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五一”,青羊文旅市场热度爆表!大街小巷人潮如织,餐饮门店排起长龙,整座城市的消费活力全面迸发。

特色十足的 “五一” 限定浣花巴士,载着各地游客穿梭于繁华的春熙路与诗意的杜甫草堂之间;宽窄巷子里,传统染织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互交融,绽放独特魅力;东华里的 “中华老字号” 门前大排长龙,离境退税商店里游人如织,共同勾勒出一幅《花重锦官城》的绚丽画卷。


数据显示,这个 “五一” 假期,青羊区累计接待游客278.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重点监测商超企业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5.4%。文博场馆推出系列惠民活动实力宠粉,各类特色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依托 “首字招牌”“入境消费”“跟着演出去旅行” 等新兴消费模式打造的全新场景,更是为青羊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强劲消费活力。

60余场特色活动

传递人文青羊魅力

“欢迎大家来到成都,坐上浣花巴士,本趟车的终点站是杜甫草堂博物馆……”5月1日,杜甫草堂“五一”专线浣花巴士正式投用,从春熙路发车,途经成都天府广场、人民公园,宽窄巷子、琴台路等文化地标,直达杜甫草堂——俨然一趟转耍青羊的“专列”。当天下午,青羊区文体旅局主办的“幸福青羊里 浣花好时节”演出走进杜甫草堂,金钱板、竹琴、相声魔术、方言小品、川剧变脸等引来游客喝彩。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兴致勃勃地拍着视频,她告诉记者:“能体会诗意,还能感受四川传统曲艺的魅力——不虚此行。”


“成都的文博场馆太好玩了!增长知识,还能‘祛班味’‘情绪疗愈’。”成都博物馆里,张丹和众多游客沉浸在一场“情绪养生局”——“五一”限定“经穴漆人·情绪疗愈场”文创快闪里。结束后她不忘提上一大袋中药文创,带回去给朋友分享。几公里外的宽窄巷子,广州游客周先生紧闭双眼,任由一旁的技师在耳畔轻扫出叮铃脆响,“采耳、喝茶、看川剧,很轻松。”这个“五一”,宽窄巷子推出“缤纷 MAY 好生活节”,接待游客73.99万人次。

与宽窄巷子几公里远的文殊坊亦是人潮涌动,以 “亭见初夏・灵感成真” 与 “MAG 游戏嘉年华” 为主题的潮趣活动缤纷登场,许愿打卡装置点亮美好期许,定制明信片留存独特记忆,创意周边传递专属好运,沉浸式体验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漫步其间,既可感受千年古刹的禅意底蕴,又能体验新潮文创的活力碰撞;游客们或在茶香氤氲中品茗休憩,或在特色剧场里感受文化魅力,或是穿梭街巷大快朵颐。

这场文旅盛宴深度串联起酒店住宿、特色餐饮、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让烟火气与文化味交织成独特的假日记忆,为市民游客呈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假期体验。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文殊坊累计接待游客66.12万人次,同比激增127%,街区销售额达365万元。


夜幕降临,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掌声随音乐响起,人头攒动;许愿亭上新、游戏嘉年华上演,文殊坊街区也迎来客流高峰。从宽窄巷子的烟火气到博物馆的人文底蕴,到舞台上的光影流转……“五一”假期,青羊区的60余场文旅促消费活动传递着人文青羊的魅力,接待人次278.47万人次,同比增长4.34%。

首店效应、离境退税促消费

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

“五一期间几乎天天大排长龙!” 东华里街区 “南翔” 馒头店负责人向记者感叹道。作为 “中华老字号” 品牌在西南地区的首家门店,这家新店赶在五一前开业,甫一亮相便成为热门打卡地。据豫园文化饮食集团联席总裁杨炯透露,选址青羊区东华里,正是看中成都庞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份预判得到了有力验证 —— 每日用餐时段,店内座无虚席,100%的上座率,尽显老字号与成都消费活力的完美 “双向奔赴”。

记者注意到,“东华里”汇聚了多个首店,“首店效应”初现:五天假期,这个“新街区”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营业额超百万元。青羊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字招牌”是提振消费、繁荣市场的重要引擎。


而在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等政策助推下,成都也成为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景点里英语、泰语、越南语等多国语言交织,奏响国际化旅游的活力乐章。文殊坊街区原织蜀锦体验店负责人苟潇对此深有体会:自去年9月纳入退税商店名录后,店内入境游客数量显著增长。据他初步统计,刚刚过去的“五一” 假期,店铺接待的入境游客消费额达3万元,约占总销售额的10%。这组数据不仅印证了政策红利的释放效应,更展现出成都文旅市场对全球游客的强大吸引力。


据了解,分布于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热门景点周边,入境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可随时前往享受优质购物服务。例如,在文殊坊等特色商圈设有AI智能翻译屏,面向境外人士提供超14种语言的实时翻译、问询、金融等服务,宽窄巷子打造了支付便利化示范点位,为游客提供外币兑换、ATM取现、移动支付绑定等一站式服务。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青羊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5.41%。同时,青羊区文殊坊、西村、青羊万达广场等重点监测商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8439.4万元,同比增长15.4%。

新兴旅行、生活方式

助力青羊“立园满园”

“五一”假期,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组织的“树下音乐节”上,成都本土的青年乐队多日LIVE连唱,舞台还向现场市民游客开放。“我们从自贡来,住在青羊区。白天逛四川博物院、青羊宫、杜甫草堂,晚上就来非遗博览园看演出,惊喜、充实。”张先生表示。


国潮钜秀《花重锦官城》假期不打烊,该剧自2022年上演以来已吸引数万观众打卡——走出剧场时,来自贵州的游客刘莹一家意犹未尽:“恍惚置身成都的历史长河中。”她表示,现在去一个城市旅游,在逛景点之外有更多选择,“看演出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票根经济”正是成都的“吸引力法则”之一。不久前,首登成都的One Love Festival音乐节在非遗博览园上演,打响了2025年青羊区音乐节“开门红”。“五一”假期后,2025成都草莓音乐节也将登陆非遗博览园,已有近十万人次在“大麦”平台表示“想看”。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在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看来,这种趋势正重构城市文旅消费的流量地图。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非遗博览园累计举办各类音乐节等活动超40余场,擦亮非遗音乐节品牌的同时,也持续刷新成都户外音乐节的想象力。


5月4日晚,由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城市松弛力·草坪派对——树下音乐会”五一系列活动在国际非遗博览园松宿里·四季轩草坪圆满落幕。现场通过音乐LIVE、露天电影、养生互动等多元形式,吸引了近千名群众参与,舒适解压的现场让青年们过了一个松弛的节日。主办方表示,未来,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将构建更多这样“有温度”的文化场景,让年轻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既能找到文化认同,又能获得心灵慰藉,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深层价值。

新兴生活方式的背后,成都国际非遗创意产业园已成为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谷培优“园中园”的重要抓手。《少城国际文创谷“立园满园”行动计划》中表示,到2025年打造文商旅新消费场景10个,主攻产业方向企业年总营收达到240亿元;到2029年,打造文商旅新消费场景40个,主攻产业方向企业年总营收达到400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百亿级文创园区。

【往 期 回 顾】

报道:陈静 郑栋梁

视频:刘阳 杨铠乐 孙鸣圆

编辑:梁艺怀

转发周知,让更多人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