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在进入北京城时,注意到了一处特别的地方,东交民巷。
这是北京不可忽视的地带,它进入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民族的无耻压迫与剥削,也见证着中华儿女的血泪和奋斗历史,它的存在,帝国主义驻军的存在,让新旧社会之间的割裂感大大增强。
毛主席认为,这是民族耻辱的象征,所以绝对不能再让帝国主义国家继续横行霸道,新中国政府收回东交民巷迫在眉睫,任何国家不得阻拦。
早已经无耻地将此处单方面划归为本国领土的部分国家,联合向中国施压。
顶着巨大的压力,毛主席斩钉截铁的命令,必须立即执行我国政策,东交民巷的主权归属有着怎样的变化过程?新中国是怎样冒着巨大的压力将此处完全收回的?
强势公告,征用建筑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留在北京城中的帝国主义列强亲眼见证了开国大典的气势,却还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妄图延续旧中国给出的特权。
比如东交民巷,这处各国领事和海外人士聚居的地方,他们并不想乖乖交还于中国政府。
在主权问题上,我党一向十分强势,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绝对不能落入帝国主义列强手中。
所以1950年,中央政府在北京城中发布了一则公告,要求所有外国领事立即撤离东交民巷,中央军队将强势征用区域内所有建筑。
这则公告就像一种强烈的信号,预示着北京城即将变天。
东交民巷的外国人和中国人,针对这一公告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外国人早已经在此前的战争中领略过中国共产党的强势,所以并不敢与中国政府硬碰硬,可是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交出本国的领事裁判权,因此还在想方设法的周旋。
中国人民则个个欢天喜地,庆祝同胞们即将脱离帝国主义国家的掌控,完全获得独立自主的生活。
一位世世代代生活在东交民巷的老大爷,自己写了一幅字,亲自送到中南海,请求工作人员代为转交给毛主席。
他非常感慨的告诉大家,自从帝国主义强势征战东交民巷,他和家人就一直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明明此处是中国的领土,但他们的人身自由却全部受到西方国家的掌控。
他们在大街上需要被迫为西方人的车辆让路,在购买商品时必须接受西方人无理插队,在与西方人发生冲突时还会遭到他国行政人员的报复。
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生活,却事事不能自己做主,这样的感觉有多憋闷,没有人比东交民巷的原住民更清楚。
过去他们本来指望国民政府把此处收回,可兜兜转转,他们美好的愿望终究落空,几番等待,如今他们终于等到了共产党的强势宣言。
工作人员也向他承诺,新中国一定会平等地为每一位中国人民提供庇护,过去列强在旧中国受到的特权,是时候该让他们还回来了。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想让习惯了此处生活的西方人自觉离开,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美国领事柯乐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刺头,他对中国政府的强势宣言感到十分不满,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做了两手准备。
他先是与美国相关部门的官员联系,将中国的实情完全告知他们,请他们在美国领事裁判权问题上予以定夺。
做完这件事后,他又马上写了一封信,想要交给中南海。
毛主席早已经料到,西方人必定不会乖乖配合,所以提前给工作人员打好招呼,美国人寄来的信件,一律拒绝签收。
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与美国并不是拥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因此美国的所有公民在中国面前,只能以公民形象与我们交流,不能以政治外交官员的角色行事。
他国公民向中国政府递交信件,这本就不合规矩,所以于情于理,中国政府都拒绝与柯乐博建立对话。
他辛辛苦苦措辞,几经斟酌写出的文字成果,竟然被中国拒收,柯乐博在自己家中大发雷霆。
既然中国不愿直接与美国官员对话,那他便想了个折中的方式,拜托英国的领事将此信件转交,中英两国在这一阶段的关系,可比中美两国融洽许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就对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和优势,在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的问题上也没有太大话语权。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曾经被自己殖民统治的美国正在冉冉升起,冲击着绝无仅有的霸主地位,未来要想平等的参与世界竞争,恐怕首先需要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但他们又不愿意在美国跟前卑躬屈膝,因此适当的与东方世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也是必要的举措。
他们非常看重中国的潜力,也希望尽早与新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英国的愿景表示支持,在新中国政权普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对的背景下,英国若是愿意向我们表达友好的态度,我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英国的建交工作。
所以不管是英国领事的会面邀请,还是信件沟通要求,我们都乐意接受。
在一次谈话时,英国领事向刘少奇副主席转交了柯乐博的信件。
中国不愿驳了英国的面子,所以选择收下信件,可看到内容后,一向温和的刘主席却大发雷霆。
柯乐博此人实在猖狂,明明人在中国的屋檐之下,却在信件中处处透露出威胁中国的语气。
他把美国在东交民巷的所有建筑称为美国政府的外派办公处,并且以能够代表美国政府官方态度的官员自居。
他要求中国政府撤销收回东交民巷和征用建筑的公告,否则,他将把中国政府的行为解读为对美国政府的挑衅,若是情况进一步恶化,美国或许会采取军事行动,对中国做出反击。
