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由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中国医药大学美术馆”于台中水湳校区正式破土动工。这座预计2028年落成的美术馆,以不锈钢金属作为立面材料,打造出层迭起伏、流动如波的建筑外观,将成为亚太地区艺术与建筑融合的新典范。
作为中国台湾首座以“医学人文”为主题的综合性美术馆,其定位突破传统场馆界限。馆内规划融合艺术展览、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等功能,旨在通过跨界对话激发创新思维。中国医药大学董事长蔡长海强调,美术馆不仅是美学殿堂,更是培育人文关怀的摇篮,期望以艺术为媒介,深化医学与社会的联结。
盖里的设计灵感源于自然元素与空间的对话。建筑外观采用柔韧不锈钢材质,通过精密折叠工艺塑造出层叠起伏的曲面结构,远观宛如波光粼粼的水面。随着日照角度与天色变化,金属表面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仿若一幅悬浮于城市中的动态水彩画。
这一设计不仅展现了盖里对材料的极致驾驭,更将建筑与天空、绿树、水池的倒影融为一体,创造出虚实交织的艺术体验。
项目溯源至2014年,蔡长海董事长邀请SOM建筑事务所规划水湳校区时,便提出打造国际级美术馆的愿景。历经多年磋商,校方最终从30余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中选定弗兰克·盖里。尽管盖里素来以“只接顶级项目”闻名,蔡长海的诚意与愿景打动了他,促成此次合作。校方期许,这座美术馆未来能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比肩,成为全球艺术版图中的耀眼坐标。
现年96岁的弗兰克·盖里,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素有“建筑界毕加索”之称。1989年,他以颠覆传统的解构主义风格摘得普利兹克奖,其代表作如古根海姆博物馆、迪士尼音乐厅等,皆以扭曲金属与流动线条重塑城市天际线。
此次中国医药大学美术馆的设计延续了盖里打破常规的美学语言,同时融入东方语境下的自然哲思,为台湾注入兼具国际视野与在地温度的文化地标。
项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