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真的要去美国吗?"李芳的闺蜜小张握着她的手问道,眼里满是担忧。

李芳笑了笑,轻轻点头:"人生已经过半,想试着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她望向窗外,眼神坚定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01

李芳站在阳台上,望着窗外熟悉的城市景观,一栋栋高楼大厦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她今年46岁,来自广东东莞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了二十多年的会计。

十年前,她和丈夫因性格不合离婚,女儿跟着前夫生活。

这些年来,她独自一人,生活平淡如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轨迹。

春去秋来,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细纹,头发也悄悄爬上了几丝银白。

每当夜深人静,孤独就像潮水一样涌来,让她喘不过气。

她常常思考:人生的下半场,难道就这样孤独地度过吗?

那是2019年初,一个普通的周末晚上,李芳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加班,疲惫地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

她的闺蜜小张在微信上发来一条消息:"有个国际交友网站不错,我表姐就是在上面认识了她现在的外国老公,要不要试试?"

李芳本想拒绝,但手指不由自主地点开了链接。她看着屏幕上五颜六色的界面,各种肤色、年龄的人在上面寻找着自己的缘分。

她犹豫了一下,抱着"看看也无妨"的心态,填写了基本信息,上传了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

"这只是消遣罢了,"她对自己说,"谁会对一个46岁的中年女人感兴趣呢?"

出乎她的意料,注册后不到三天,她就收到了十多条问候信息。其中一条来自一位名叫迈克尔的美国人,他的简介显示今年70岁,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李芳点开他的头像,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带和蔼的微笑,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留言很简单:"你好,来自中国的朋友,很高兴认识你。"

李芳想了想,礼貌性地回复了一句:"你好,谢谢你的问候。"她没想到这简单的一句话,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迈克尔很快回复了她,他用简单的中文写道:"你,很,美丽。"虽然语法不太准确,但这种努力让李芳感到一丝温暖。

就这样,两个相隔半个地球的人开始了日常的交流。起初,他们只是简单地交换生活琐事,李芳会用蹩脚的英语讲述自己的工作,迈克尔则会分享他退休后的平静生活。语言障碍并没有阻碍他们的交流,反而增添了一些乐趣。

"我今天学习了做中国菜,但是很失败,"迈克尔在一次视频聊天中笑着说,展示着锅里焦黑的一团东西,"这应该是宫保鸡丁吗?"

李芳忍不住笑出声来:"那已经不是任何菜了!"

随着交流的深入,李芳开始期待每天下班后与迈克尔的聊天。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她的烦恼,给予安慰和鼓励。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他们找到了共鸣,仿佛时差和距离都不再是障碍。

"在我的文化里,年长意味着智慧和经验,"迈克尔在一次深夜聊天中说道,"我很欣赏中国文化对长辈的尊重。"

李芳点点头:"是的,但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压力,总觉得年纪大了就不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

"生命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过早的放弃,"迈克尔温柔地说,"你值得拥有幸福,不管多少岁。"

这句话触动了李芳的心弦。多少年来,她一直为别人而活,为工作,为前夫,为女儿。她几乎忘记了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六个月的网络交流,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加深。

迈克尔在视频中向她展示了他在佛罗里达的"简朴"生活——一套普通的公寓,简单的家具,和一个小花园。他说他喜欢平静的生活,喜欢园艺,也喜欢在海边散步。

"我退休后的生活很简单,但很充实,"他说,"如果你愿意,我希望能和你分享这样的生活。"

这句话让李芳心跳加速。她想象着和迈克尔一起在海边散步,照顾花园,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但她也有顾虑,毕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担心我会不适应那边的生活,"李芳坦率地说,"我的英语也不好。"

迈克尔微笑着说:"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我会帮助你适应,你也可以教我更多的中文。生活就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的过程。"

李芳被他的真诚打动了。这么多年来,她从未遇到一个如此理解她,尊重她的男人。

02

为了更好地与迈克尔交流,李芳开始认真学习英语。

她下载了学习软件,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利用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背单词、练习口语。同时,迈克尔也在努力学习中文,经常用幼稚但诚恳的中文和她交流。

"你-今天-工作-怎么样?"迈克尔一字一顿地问道,脸上带着认真的表情。

李芳心里暖暖的:"今天挺好的,谢谢你关心。你的中文进步很快!"

