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领导人即将访俄,并出席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阅兵,解放军仪仗队已到达莫斯科。那么,本次阅兵规模到底有多大?都有哪些国家领导人参加?普京用了那10个字定调中俄关系?美国为何很不喜欢?

中方领导人将于5月7日到10日对俄进行国事访问,除了出席阅兵,中俄领导人还将就新形势下两国关系发展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沟通,两国还要签署多份合作文件。在5月3日的俄阅兵彩排中,解放军仪仗队高唱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队之歌》。



从彩排来看,本次阅兵式将有超万人参与,规模很大。有各种方队,特别是二战时期的红军方队很多。在武器装备方面,有T-34坦克,它是二战时期苏军的主力坦克,参加阅兵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很多导弹方阵,包括S-400防空系统、“伊斯坎德尔”导弹,“亚尔斯”洲际导弹等。

这些导弹也是俄罗斯的大国重器,S-400射程400公里,可防御射程在3000-3500公里的弹道导弹,是俄防空力量的主力。“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射程接近2000公里,飞行速度超7马赫,足以突破北约的反导系统,可以威慑整个欧洲。“亚尔斯”洲际导弹,射程超12000公里,能带 4 到 6 个核弹头,每个核弹头15万至30万吨TNT当量,足以覆盖美国全境,是保持俄美战略核平衡的重器。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普京把这场阅兵不只看成是亮剑的舞台,还看成是打破西方封锁的外交平台。俄方此次广邀宾客,将有超20国领导人出席。除了中方,还有巴西、委内瑞拉、塞尔维亚、朝鲜、缅甸、古巴、斯洛伐克、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坦、乌兹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领导人参加。

中方领导人参加此次阅兵,一方面说明中俄共同维护二战的成果,反对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修正主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中俄的战略关系很稳定,这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中美大博弈的背景下,特朗普想尽快结束俄乌战争,就是想“联俄制华”。中俄战略关系稳定,就是特朗普不喜欢的。



其实,中俄的友好关系有内生动力,不是特朗普能挑拨的。特朗普想通过结束俄乌战争来拉拢俄罗斯,现在却遇到僵局,他又威胁退出调解。由此也可以看出,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很不靠谱。另外,在经济上美国也不能给俄罗斯多大支持。因此说,美俄关系可以缓和,但却很难走近。

而中俄关系则不同,首先,中俄在经济上互补。俄罗斯的能源、资源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也需要俄罗斯的资源。在俄乌战争后欧洲制裁俄罗斯,俄罗斯急需中国市场填补欧洲的能源份额。2023年,俄罗斯对华出口超1亿吨原油。已开通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供气量最高380亿立方米,中俄还正在准备开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每年将供气高达500亿立方米,这将会给俄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

另外,在战略上中俄也是背靠背的关系。美俄关系即使在特朗普时期缓和,但美俄结构性的对抗关系依然存在。只要北约不解散,美俄还在战略上是对抗的。另外,在亚太、中东等问题上,中俄的想法更一致,美俄还是有很大分歧。



普京最近用“深层次、具有战略性意义”10字定调中俄关系,这正是对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很好诠释。这也说明,俄罗斯对中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不会因为特朗普的拉拢而改变中俄关系的定位。

事实上,中俄的共同利益也更大,而美俄的共同利益不多。中俄整体经贸近年快速增长,2024年达到2448亿美元,而美俄贸易仅35亿美元。美俄关系40多年来,总是跌宕起伏,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对抗状态。普京最开始想和西方和解,但却屡次遭到欺骗。特朗普虽然想和普京搞好关系,但他也难于摆脱美俄现实战略的框架,能做到的很有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