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啪!”李大山苍老的双膝重重跪在监控室冰冷的地板上。

他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屏幕上那个熟悉的身影。

“大山哥,您没事吧?”银行工作人员慌忙上前搀扶。

“为何要这样害我?”老教师嘶哑的声音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

李强扶住父亲摇摇欲坠的身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两百万啊,就这么变成了两毛五...”

谁能想到,一段模糊的监控画面,居然揭开了这位老人两年来养老金神秘消失的谜团……



01

北风呼啸,枯黄的落叶在街道上旋转。

冬日的阳光透过薄云,照在李大山佝偻的背上。

这位七十八岁的老人,瘦高的身材被岁月压弯,脸上刻满沧桑,却依然精神矍铄。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脚步缓慢但坚定地走在去往建设银行的路上。

路边的年轻人行色匆匆,没人注意这位普通的老人。

李大山倒也不在意,他享受这每月一次的银行之行,这是他独有的仪式感。

几十年的教书生涯,加上退休后近二十年的积蓄,如今在他的账户里已经累积了整整两百万

这笔钱是他的骄傲,是他一生节俭的成果,更是他留给儿子李强和孙子小李的心血。

“李老师,又来查账啊?”银行大厅里,年轻的柜员小张笑着招呼。

李大山在这家银行的支行已经是名人,每月固定时间来查看余额,从不间断。

老人抿嘴一笑,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银行卡,递给小张。

是啊,习惯了,每月都得来看看,心里踏实。

小张接过卡,熟练地操作着电脑。

她的脸色忽然变了,又核对了一遍卡号,再次查询。

“李老师,您最近有大额支出吗?”小张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大山摇摇头:“没有啊,我这人你知道的,一向节俭,大额支出从来没有过。”

小张脸色凝重,转过屏幕:“您看一下,您的账户余额只有零点二五元了。

李大山愣住了,老花眼努力辨认着屏幕上的数字:“零点二五?两毛五?”

他猛地抓住柜台,声音提高:“不可能!我的两百万呢?”

银行大厅里的人都转过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位激动的老人。

小张赶紧安抚道:“李老师,您别激动,我们再核对一下交易记录。

李大山只觉得眼前发黑,两百万啊,他一生的积蓄,就这么没了?

他用颤抖的手摸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清晰地记着上个月存款余额:200万1千零52元。

怎么可能一个月内就只剩下两毛五?

小张迅速调出了账户的交易明细,脸色更加难看:“李老师,根据记录,您的账户在过去两年间有多次提现和转账记录。

李大山瞪大眼睛:“不可能!我从没有过多次提现,我的钱都在攒着,准备给儿子和孙子留着的!”

他的身体开始摇晃,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小张见状赶紧喊来了保安扶住老人。

“快,叫救护车!”小张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李大山的面色惨白,嘴唇发抖,他的一生积蓄,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老人不是第一次来这家银行了,从他退休那天起,这家建设银行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月十五号,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银行门口,风雨无阻。

银行的员工都认识这位不苟言笑的老人,知道他曾是附近一所乡村学校的老师,桃李满天下。

小张是半年前来到这个支行的,第一次见到李大山时,就被他身上那种教书育人数十年积淀下来的气质所震撼。

李大山从不在银行多做停留,查完余额就离开,今天是第一次出现意外。

救护车的鸣笛声在街道上回荡,李大山被抬上担架,小张紧随其后,手里还拿着那张余额只有两毛五的银行卡。

病床上的李大山面色苍白,医生说他是因为情绪激动导致暂时性血压升高,并无大碍。

“两百万,两百万啊……”老人的嘴里不断重复着这个数字,眼神空洞。

小张坐在床边,不知如何安慰。

医院的电话拨通了李大山儿子的手机,李强正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听到父亲的意外,立刻放下工作赶往医院。

医院走廊的灯光惨白,李强的脚步声急促。

他三十八岁,正值壮年,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踏实肯干的人。

小张,我爸怎么样?”李强一进病房就急切地问道。

小张摇摇头:“血压已经稳定了,就是情绪还有点激动。”

李强走到床前,握住父亲的手:“爸,您怎么样?别着急,有儿子在呢。”

李大山看到儿子,眼中终于有了焦点:“强子,我的钱没了,两百万,全没了……

李强皱眉:“怎么回事?小张,你给我说详细点。”

