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我躲在房间,将被子蒙在头上,听着姑姑和母亲争吵的声音。

第二天,姑姑拉着年幼的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我生活了5年的“家”。

姑姑对我很好,但姑父却对我嘴上不饶人。

就这样顺利过去了十几年,我上高三那年,母亲来了。

她竟然要让我辍学嫁人?

我当然是不愿意的,却没想到姑父第一个站出来阻止母亲,还提到了当年的往事……



01

我开始记事是四岁那年。

小小的我站在灶台边,踮着脚煮粥。

小手握着勺子,稍不小心就会被滚烫的粥水烫到。

母亲陈月华在屋里照顾姐姐林小美,她感冒了,妈妈寸步不离地守着。

"小丫头,粥好了吗?你姐饿了!"母亲的声音从里屋传来。

我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盛了一碗粥,双手捧着送进屋里。

姐姐林小美比我大五岁,正躺在床上,母亲坐在床边喂她喝水。

"放那儿吧,你出去玩,别打扰你姐休息。"母亲头也不回地说。

那时候,我没有名字,村里人都叫我"小丫头",或者"林家二闺女"。

父亲林大壮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终日忙于地里的活,回家后只会喝酒,很少理我。

我的存在似乎是家里的负担,尤其对母亲来说。

母亲常常说我:"你是个赔钱货,生下来就不讨喜。"

五岁那年冬天,姑姑林桂花从县城回来看望家人。

当她得知我连名字都没有时,当场就跟我父母吵了起来。

"大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孩子五岁了连个名字都没有!"姑姑的脸气得通红。

父亲低着头,手里捏着烟袋锅:"随便叫叫就行了,起什么名字..."

姑姑转头对着母亲:"我看你是没良心!月华,你是读过几年书的人,怎么能这样?"

母亲撇撇嘴:"生个女孩有什么用?迟早要嫁人的。"

就这样,姑姑给我起了名字——林小文。

她说她希望我将来有文化有出息。

那天晚上,我听见姑姑和父母在吵架,隐约听到"带走"这个词。

第二天一早,姑姑牵着我的手,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我的家”。

"小文,你以后就跟姑姑住了,好不好?"姑姑蹲下身,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

我点点头,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跟着姑姑,至少能吃饱饭,不用再做那么多活。

姑姑的家在县城边缘,比我原来的家好多了。

姑父赵远建是个木匠,在县里有一间小作坊。

表哥赵小强比我大七岁,表姐赵丽丽大我八岁,都很友善。

可是,姑父对我的到来似乎不太高兴。

"桂花,你就这么把她领回来了?家里已经两个孩子,养活都不容易,现在又多一张嘴!"姑父皱着眉头说。

"远建,她是我亲侄女,我能看着她在娘家受苦吗?"姑姑坚定地说。

"哼,你弟弟家又不是真的养不起,就是舍不得花钱,你倒好,全往咱家里扛。"姑父摇摇头,拿起工具箱出门了。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姑父的抱怨,后来,这样的抱怨成了家常便饭。

02

生活在姑姑家的日子,像是被阳光照耀的清晨,也像是阴天里的一丝凉意。

姑姑待我如亲生女儿,从不偏心,表哥表姐也把我当亲妹妹。



唯有姑父,总是话里话外地嫌弃我。

"又是一双新鞋?家里养三个孩子不容易啊!"姑父看到姑姑给我买的新鞋子,立刻皱起眉头不满道。

"孩子大了,旧鞋穿不了。"姑姑平静地回答。

"小强和丽丽的旧鞋就不能给她穿?"

