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我们与春季挥手作别,迎来热情的夏季,因此又称“春尽日”。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时至立夏,岭南一带已是万物繁茂,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对于人体来说,此时也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注意养心阴、护阳气。
起居养生:
1.宜晚睡早起:《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夜卧也不应晚于晚上十一点。
2.坚持睡午觉:立夏后因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因此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运动养生:
立夏后,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人们应该适当增加活动,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还能排出冬春两季积压在体内的寒邪。
不过,立夏后人们容易汗出过多,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易伤“心”,此时要注意不可过度剧烈运动。立夏后人们宜选择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五禽戏、打太极拳或做瑜伽等慢节奏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而言,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以养心滋阴、调脾胃、防暑湿为重点。此时饮食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时令美味多汁水果有:草莓、桑葚、枇杷、樱桃、杨梅、菠萝等;补肾助肝食物有:枸杞(滋补肝肾)、核桃(温补肾阳)、虾(补肾壮阳)、茼蒿(安心血,平补肝肾)、乌鸡(补肝肾,清虚热)、鲈鱼(补气,益肾)。
薏米茯苓莲子粥
-功效:健脾祛湿、安神宁心
-材料:(2人量)薏米30g、茯苓15g、莲子20g、粳米50g。
-做法:
1.将薏米、茯苓、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
2.加入粳米、清水同煮,文火熬粥至绵稠即可
枣仁宁心汤
-功效:养血补虚,宁心安神。适合劳神透支,心血不足,心悸失眠之人
-材料:酸枣仁30克,茯苓30克,桂圆肉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陈皮5克,猪瘦肉500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一同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关注节气养生,乐享健康人生!
【联合制作】云浮市中医药局 云浮市中医院 云浮融媒(集团)
【文案】易国琴练芷莹
【拍摄】邓衍韬 练芷莹
【剪辑】邓衍韬
【翻译】刘嘉怡李彤甘得意
【视频配音】吴秋倩
【音频配音】易国琴
【设计】区曦文
【通讯员】陈蕴熙
【编辑】陈敏贤 练芷莹 胡焕红 区云波
【校对】郑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