"我-有-好-老师,"迈克尔笑着回答,蓝眼睛里闪烁着愉悦的光芒。

每天的视频聊天成了李芳生活中最期待的时刻。

迈克尔会带着电脑四处走动,向她展示美国的日常生活: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社区里整洁的街道,还有附近的海滩和公园。



"这里很适合养老,"迈克尔说,"天气温暖,环境优美,医疗条件也很好。"

看着屏幕里蓝天白云下的海滩,李芳心中涌起向往。她的城市虽然繁华,但高楼林立,空气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想到能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度过余生,她心中的向往越发强烈。

但当李芳向家人和朋友提起迈克尔时,却遭到了一致的反对。

"网恋?还是外国人?你疯了吗?"李芳的哥哥一脸震惊,"那么远的地方,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

"就是,"嫂子也连连摇头,"你不看新闻吗?多少人被骗得倾家荡产。"

闺蜜小张虽然是介绍她使用交友网站的人,也表示担忧:"芳芳,你才认识他几个月,就想嫁到美国去?太冒险了吧?"

面对亲友的担忧,李芳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太过草率,是否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冲昏了头脑。

一天晚上,她把这些顾虑告诉了迈克尔。

迈克尔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他们的担心是合理的。如果我有女儿,她要嫁到远方去,我也会担心。但我想说的是,我对你的感情是真实的。如果你需要更多时间考虑,我完全理解。"

他的理解和尊重再次打动了李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迈克尔没有催促她做决定,而是继续他们正常的交流,分享各自的生活。

转折点出现在李芳47岁生日那天。

她独自在家过生日,正感到一丝落寞,门铃突然响了。

打开门,她看到一大束鲜花和一个蛋糕,送货员递给她一张卡片。

"生日快乐,亲爱的李芳。虽然我不能陪在你身边,但我的心与你同在。——迈克尔"

李芳捧着鲜花,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多少年了,没有人记得她的生日,更别说送她鲜花和蛋糕。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被爱的感觉。

晚上的视频聊天中,迈克尔正式向她求婚:"李芳,我知道我们之间有年龄差距,有文化差异,有万里之遥。但我真心爱你,想和你共度余生。你愿意嫁给我吗?"

屏幕那头的迈克尔手里捧着一个小巧的戒指盒,蓝眼睛里满是期待和紧张。

李芳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

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意味着她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但她也知道,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她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我愿意,"她轻声说,眼泪再次夺眶而出,"我愿意嫁给你。"

迈克尔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我会尽快安排一切,帮你办理签证和移民手续。"

接下来的几个月,李芳忙于处理各种手续:办理护照、准备结婚材料、申请签证、辞去工作、整理房子。每一步都让她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最初也表示反对,但在与迈克尔视频聊天几次后,态度有所缓和。

"妈妈,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女儿问道,眼中带着担忧。

李芳握住女儿的手:"我知道这看起来很冒险,但我想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不顺利,我随时可以回来。"

女儿叹了口气:"只要你幸福就好。但一定要保持联系,有什么事马上告诉我。"

2019年9月,李芳的签证获得批准。

临行前,她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看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小公寓,心中百感交集。

这里有她的回忆,有她的过去,现在她即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

朋友们为她举办了一个小型送别会。

酒过三巡,闺蜜小张拉着她的手说:"芳芳,一定要幸福啊!"