小张将银行发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李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你们银行是怎么管理的?两百万就这么不翼而飞了?”李强的声音带着怒气。

02

小张低着头:“李先生,根据交易记录,这些钱是在过去两年间,通过多次小额提取和转账慢慢流失的,每次金额都不大,从几百到几千不等银行系统没有触发异常警报。

李强握紧拳头:“这不可能是我爸做的,他这么多年来,从不乱花钱,更不会频繁取现。”

小张点头:“我们也认为这不正常,建议您尽快报警,同时银行也会配合调查,调取监控录像。”

李强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下来:“好,我这就去报警,小张,麻烦你继续照顾我爸一会儿。”

他转身要走,李大山虚弱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强子,我这辈子清清白白,怎么会遇到这种事啊……

李强回头,看到父亲眼中的泪光,心如刀绞。

他快步回到床前,握住父亲的手:“爸,您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一分钱都不会少您的!”

李大山艰难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信任。

小雪纷飞的傍晚,李大山在儿子的搀扶下回到了家。

这是一套位于城郊的两居室,不大但温馨,是李大山退休后用积蓄买下的。

“爸,您先休息,我去给您煮点粥。”李强把父亲安顿在沙发上,转身进了厨房。

李大山坐在沙发上,目光空洞,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照片,那是他年轻时在讲台上的样子,充满朝气和活力。

四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他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很多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退休后,仍有不少学生会来看望他,带来各种礼物和生活用品。



但李大山总是婉拒,他说教师就该清清白白,不沾染铜臭。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苦笑,这么多年的清廉,换来了什么?

两百万的积蓄就这么不翼而飞,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爸,喝点粥吧。”李强端着热气腾腾的白粥走了过来,轻轻放在茶几上。

李大山摇摇头:“没胃口。”

李强叹了口气,坐到父亲身边:“爸,我已经报警了,警方说明天会来取您的口供,还有银行那边也在配合调查,一定会有线索的。”

李大山默默点头,突然问道:“强子,你妈走得早,这么多年,我把你拉扯大,又供你上学,从没亏待过你吧?

李强眼圈一红:“爸,您这说的什么话,要不是您省吃俭用供我上大学,我怎么可能有今天。”

李大山苦笑:“我本想把这点积蓄留给你和小李,没想到……”

李强握住父亲的手:“爸,钱没了可以再赚,您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这事儿您别太上心,交给我和警方处理。”

李大山点点头,却又陷入了沉思。

夜深了,李强已经回家了,李大山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他想起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想起了那个简陋的乡村学校,破旧的教室,贫瘠的操场。

那时候,他每月的工资不过几百元,但他从不抱怨,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他的使命。

村里的孩子家境普遍不好,李大山常常自掏腰包给贫困生买学习用品,甚至偷偷塞给他们生活费。

他的妻子刘淑芳常劝他:“咱们家也不富裕,你还总往外送钱,将来咱儿子上大学的钱从哪里来?”

李大山总是笑着说:“教书育人的本分嘛,再说了,钱省一省总会有的。

就这样,一分一厘地节省,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李大山硬是供李强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建筑公司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妻子在李强大学毕业那年不幸病逝,临终前握着李大山的手说:“大山,咱这辈子虽然清贫,但问心无愧,儿子有出息了,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李大山强忍泪水,点头应允:“你放心走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强子的。

妻子走后,李大山更加节俭,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几乎不花一分钱。

李强心疼父亲,多次要接他去城里住大房子,但都被李大山拒绝了。

“我住习惯了,你们小两口有自己的生活,不用管我。”李大山总是这样说。

想到这里,李大山叹了口气,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存折上。

那本已经泛黄的存折,记录了他数十年来的积蓄,从最初的几百元,到如今的两百万。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都是他对生活的期许和对未来的保障。

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

他翻了个身,强迫自己入睡,明天还要面对警方的询问,他需要保持头脑清醒。

03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李大山早早地起了床。

昨夜几乎没怎么睡,但他还是按照惯例洗漱完毕,换上整洁的衣服,准备迎接一天的开始。

门铃响了,李强和一位民警站在门外。

“爸,这位是负责咱们案子的小刘警官。”李强介绍道。

小刘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眼神坚毅,举止稳重:“李老先生,打扰了,我是负责您这起案件的民警小刘。

李大山点点头,请他们进屋。

几人在客厅坐下,小刘拿出笔记本:“李老先生,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您能详细说说您发现钱款丢失的经过吗?”

