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洗的车
停树下一晚上
油油的!车窗都被糊住了!
还有不少市民反映,在经过城区部分路段时,人行道和非机动道上,总觉得有像“雨滴”一样的不明粘液滴下来,形成一层粘乎乎的表面,鞋踩上去会出咯吱咯吱声。
不光如皋
全国多地近期都出现了类似情况
这些黏黏的液体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是树滴下的油
也有人说是虫子的“尿”
“幕后黑手“竟是芝麻粒大小的它
其实,这一切的 “幕后黑手”
就是园林最常见的虫害
蚜 虫
每年春夏之交是落叶乔木的换叶季
尤其是栾树、柳树、朴树、榉树等常见行道树种
容易成为蚜虫的 “重灾区”
蚜虫们聚集在树木的嫩枝、嫩叶上
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吃饱喝足后产生大量分泌物
由于蚜虫排出的尿液是甜的
这些液体不断滴在地面和植物上
便成了这场 “甜蜜的灾难”
除了制造“天降甘霖”
一些品种的蚜虫还会到处飞舞
给人类制造点小麻烦
近期较为常见的是朴绵叶蚜
它的主要寄主为朴属植物
身体上有蜡腺,可分泌出蜡质
触角、足都被蜡粉蜡丝覆盖
看起来像一团白色的飞絮
每年这个时候会随风飞舞
有时落在衣服上、头发上
不小心还会入口入眼
飞舞的朴绵叶蚜
如何避免“虫虫危机“
园林局绿化养护队喷药除虫作业(图源:长江日报)
由于春季高发蚜虫、木虱会啃食嫩叶并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对植物危害较大。所以园林绿化部门每年都会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并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比如喷洒药物等。
据了解,当气温达到16℃至24℃,蚜虫繁殖最快。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降雨量的增大,蚜虫将会大量死亡,数量骤减。大家稍加忍耐一段时间,便能度过这场“黏雨”。
这些小虫们分泌的“蜜露”或者蜡质虽然恼人,但好在本身无毒,即使粘在皮肤上或飞虫进入鼻腔口腔,只要把它清除掉基本上没有大碍。市民在春季蚜虫发生期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避免吸入。易过敏人群如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蚜虫对黄色有一定的趋性,市民外出时也尽量少穿黄色的衣服,以免招引小虫子上身。【点击查看】
车主们停车时尽量避免停在树下。如果沾染了蚜虫分泌物,需要尽快清洗,附着在车上时间长了可能会腐蚀车漆。如果污渍已经干了,不要硬擦硬抠,容易损坏车漆。可用温水冲洗软化再用洗洁剂清洗。如果车上胶状物较多,可将车送到专业洗车店清洗,避免清洗不当对车漆造成二次伤害。
如皋的小伙伴们
你最近遇到过
行道树“下雨”的现象吗?
来源:新闻坊、科普中国、上海自然博物馆、长江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