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2025年5月5日,俄乌战争进入第1166天。
乌克兰无人机昨日袭击了位于布良斯克州苏泽姆卡的斯特雷拉变压器厂,导致该工厂因设备严重受损而停止运营。
斯特雷拉工厂位于靠近乌克兰边境的苏泽姆卡,为俄罗斯的国防、航空航天和电子行业生产雷达设备、变压器、扼流圈和其他电子产品。
回到战场上来。
根据最新消息,乌军对巴赫穆特市附近的俄军指挥所进行精准导弹袭击,成功摧毁俄军第6机械化步兵师指挥中心。
乌克兰总参谋部称,这项精准打击大大削弱了俄军在红军村方向有效指挥部队的能力 ,目前俄军人员和装备损失的资讯正在确认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苏-27攻击继续在所有战线进行——昨日一个营的指挥部和一群俄罗斯无人机操作员在新格里多夫卡被JDAM炸弹消灭。
俄罗斯的“战术阳谋”:以退为进的致命陷阱
普京宣布的72小时停火,堪称现代战争中的经典心理战。停火时间精准覆盖莫斯科红场阅兵,既规避了“胜利日遭袭”的舆论风险,又为俄军重组防线赢得宝贵时间。更狡猾的是,俄方抛出的“无条件谈判”实为话语霸权——要求乌克兰默认领土现状,否则将面临“阿富汗化”的持久战。
俄外长拉夫罗夫向美方释放“利益平衡”信号,更是直接挑拨美欧关系: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急呼“任何决定须有乌方参与”,特朗普政府却默认“2014年边界不可恢复”,美欧信任裂痕已然公开化。
乌克兰方面直言,这点时间连前线部队完成一次有效的阵地转移都嫌紧张,更不用说让西方援助的重型装备运抵、整合并形成实际战斗力了,这点时间差,军事上的意义确实有限。
更有意思的是,伴随停火而来的“无条件谈判”提议,这话听上去似乎大度,可细想却不是那么回事。俄军仍控制着乌东大片土地,黑海通道也未完全放开,这种现状下的“无条件”,更像是划定了谈判的隐形前提,先默认既成事实。
有分析认为,俄军可能正利用这段时间,在哈尔科夫等地调整部署,为后续行动积蓄力量,因此这看似退让的72小时,实则可能是为下一步“进”服务的战术动作,既给了些面子,也未失里子。
当然,俄罗斯面临的最大麻烦,是经济。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由于战争开支,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危机的边缘。下周,克里姆林宫计划将预算赤字增加250%——从120亿美元增加到420亿美元——因为开支远远超过了收入。考虑到金主输血能力的同步下降,俄罗斯还能撑多久,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岛内民意现“死亡交叉”,赖清德支持率遇警讯
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另一处焦点也引人关注。视线转到台湾岛内,政局亦有波澜。依据媒体披露的民调数据,赖清德就职不久,对其执政表现的不满意度首次超过了满意度,出现了所谓的“死亡交叉”。
岛内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处理某些事务的方式,例如是否干预媒体运作、司法案件处理是否公正等,疑虑正在加深。赖清德的民意支持率在一个月内下滑近十个百分点,这绝非小幅波动。
究其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持续紧张的两岸关系,无疑让许多民众感到不安。经济层面,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这些是普通人最直接的感受。再加上岛内近期爆出的一些争议案件和弊案传闻,民众心里的天平自然会倾斜。
这份民调结果,不啻为一面镜子,映照出部分民众的不满与怨气。倘若当政者依旧我行我素,不能正视并回应民意,只专注于自身的政治议程,那么民意的反弹可能还会加剧。对岸的这番景象,也牵动着区域的敏感神经,值得持续观察。
巴铁怨气直指西方,印巴紧张又添新柴
再将目光投向南亚次大陆,那里的局势也并不平静。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日前公开表达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满。他直言,巴基斯坦过去长期为西方“干脏活”,从协助对抗苏联入侵阿富汗到参与反恐战争,结果引火烧身,自身深受其害,历史记录也因此蒙上污点。
他还意有所指地提到,西方如今定义的一些“恐怖组织”,或许在当年曾是华盛顿等地的座上宾。这番言论,怨气十足,也揭示了大国博弈中小国常有的无奈与牺牲。
与此同时,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的关系,也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前段时间,巴国防长甚至发出警告,称印度可能在几天内采取行动。虽然他之后稍作缓和,解释说只是强调未来几天的关键性,并非预测战争必然爆发,但言语间的火药味已相当浓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赶紧出面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然而,在这种紧张氛围下,仅靠呼吁作用有限。尤其是美国方面公开表示支持印度,前总统特朗普更是放话“美国百分百与印度站在一起”。这无疑给本已复杂的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结言
印巴之间不仅有历史积怨和领土争端,如今又叠加大国在背后的角力与站队。一点火星,是否会引燃难以控制的冲突?没人能打包票。
从东欧的炮火连天,到台海的政治风波,再到南亚的剑拔弩张,这些散落各地的事件,主角各异,情节不同,但似乎又能找到某些共性。比如,大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几乎无处不在,历史遗留问题总在关键时刻出来搅局,而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压力又常常外溢为对外行动的推力。
贯穿其中的,还有无处不在的信息战与心理战,真假消息漫天飞舞,让局势更加真假难辨。
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需要人们睁大眼睛去看了。
参考信源:普京称将检验乌方诚意,美媒猜测展示谈判态度,俄“30小时停火”引多方解读 2025-04-21 06:47 环球网
普京:俄军会将乌军彻底击溃,在全部战线掌握战略主动,部队每天都在向前推进 2025-03-28 08:29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