李大山深吸一口气,将事情的始末娓娓道来。

小刘认真记录着,时不时抬头看李大山的表情,他能感受到这位老人言语中的痛心和无奈。

李老先生,您平时都是怎么保管银行卡的?还有密码,有告诉过其他人吗?”小刘问道。

李大山摇头:“卡一直放在我贴身的口袋里,睡觉时放在枕头底下,密码是我的生日,没告诉过任何人。”



小刘点点头:“您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异常情况?比如有人接近您,或者您的卡短时间内丢失过?

李大山思索片刻:“没有,一切如常。”

小刘又问了一些细节问题,最后合上笔记本:“李老先生,根据银行提供的交易记录,您的钱是在过去两年内,通过多次小额提取和转账慢慢流失的。”

李大山震惊地瞪大眼睛:“两年?两年来我的钱一直在被偷,我竟然毫不知情?

小刘点头:“是的,而且根据提款地点和时间规律,我们初步判断,作案人很可能是熟悉您生活习惯的人。”

李强插话:“小刘警官,您是说,偷钱的可能是我爸身边的人?”

小刘谨慎地回答:“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不能排除其他情况。接下来,我们会调取银行监控录像,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李大山听到这里,脸色惨白:“身边人?怎么可能……”

李强握住父亲的手:“爸,别急,让警方调查清楚再说。”

小刘起身告辞:“李老先生,李先生,我们会尽快调查此案,有进展随时通知您们。”

送走小刘后,李强看着父亲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爸,您再休息会儿,我去给您做早饭。”

李大山摆摆手:“不用了,没胃口。”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雪景,陷入沉思。

小刘警官说的对,作案人应该是熟悉我生活的人,不然怎么会知道我的作息规律和银行卡存放位置?

李强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父亲孤独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母亲去世前的嘱托,要他好好照顾父亲,可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他感到深深的愧疚。

这些年,因为工作忙,他确实没有经常回来看望父亲,每次来也是匆匆而去。

如果他多关心父亲一些,或许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爸,您觉得,会是谁干的呢?”李强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大山转过身,目光复杂:“我不知道,我这把年纪了,朋友不多,来往的人也就那几个。”

李强犹豫了一下:“您的学生呢?有没有可能是他们中的谁?”

李大山眼神一黯:“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没亏待过一个学生,他们怎么会这样对我?”

李强叹了口气:“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谁知道呢。

李大山沉默不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雪景。

一周后,建设银行的会议室里,李大山和李强坐在一起,银行主任亲自接待了他们。

“李老先生,李先生,经过我们的调查,确实发现您的账户在过去两年间有大量的小额取款和转账记录。”主任递上一沓打印纸。

李强接过来,仔细翻看,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笔交易的时间、金额和地点。

这些取款大多是在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或者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进行的。”银行主任解释道。

李大山皱眉:“这两个时间段,我不是在午睡就是出去散步,会是谁趁这个时候取的钱?”

银行主任接着说:“此外,转账的目标账户是一个个人账户,户主是个陌生人,我们无法提供更多信息,这需要警方介入调查。”

李强点点头:“警方已经介入了,我们希望能查看取款时的监控录像。

银行主任面露难色:“这些交易跨度太长,有两年时间,监控录像需要时间调取和整理。不过我们已经开始这项工作了,一旦有结果,会立即通知您们。”

04

离开银行时,李强和李大山都沉默不语。

雪又开始下了,李强撑起伞,小心地扶着父亲走在滑溜的路上。

爸,监控录像一旦查出来,就能知道是谁干的了。”李强打破沉默。

李大山抬头看着儿子:“强子,你心里有怀疑的人吗?”

李强犹豫了一下:“我不知道,但从时间规律来看,确实像是熟悉您生活习惯的人。”

他停顿片刻,又说:“最近两年,经常接触您的人,除了我和芳芳,就是小红了吧?”

李大山停下脚步,皱起眉头:“你怀疑小红?