姑姑叹了口气:"那鞋都破了,再说,孩子们的脚大小不一样。"

姑父撇撇嘴,没再说什么,但临走时悄悄往我书包里塞了两块糖。

这就是姑父,嘴上嫌弃,行动上却从不亏待我。

七岁那年,我上了小学。

开学第一天,姑父拉着脸送我去学校。

"学费、书本费、杂费,样样都要钱。"姑父一路唠叨,"小文,你得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别辜负我们的心血。"

我紧紧拽着书包带,不敢说话。

但第二天,我发现同桌的学习用品比我的简陋,我的新书包和文具盒是全班最好的之一。

"姑父只是嘴上说说,"表姐丽丽曾经悄悄告诉我,"他对小强和我也这样,但他从来不会在实际的花销上亏待我们。"

小学二年级时,我的生母突然来访。

那是我离开家两年后第一次见到她。

她坐在姑姑家的客厅里,眼神冷漠地打量着我。

"长高了。"她简短地评价。

"月华,你来是有事吗?"姑姑警惕地问。

"没什么,就是来看看孩子。"母亲放下茶杯,"家里日子好起来了,想把她接回去。"

我不由自主地躲到姑姑身后。

姑姑拍拍我的手:"小文在这里上学,学校老师都夸她聪明,不如就在这里继续住吧。"

出乎意料的是,姑父也站出来反对:"孩子好不容易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学习也不错,来回折腾什么?再说了,我们家也不差这一口饭。"

母亲尴尬地笑了笑,没再坚持,不久就离开了。

"少往你娘家跑,"母亲走后,姑父对姑姑说,"他们就是看咱家条件好了,想让你多贴补点。"

那次之后,我更加刻苦学习,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姑姑和姑父的养育之恩。

小学、初中,我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姑父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看到他把我的奖状一张张贴在他工作室的墙上,比贴表哥表姐的还多。

初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姑父还是那副嫌弃的样子:"高中三年,学费、书本费、生活费,没个几千块下不来,我这把老骨头还得多干几年啊!"

但开学那天,他特意关了工作室,亲自开三轮车送我去学校报到,还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是五百块钱。

"好好学,别想别的。"姑父转身就走,生怕我看到他眼里的温柔。

03

高中的学习比初中难多了,但我更加努力。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周末也不休息。



我知道,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报答姑姑一家的恩情。

高二那年,我被选为班长,成绩在年级排名第三。

李校长亲自找我谈话,鼓励我冲击重点大学。

"林小文,你的潜力很大,好好准备,明年完全有希望考上省重点。"李校长和蔼地说。

我内心无比激动,如果真能考上重点大学,不仅能出人头地,还能让姑父姑姑脸上有光。

"考上大学后,我一定要找份好工作,赚钱让姑父姑姑享福。"我暗暗发誓。

那天回家,我把李校长的话告诉了姑父。

我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说些"花钱"的话,但他只是点点头:"好好学,别辜负自己。"

表哥小强已经在县城的家具厂工作,表姐丽丽在供销社当售货员。

他们都没考上大学,但过得也不错。

表哥甚至开始谈恋爱了,对象是隔壁村的周欢欢,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

"小文,你是咱们家最有出息的,"表哥常常这样说,"将来考上大学,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乡下亲戚。"

我们都笑作一团,但我心里明白,这个家给了我太多,我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们。

高三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房间复习功课,突然听到院子里一阵喧哗。

透过窗子,我看到一辆拖拉机停在门口,我的生母陈月华和父亲林大壮从车上下来,后面还跟着姐姐林小美。

"小文,出来见见你爸妈!"姑姑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我放下书本,不情不愿走出房间。

三年没见,父母看起来老了许多,尤其是父亲,头发已经花白。

姐姐则打扮得很时髦,染了头发,穿着花裙子。

"小文,长高了,也变漂亮了。"母亲难得露出笑容,上前拉住我的手。

我有些不习惯,轻轻抽回手:"你们怎么来了?"

"这是什么话,他们是你亲爸妈,"姑姑轻声责备,然后对父母说,"小文马上要高三了,学习紧张,脾气别见怪。"

"不怪不怪,"母亲热情地说,"小文,妈有个好消息告诉你。隔壁李家老三看上你了,家里条件不错,开了个小卖部,想跟你订亲。"

我惊讶地看着母亲:"什么?"