这赤裸裸的威胁语句,落在刘主席眼中,是对中国主权最直接的挑衅和对中国尊严最大的践踏。
回想东交民巷多年的辗转浮沉的历史,他忍不住红了眼眶,正是因为旧中国政权无能,才让帝国主义小人如此放肆。
国中之国,未能收回
东交民巷是何时沦陷的?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东交民巷的领事裁判权就被清政府完全交了出去,这片区域也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实际意义上的殖民地。
但事实上,东交民巷沦陷的时间还要更早。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疯狂掠夺贵族财产掠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明发展成果,火烧圆明园,摧毁颐和园。
东交民巷也成为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强行闯入,驱逐所有原住民,抢占建筑。
后来八国联军中其他国家的军队加入其中,东交民巷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政府代表向东交民巷的帝国主义代表发出和谈邀请,希望双方能针对领事裁判权和领土主权等问题展开平等友好的讨论。
国民政府的官员指出,移交东交民巷,这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易,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笔交易已经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应当作废。
而如今成立的国民政府是一个全新的政权,因此政府也有理由对本国所辖区域内的所有领土主权加以重新调整,至于东交民巷,我们也需要将之完整收回。
帝国主义在谈判问题上表现出消极懈怠的心理,不仅故意拖延时间,还对国民政府的所有正当要求置若罔闻。
一直拖到1928年7月,国民政府忍无可忍,正式发布官方文件,明文告知对方,东交民巷绝不是帝国主义肆意妄为之地。
虽然有了政策性文件,但帝国主义一向厚颜无耻,根本不将之放在心上,国民政府若想强硬驱逐,他们便同样采用武装对抗。
僵化的局面一直拖到1937年,国民政府终于做出让步。
蒋介石想获得美国和英国的老牌帝国的支持,所以不敢在外交问题上太过强硬,至于对方一直争取的东交民巷主权,他也心甘情愿的割舍出去。
双方默契的达成共识,不再纠结于此事,而是共同应对更加强大的敌人,法西斯国家。
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一个阶段的重大任务才算告一段落。
在与中国解放军的对抗中,老蒋仍然想继续获得美国的支持,因此国民政府保持着一贯的软弱态度,纵容美国在东交民巷的所有恶劣行为。
就连美国大兵无故打死误闯东交民巷的中国工人,国民政府也像装死一般,不给中国民众任何合理的解释。
一桩桩事件的累积,使得北京城内的百姓对蒋介石和国民党非常失望,就连其高级将领傅作义,也无法认同老蒋的行径。
1949年,解放军兵临北京城下之际,为了保护北京人民和京城内的诸多古建筑、古遗址,识大体顾大局的傅作义选择起义,与解放军配合,和平解放北京城。
直到共产党完全接手北京,直到新中国成立,东交民巷的矛盾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也正因如此,毛主席才会强势发布命令,要求将此事一刀切,彻底处理干净。
联合施压,顶住压力
解放军进军北京之时,毛主席就特意强调,所有军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
我们摆出从各大战场上缴获的重型武器,穿着崭新的军装,在各国领事馆面前耀武扬威。
外国人看到中国军队如此高调的行为,只能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躲在门后,默默注视着街道上发生的一切,丝毫不敢声张。
早在那时他们就已经有了预感,共产党收回东交民巷是迟早的事情,只是他们没有料到,我党的行动竟会如此迅速。
我党优秀的特工白平同志,在收回东交民巷的大事件中厥功至伟。
她秘密潜入区域内部,暗中调查各国领事馆的实际工作情况,绘制领事馆分布平面图,并将所有搜集到的数据和材料完整上报给党中央。
在毛主席决定组建武装接收小组时,白平也主动请缨,成为队伍的实际负责人之一。
她的原则是先礼后兵,如果帝国主义国家配合中国政府的行动,那他们可以客客气气的把对方请出北京。
如果某些国家拒不配合,甚至公然做出抵抗行为,那中国军队将会强制动用武装权利,将他们驱逐出境。
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在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
荷兰人表示,他们只是寄居在此的侨民,与本国政府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如果要求他们撤离,得先给他们提供与本国政府联系交接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借口,中国军队并不认同,白平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如果不在我们的礼貌态度中自行离开,那就等着品尝中国的子弹。
至于英国,他们虽然愿意配合中国,但毕竟还是心有不甘,所以在搬迁时推三阻四,故意遗留重要物件,拖延时间,在签署移交文件时,他们也总能找到诸多借口。
白平同样干脆的处理问题,她从接受小组中派出一部分战士,参与西方人的移交行动中,帮着他们搬迁物件,至于文件,她拿出一把手枪挂在自己腰间,做出明晃晃的威胁架势,强迫英国人签署。
柯乐博这个美国刺头更不用说,中国政府不会对他客气。
他的所有抗议,我们都充耳不闻,并且我军代表直接警告此人,若他再对中国政府的接收行动横加阻挠,那我们就只有请他到中国的牢房里走一遭。
恩威并施,张弛有度,在恰如其分的行动之下,1950年4月11日,东交民巷正式移交中国政府。
结语
在近一个世纪的浮沉历史中,东交民巷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耻辱,也记载着西方列强的罪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一改往日的懦弱卑微之态,在主权问题上强硬表达态度、发表主张,就算帝国主义向我们联合施压,我们也当拼尽全力,收复中国的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