小红是两年前李强为照顾父亲而特地聘请的家政阿姨,三十多岁,单身,性格温柔体贴,每天上午来做饭打扫,下午三点左右离开。

李强赶紧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在分析可能性。”

李大山摇摇头:“小红对我很好,比亲闺女还亲,怎么可能是她。

李强不再说话,但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重。

李大山的家中,小红正在厨房里忙碌,炉子上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大山哥,我熬了老母鸡汤,您趁热喝点,补补身子。”小红端着热气腾腾的汤碗走进客厅。

李大山坐在沙发上,勉强笑了笑:“谢谢你,小红,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

小红放下碗,亲切地说:“大山哥,您这是说的哪里话,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她在李大山身边坐下,关切地问:“银行那边有消息了吗?”

李大山摇摇头:“还在调查,说是要查监控录像,但需要时间。”

小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别担心,一定能查出来的。”

李大山抬头看着她:“小红,这两年你辛苦了,风雨无阻地来照顾我这个老头子。

小红笑着说:“不辛苦,大山哥人这么好,照顾您是我的福气。”

李大山看着她真诚的笑容,否定了脑海中那个可怕的念头。

怎么可能是小红呢?她对自己无微不至,言谈举止都透着真诚。

小红看李大山出神,轻轻问道:“大山哥,在想什么呢?”

李大山回过神来:“没什么,就是觉得这钱来得不容易,没了心里不是滋味。

小红点点头:“我能理解,您这一辈子节衣缩食,积攒下这笔钱,肯定心痛。”

她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茶几:“您先喝汤,我去收拾厨房。”

李大山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

两天后,李大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说是银行已经整理好了一部分监控录像,希望他和李强去警局查看。

李强下班后直接开车来接父亲,两人一起前往警局。

爸,您别太紧张,看看这监控,说不定能发现什么线索。”李强安慰道。

李大山点点头,神情却异常凝重。

警局的小会议室里,小刘已经等候多时。

“李老先生,李先生,银行提供了过去两年来的取款监控,我们已经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了。不过量很大,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李大山点点头:“不急,我们慢慢看。”

小刘打开电脑,监控画面开始播放。

这是一家建设银行的自助取款区,画面中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人在操作ATM机

“这是最早的一笔取款记录,发生在两年前的三月十五日,上午十点二十分。”小刘解释道。

李强凑近屏幕:“看不清脸啊,帽子口罩遮得严严实实的。”

李大山也仔细观察着:“身材看起来不高不矮,穿着也很普通,看不出什么特征。”

小刘点点头:“是的,嫌疑人很狡猾,每次取款都做了伪装,但我们注意到,这个人对银行环境非常熟悉,几乎都是背对或侧对监控摄像头。

监控一段段播放,大多是类似的场景。嫌疑人或戴棒球帽,或戴鸭舌帽,配合口罩,几乎完全遮挡了面部特征。

李强看了几十段后,突然说道:“等等,这个人走路的姿势,有点眼熟。”

他指着屏幕上的身影:“您看,走路时右脚略微外八,这个动作我好像在哪见过。

李大山和小刘都认真观察起来,但因为角度和画面质量的限制,无法做出确切判断。

随着监控继续播放,他们看到了更多细节,但仍无法确认嫌疑人的身份。

几个小时过去了,李大山的眼睛已经酸痛不已,但他坚持要继续看。

“爸,要不要休息一下?”李强担忧地问。

李大山摇摇头:“不休息,我要看清楚是谁在偷我的血汗钱!”

05

监控画面来到了去年夏天,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

“这是去年七月十五号,当天气温高达三十八度。”小刘补充道。

取款机前,嫌疑人的动作显得有些匆忙,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

李强突然坐直了身体:“这个走路的姿势,我越看越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李大山也凝神观察着,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

监控画面继续播放,来到了一个风大的日子。

取款机前,嫌疑人正在操作,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帽子被微微掀起,露出了一小部分额头和眉毛。

李强猛地拍桌:“停!往回放!”

小刘将画面倒回,放慢速度播放。

李强紧盯着屏幕:“这个眉毛的形状,这个额头……

李大山也死死盯着画面,心跳加速。

监控继续播放,来到了今年春天。

画面中,嫌疑人完成取款操作,转身离开。

就在这一瞬间,一阵风吹过,掀起了口罩的一角,露出了大半张脸庞。

李大山猛地站起来,指着屏幕:“居然是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