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公布关于

襄阳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

0526地块、0527-4地块、0528地块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批前公示



陈老巷作为襄阳市中心城区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是襄阳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历史遗存聚集地,承载着襄阳市民的美好回忆,是襄阳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将该项目打造成一个全市乃至全省具有标杆意义的城市更新项目、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该项目由襄阳城新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

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的设计工作,襄阳城新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0526地块、0527-4地块、0528地块)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襄阳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0526地块、0527-4地块、0528地块)位于沿江大道以北,中山后街以南,定中街以西。0526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014平方米,0527-4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163平方米,0528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05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80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45平方米)。



根据住建部建规〔2013〕166号《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现对该项目进行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如有意见,请向襄阳市自然资源和建设局建设工程管理科反映。

公示时间: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14日(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提升与更新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两栋样板建筑已完工

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整体形象进度65%

计划2027年元旦正式开街

项目介绍

陈老巷是樊城区保存最完整的一条百年老街,也是老樊城商贸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



此前因年久失修,巷子面临环境面貌差、基础设施落后、历史风貌建筑受损严重等问题,亟需修缮改造。2024年11月14日,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与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樊城区滨江区域,古井巷以东、炮铺街以西、磁器街和中山后街以南、沿江大道以北,项目包括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陈老巷地块)以及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陈老巷配套地块)两部分。



项目进展

此次保护提升与更新改造主要对陈老巷街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实施分类保护与整治,分为两个部分:

针对陈老巷地块,基于历史风貌特征,保护和延续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修复传统肌理,延续历史文脉,协调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

针对陈老巷配套地块,充分承接与转译陈老巷历史记忆与建筑符号,同陈老巷地块联袂打造一条文旅商业街区,除保留小江西会馆外,其他均为新建中式建筑。



为恢复陈老巷街区风貌,项目坚持“修旧如旧、老物尽用”的理念,组建一支由资深古建筑匠人的专业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传统工艺标准,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拼装工艺,运用木材数字编码实现精准装配,采用传统的砌墙工艺——麻刀灰,聘请砌墙和盖瓦经验丰富的老工匠。

坚持“样板建筑”先行,选择在木构架、墙体、屋顶、装饰构件有代表性的W01、W18两栋建筑作为样板,先行施工,为全面施工提供标准与依据。目前,两栋样板建筑已完工,并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其他建筑正按照工作路线图有序推进。



复现昔日繁华盛景

一栋一案

本项目以“一条陈老巷,半部樊城史”为定位,整体规划可概括为“一轴二组团五引擎六分区”,按照定制化思路精心完成“一栋一案”,确保每栋建筑从设计源头便与后期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高度适配。



计划2027年元旦开街

建设单位襄阳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正严把进度、质量与安全关,打造精品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整体形象进度65%,2027年元旦正式开街。

业态策划方面,通过保留现有经营得较为成熟的餐饮休闲和生活社交类业态店铺,寻找和挖掘现存匠人,引入布衣馆、手工染坊等品牌店铺,复兴陈老巷原有阮祥泰布行等老字商号等方式,重现陈老巷千年繁盛历史风貌,延续襄阳城市记忆。

项目建成后,将涵盖社区服务、情景演绎、非遗传承、老字号复兴、精品零售、餐饮休闲、生活社交、民宿酒店、文化展览等九大业态。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全力打造汉水文化新坐标、樊城活态博物馆,有力提升襄阳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来源:襄阳之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