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作时,得知我和同在一个员工宿舍的同事发生争执后,一位女同事和我说,那个被我得罪的同事说我这人不好相处;
看着她略带审视和别有意味的狡黠笑容后,我明白了,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女同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善意;
她本身对这件事并不知情,也不曾参与其中,更不是利益相关方;
她是出于某种见不得光的心理,想通过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来向我施压;
借此倒逼我反思,去证明自己其实是个好相处的人,或者让我妥协退让,牺牲自己的感受和正当利益,来成全别人。
真是想得美。
一个大半夜在室友们睡着后开着大灯叮叮啷啷鼓捣很长时间的没皮没脸的同事,你让我给她面子,忍受她的没素质和没教养,她凭啥?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它的奇葩点在于:
只要有人对你有微词,对你不满意,反感你,那一定是你有问题;
如果你是个善良正直包容的人,怎么会有人讨厌你呢?!
至于事实什么样,对方是怎样的人,不重要,也没人关心;
如果这些人指出你的问题,批评了你的不足,你却不改过,不道歉,那就证明你这人没情商。
这是多么病态可笑的逻辑。
事实是,很多人是善恶不分的;
他们对多元化的容忍度几乎为零,对恶的容忍度是近乎100%;
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他们不仅不抵触,反而喜欢参与和沉迷其中,跃跃欲试地想融入进去,成为一名“中流砥柱”,并从中分一杯羹;
要么就是嘴上叫嚣着各种“正义”,实则又蠢又怂,甘愿沦为恶的帮凶,和恶一起去攻击善,诋毁善,让这个世界更黑暗。
而我往往是相反的行事逻辑,我对多元化的容忍度很高,对恶的容忍度很低。
多元化,是我爱穿裙子,而你不爱穿裙子,是我爱吃火锅,你爱吃烤肉,是我喜欢大海,而你喜欢高山,是我喜欢阅读,而你喜欢看视频,是我是慢性子,而你是快性子。
我们尊重彼此的不同,不同的志趣爱好,不同的穿着打扮,不同的经历和创伤,我们不去攻击彼此的不同,不去嘲笑对方的疮疤。
而恶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是伤害公平正义的,是缺乏作为人的文明和操守的。
当你是个善良且有辨识能力的人,就请不要在有毒的人际关系里证明自己;
你心里清楚,那些人的思维和认知都是畸形的,他们狭隘、卑劣、喜欢造谣生事、颠倒黑白和欺凌弱小;
人家和你的想法,有着最本质的不同。
你不需要顺从他们的意志,去违背自己的底线和初衷;
那些喜欢侵入你的边界,无视你的感受,践踏你的尊严,歪曲事实的人,不值得你的在意。
为什么我们总说要避免无效的社交,拒绝有毒的关系,远离消耗你的人?
因为当一众人和你站在对立面,细数你的缺点,打压你的上进心,言之凿凿地规训你,对你污名化和道德绑架的时候,你很难完全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有的人,是外浊内清,即身在烂污的环境,却洁身自好,坚持原则;
有的人,是外清内浊,即身在清明的环境,却内心肮脏,善恶不分。
你不用费力证明自己,你和有毒的人际环境越不相融,越说明你是个正常人,你只是运气不好。
所以,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不要轻视自己的感受,走自己的路吧,让那些烂人无路可走,或者让他们烂在路上就好。
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