李芳点点头,眼中含泪:"我会的。"

第2天, 在家人和朋友的送别下,李芳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飞机起飞那一刻,她的心情复杂到无法用言语形容——既期待未来的新生活,又对未知充满忐忑。

从广州到纽约,再转机到佛罗里达,长达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让李芳疲惫不堪。当她推着行李车走出机场大厅时,远远地看到了迈克尔,他正拿着一束鲜花,脸上带着期待的微笑。

"李芳!"迈克尔大步向她走来,紧紧地拥抱了她,"欢迎来到美国,欢迎来到我们的家。"

久别重逢的喜悦冲淡了李芳的疲惫。她靠在迈克尔的肩膀上,感受着他的温暖和气息,那一刻,她感到所有的辛苦和担忧都是值得的。

03

从机场出来,迈克尔带着李芳走向停车场。李芳原本以为会看到一辆普通的家用车,但迈克尔停在了一辆豪华轿车前。

"这是你的车?"李芳惊讶地问道。

迈克尔笑了笑:"是的,我喜欢开车的感觉,所以给自己买了一辆好车。"

坐在宽敞舒适的车里,李芳望着窗外陌生又美丽的风景,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在之前的视频中,迈克尔展示的生活看起来非常普通,但现在这辆豪车又是怎么回事?



车子驶离繁华的市区,进入了一个高档社区。宽阔的马路两旁是整齐的棕榈树,远处可以看到蔚蓝的海水。迈克尔最终停在了一栋白色的别墅前。

"到家了,"他微笑着说,"希望你会喜欢。"

李芳下车后,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豪宅——三层楼高的白色建筑,宽大的落地窗,精心修剪的花园,还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游泳池。这与迈克尔之前展示的小公寓完全不同。

"这...这是你的家?"李芳结结巴巴地问。

迈克尔点点头:"是的,这是我们的家。之前给你看的是我在城里的公寓,我有时会住在那里,离超市和医院比较近。"

李芳跟着迈克尔进入别墅,内部装修更是奢华:高高的天花板,名贵的家具,墙上挂着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油画。一位中年女性迎了上来,迈克尔介绍说这是家里的管家玛丽亚。

"欢迎您,太太,"玛丽亚微笑着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您的房间和晚餐。"

李芳点点头致谢,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管家?豪宅?这位"退休小学教师"到底是什么人?

晚餐非常丰盛,迈克尔贴心地准备了一些中式菜肴,还有红酒相配。用餐时,他详细询问了李芳的飞行体验,并告诉她接下来几天的安排。

"明天我们休息一天,后天我带你去办理一些手续,"迈克尔说,"下周日,我邀请了一些朋友来家里,给你接风洗尘。"

李芳机械地点着头,脑子里还在消化这巨大的反差。迈克尔似乎注意到了她的疑惑,轻轻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这和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他温柔地说,"我们有很多时间慢慢了解彼此。现在,你需要好好休息。"

那晚,躺在豪华的大床上,李芳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了解真实的迈克尔,是否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疲惫最终战胜了疑虑,她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几天,李芳开始适应新的环境。迈克尔带她参观了整个别墅,包括宽敞的厨房、室内健身房、家庭影院,甚至还有一个小型酒窖。他还带她去附近的海滩散步,去高档商场购物,去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

李芳注意到,迈克尔似乎认识很多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打招呼,而且态度非常尊敬。

"您今天好吗,威尔逊先生?"一家餐厅的老板热情地招呼道,"您的常座已经准备好了。"

迈克尔微笑着点头致谢,然后介绍道:"这是我的妻子李芳,刚从中国来。"

餐厅老板看向李芳的眼神有一丝惊讶,但迅速恢复了职业微笑:"欢迎您,威尔逊太太。"

类似的场景多次出现,李芳开始感到不安。迈克尔从未提到过他在当地如此有声望,这让她感到自己对丈夫的了解太少了。

周日的接风宴会上,迈克尔邀请了二十多位朋友。他们大多数是年长的美国人,举止优雅,衣着光鲜。李芳穿着迈克尔为她购买的礼服,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这是我妻子李芳,"迈克尔骄傲地向朋友们介绍,"我们通过网络相识,她刚从中国来到这里。"

客人们礼貌地与李芳握手,问候她,但她能感觉到他们眼中的怀疑和评判。一位金发女士甚至直接问道:"你是怎么认识迈克的?"

