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红教授:血糖高的人,这个地方会凹陷!
杨小红,广州三甲医院糖尿病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肾脏疾病工作近四十年。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馆坐诊。
现代生活中,食物种类丰富,人们日常饮食复杂且多含刺激性成分,这不仅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也成为了糖尿病潜在的风险因素。那如何判断是否血糖高呢?观察舌头变化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伸舌时若发现舌体胖大、舌苔干燥或厚腻,以及舌面不平滑,尤其是舌中部位凹陷等现象,这些都可能是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也暗示了糖尿病的风险正在悄然逼近。



针对上述情况,今天我就分享一个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源自宋代名医李东垣的医学名著《脾胃论》中记载的“补中益气汤”,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升阳的功效。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能够调理糖尿病呢?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而且黄芪多糖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糖代谢,并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党参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增强脾胃运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气血亏虚状态;白术健脾燥湿、止泻,缓解糖尿病性腹泻,稳定血糖波动。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补脾益气,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炎症损伤。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改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缓解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病变症状;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促进胃肠动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问题。升麻升举阳气,缓解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其抗炎作用可减轻糖尿病相关炎症;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及代谢紊乱。
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彭女士,66岁。自诉已经患有糖尿病6年多了,一直在吃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可即使在这么多的药物作用下,血糖还是降不下来。空腹血糖高达11.2mmol/L,气短乏力、口渴多饮的症状也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腹胀、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的症状。想要尝试中药调理,于是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刻诊:面色无华,舌体胖大,舌中凹陷明显,舌苔薄白而干。综合情况辨证为脾胃气虚,气血两虚导致的糖尿病,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
开方:炙黄芪、柴胡、川芎、生地、木香、炙甘草、白术、升麻、陈皮等。按上方服用14剂后,患者表示血糖有明显的下降,气短乏力、口渴多饮等症状也有所缓解。于是我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原方基础上做了调整。调理2个月后,患者复查空腹血糖5.5mmol/L,其他不适症状也基本消失,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于是我叮嘱她续服此方,以巩固疗效,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
随访至今,不适症状未再复发,血糖稳定在6.1mmol/L以内,也没有并发症。中医提醒:对于舌中凹陷、舌体胖大,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的人群,补中益气丸作为补中益气汤的中成药形式,可作为辅助调理之选。然而,糖尿病的复杂性要求患者必须全面评估自身状况,切勿仅凭舌象自行用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