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德地图搜索栏里打上‘天桥街道便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可以搜索到天桥街道所有的充电柜,我现在一点都不担心电动车充电问题了。”在天桥街道,外卖骑手尹师傅的充电焦虑已成为历史。
随着全市首个充电柜100%接入公共地图平台的创新实践,这座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正以数字化治理手段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天桥样本”。
智慧导航破解充电难
从“找桩10分钟”到“一键导航”
“天桥街道包括北部平房区、南部楼房区以及西部天桥演艺区,为了让有需求的居民群众第一时间找到充电柜,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携手高德地图通过实地走访、定点绘制等前期工作,完成了天桥地区充电柜100%接入公共地图平台,方便居民群众及时安全地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天桥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科长史鹏介绍,居民群众可通过“高德地图”APP搜索“天桥街道便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即可快速定位最近充电点,查询充电设施使用情况,导航前往充电。据介绍,此项搜索功能,让骑行者在天桥地区平均寻找充电设施时间由10分钟缩短至1分钟。
此外,街道通过“高德地图”APP公开24小时充电设备维修维护电话,旨在遏制安全事故,消除消防隐患,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在充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时拨打客服电话上报故障点位,提升维修维护工作效率,使地区设备故障发现率提升至89%,维修时效从36小时压缩至3.5小时。
降本增效破解充电贵
从“民生痛点”到“普惠红利”
“每次充电费挺便宜的,对我们外卖员来说,给电动车充电的费用不是负担。”尹师傅说。
近年来,天桥街道大力推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构建“智慧导航+精准供给+全民共治”服务模式,共布设充电接口3590个,实现车桩比1:1.36,重点区域实现1:1全覆盖。作为“为民办实事清单”中的一项,街道委托相关单位建设充电柜230个,充电柜接口2400余个。从根本上解决“寻桩难、充电贵”的问题,使居民群众充电安全、安心、实惠。
史鹏介绍,街道在国家规定的“电费以居民用电费用为标准,服务费不超过电费”收费标准基础上,减免“所有服务费”,实现与普通充电设施相比充电费用“全部半价”,让居民群众充得便宜、充得安全。
未来,街道将优先推进北部平房区充电设施的布局,有效填补老旧社区充电服务盲区,围绕充电设施布局优化,按照社区网格划分,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对现有充电设施服务占比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精准定位充电设施不足的区域,科学补充充电设施建设点位,满足居民日常充电需求。此外,街道还将充电安全纳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通过社区戏剧、胡同巡讲等形式,培育居民安全充电意识。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部分图文信息整理自:北京西城
封面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示意
关注家住东西城!
看东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东西城的邻友圈!=======
联系我们:QQ—2250654256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