李芳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在一个交友网站上。"

金发女士挑了挑眉毛:"哦,真是...有趣。"

晚宴进行到一半,迈克尔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屏幕,表情变得严肃:"抱歉,我需要接这个电话。"

他走到阳台上,李芳看到他低声交谈,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大约十分钟后,他回到客厅,向客人们致歉:"很抱歉,有些紧急事务需要我处理。李芳,亲爱的,你能帮我招待一下客人吗?我很快回来。"

不等李芳回答,迈克尔就匆匆离开了。留下她一个人,面对这群几乎陌生的人,英语还不够流利,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迈克尔直到晚上十点才回来,看起来疲惫但满意。当客人们都离开后,李芳忍不住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迈克尔摇摇头:"只是一些小问题,已经解决了。不用担心。"

他转移了话题,但李芳能感觉到他在回避什么。

这不是第一次了,自从她来到美国,迈克尔经常接到神秘电话,有时会突然离开几个小时,却从不详细解释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李芳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但对迈克尔的疑惑却越来越深。他总是慷慨地给她买衣服、珠宝,带她去高档餐厅,但对自己的工作和过去却讳莫如深。每当李芳询问,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有一次,李芳在整理房间时,发现了一张迈克尔与前妻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人金发碧眼,穿着名贵的珠宝,看起来非常高贵。她忍不住问迈克尔关于前妻的事情。

迈克尔表情变得阴沉:"那是个错误,我不想谈论。"

他的态度如此生硬,让李芳不敢再追问。

但她心里清楚,迈克尔的过去一定有什么隐情,而这些隐情,他不愿意与她分享。

04

生活在豪宅里,李芳逐渐发现了一些异常之处。

一是别墅里有一间书房,迈克尔从不让她进入,门上有电子锁。

二是主卧的衣帽间里有一个保险箱,也是上锁的。每当她提到这些,迈克尔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那只是些工作资料,很无聊的东西,"他会这样说,"我不想让那些东西打扰我们的生活。"

李芳想相信他,但内心的疑虑越来越强。迈克尔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对自己的过去如此遮遮掩掩?他真的只是一个退休的小学教师吗?

一天,社区举办了一场烧烤派对,许多居民都参加了。李芳和迈克尔也去了,迈克尔像往常一样,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和尊敬。

正当李芳在餐桌前选择食物时,她听到身后两个女人的对话。

"那就是威尔逊教授的新太太吗?"一个声音说。

"是的,听说是从中国来的,"另一个声音回答,"比他小二十多岁呢。"

"他退休后还是那么有魅力。我丈夫说他的投资眼光简直是天才,现在的财富大概是当年教书时的几百倍吧。"

"可不是嘛,连州长都要请他吃饭呢。"

李芳惊讶地回头,但那两个女人已经走开了。教授?投资天才?财富几百倍?州长?这些词汇在她脑海中回荡,与迈克尔给她的"退休小学教师"形象完全不符。

回家途中,李芳一言不发。迈克尔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常,问道:"怎么了,亲爱的?你不舒服吗?"

李芳摇摇头:"没什么,可能有点累了。"

她决定自己查清楚真相。次日,趁迈克尔外出,李芳尝试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

由于英语有限,搜索结果并不理想。

但她看到了一些零星信息,关于一位迈克尔·威尔逊教授的经济学著作和投资成就。

照片上的人确实像是年轻时的迈克尔,但李芳无法确定。



她感到自己像是生活在谎言之中,这种感觉让她窒息。

一周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一切。迈克尔接到电话说要出城一天,有紧急会议。李芳独自在家,正在花园里浇花,突然听到门铃声。

开门后,她看到一位快递员,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威尔逊教授在家吗?"快递员问道。

李芳摇摇头:"他不在家,但我是他的妻子,我可以帮他签收。"

快递员看了看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包裹交给了她:"这是从纽约出版社寄来的,需要签名确认。"

李芳在收据上签了名,拿着包裹回到客厅。她看着包裹上的标签:迈克尔·威尔逊教授,经济学家,著名投资人。那一刻,她的心跳几乎停止。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的内容让她难以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