"是啊,人家很满意,彩礼都说好了,八千块!"母亲一脸兴奋,"你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嫁过去,多好的事!"

姑姑的脸色变了:"月华,小文还在上学,明年要参加高考,怎么能现在谈婚论嫁?"

"上什么学啊,"母亲不以为然,"女孩子嫁个好人家多实在,何况李家条件不错,小文嫁过去有福气了。"

我站在那里,感觉血液都要凝固了。

三年没见,母亲来不是关心我的学业,而是要我辍学结婚?

就在这时,姑父从工作室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木刻工具:"吵什么呢?"

姑姑把情况简单说了,姑父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胡闹!孩子才多大,学习这么好,怎么能不上学?"

母亲似乎早料到会有阻力,笑着说:"远建,我知道你们一直帮我们照顾小文,花了不少钱。这次李家的彩礼,我们打算分你们一半,也算是感谢你们这些年的付出。"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

姑父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你把小文当什么?商品吗?"

"怎么能这么说呢,"母亲尴尬地笑了笑,"我们是为小文好,再说,你家小强不是也要结婚了吗?彩礼钱不正好用上?"

04

听见这话,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握成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十二年了,我在父母眼里依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可以交易的物品。

"我不会嫁人,我要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我声音颤抖但坚定地说。

"小文,你别任性,"父亲终于开口,"李家条件是真不错,你跟着他,比上什么大学强多了。"

姑姑护在我身前:"大壮,小文从小就爱读书,现在成绩这么好,眼看就要考大学了,你们怎么能这样?"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母亲不耐烦地说,"到头来还不是要嫁人。早点定下来,对小文自己也好。"

"滚出去!"姑父突然大声喝道,指着大门,"我赵远建的侄女,不是你们想卖就能卖的!"

父母被姑父的怒气震住了,一时说不出话。

姐姐小美却不服气:"姑父,管这么宽干什么?她又不是你亲生的,用得着这么激动吗?"

"就是,"母亲回过神来,拉着我的胳膊,"小文,跟妈回家,家里有重要事情商量。"

我挣脱母亲的手:"我不回去!我要继续上学!"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母亲提高了嗓门,"都什么年代了,女孩子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你姐初中毕业就回家帮忙了,也没见怎么样。"

"就因为是这个年代,女孩子更要上学,更要有出息!"姑姑激动地说。

院子里的争吵声越来越大,邻居们都探出头来看热闹。

表哥和表姐闻声赶来,一看情况,立刻站到我这边。

"小文要上学,谁也别想阻拦!"表哥坚定地说。

母亲见状,转而使出杀手锏:"远建,别忘了,你家小强要娶媳妇,还差不少彩礼钱吧?你就不想想?"

"小强的事我自己会解决,不需要拿小文的终身幸福做交换!"姑父斩钉截铁地说。

"就是,我不用那么多彩礼,"表哥也说,"我跟欢欢感情好着呢,她家不会为难我的。"

眼看说服不了姑父,母亲装出伤心的样子:"桂花,没想到你这些年对小文这么好,倒把我这个亲妈比下去了。可你别忘了,小文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生的就是亲生的!"

"亲生?"姑父冷笑一声,"你有把她当女儿吗?五岁才给她起名字,那还是桂花逼着你们起的!"

母亲被揭了短,恼羞成怒:"不管怎样,我才是她亲妈!法律上她是我的女儿,我有权带她走!"

"你们不配做她的父母!"姑父怒视着父母,"十二年了,你们来看过她几次?给过她什么?现在她有出息了,你们就想拿她换彩礼?"

母亲面露狰狞:"赵远建,你别管得太宽!这是我们林家的事!"

就在这时,姑父一把抓住了母亲的手腕,语气冰冷:"陈月华,你别忘了二十年前的事,我答应过他,这辈子都会保护好小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