。

离职前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海龙对我的态度还是和以前一样,既没有特别关照,也没有冷淡疏远,就像过去七年的每一天一样。唯一的不同是,他偶尔会问我一些关于上海的问题,显得对我的未来有些关心。

“那家公司做什么的?”

“规模有多大?”

“你去了负责什么工作?”

我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心里暗暗感动,原来他还是在意的。

离职前一周,我鼓起勇气问他:“王董,您最近有上海的行程吗?”

“暂时没有,怎么了?”他看着电脑屏幕,头也不抬地问。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如果您去上海出差,可以联系我...”

“知道了。”他简短地回答,然后继续工作。

我站在那里,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好轻轻带上门离开。

也许他就是这样的人,不善于表达感情,即使是对工作了七年的秘书,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告诉自己不要多想,专心做好最后的工作交接。

终于到了离职的那天。公司里的同事们在会议室里为我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会,每个人都送了小礼物:一条丝巾、一瓶香水、一本书...气氛很温馨。

“苏姐,舍不得你走啊!”

“上海有什么好吃的记得寄回来!”

“有机会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

我一一拥抱了来送别的同事,眼睛有点红。七年的时间,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但让人失望的是,整个告别会上,王海龙一直没有出现。

正当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财务部的张姐神秘地走过来:“苏月,王董让我转交给你这个,说是给你的离别礼物。”

她递给我一个精致的牛皮纸包裹,用红色的绳子系着,看起来挺沉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包裹上,大家都很好奇。

“王董说了,让你回家再打开。”张姐补充道,眨了眨眼睛。

我接过包裹,感受着它的分量,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谢谢张姐,请代我谢谢王董。”我紧紧抱着包裹,强忍着当场拆开的冲动。

同事们纷纷猜测包裹里可能是什么:

“肯定是金条!”

“我赌是现金,至少二十万!”

“说不定是房产证或者车钥匙!”

我笑而不语,只说回家再看。但心里,我确实期待着一份像样的礼物,作为七年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告别会结束后,我提着那个神秘包裹,最后一次离开了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地方。天快黑了,办公楼的玻璃窗反射着金色的光,像是在向我挥手告别。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个包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