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2025年指标到校政策随中考政策发布。

随后,成都市教育局又单独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25年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补充通知》。


通知重点及变化:

01

市级统分指标,踩普高线就能上

学生均须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不含政策加分) 不低于“5+2”区域“普高线” 方可录取。

今年中考取消“重点线”,市直标标准降低,对于一些中等高中的娃娃来说,进入“四七九”的机会增加了。

02

公办高中区域指标,比例调整

1. 区域指标的名额按各学校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确定。其中县市新城的优质县中区域指标数可按要求适度增加(可达55%以上)。

2. 部分学校可适度提高区域指标比例,不超过55%。

学校需要符合的条件:招生计划(不含项目班计划)达到12个班,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的公办高中,提出书面申请,需要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

3. 部分学校可 将区域指标名额单列一部分 (不突破本校区域指标总名额的40%) 定向分配到本校初中 。

学校需符合的条件: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的公办高中,可提出书面申请,需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


03

公办高中区域指标,名额增多

2025年,成都市教育局官宣5+2区域 预计会新增10所左右高中 。

高中增加后,区域内指标名额也会随之增多。

就像去年,锦江区新开办七中育才东湖校区,为锦江区新增区内指标到校名额94名。


2025年成都将有哪些新高中?

滑动查看

一、青羊区:教育大区再升级

  1. 石室联合中学(弘文校区)

  2. 由成都“顶流”公办初中石室联中首次开设高中部,位于弘文校区,依托石室中学资源,预计开设拔尖创新类项目班。

  3. 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

  4. 树德实验中学新增高中部,位于清波校区,与树德中学共享教育资源,预计开设特色课程班,提升青羊区区指标到校名额。

  5. 成都市青羊综合高级中学

  6. 由青苏职中承办,独立校区管理,实行普职融通模式,学生可互转学籍,2025年计划招生8个班(440人),填补青羊区综合高中空白。

二、金牛区:填补优质高中空白
  1. 成都二中(大北区新校区)

  2. 成都二中新校区位于金牛区天回街道,规划为纯高中部,预计2025年7月竣工。

  3. 七中万达新校区(高中部)

  4. 覆盖小学到高中全学段,高中部规划42个班(2100个学位),延续七中万达严格管理和特色课程(如院士班、竞赛营),预计2026年投用。

三、武侯区:名校资源持续注入
  1. 墨池书院中学(高中部)

    由成都七中领办,2025年首次招收高中生,计划开设科技创新班,共享七中竞赛资源和师资。

  2. 石室锦官中学(高中部)

  3. 石室中学在武侯区的直属领办校,2025年招收首届高中生,与石室文庙校区联动培养拔尖学生。

四、其他区域:多类型高中崛起
  1. 温江菁才中学

  2. 由成都七中与温江区合作打造,规划涌泉和永宁两个校区,2025年首招高中生,主打科创和艺体特色。

  3. 树德协进中学(江安校区)

  4. 树德中学领办的江安校区,规划为公办完全中学,2025年12月建成,高中部将延续树德协进的文科优势。

  5. 石室中学云龙路校区

  6. 位于天府新区,由石室中学深度领办,计划2025年6月竣工,9月投用,主打贯通式人才培养。

五、特殊类型:综合高中与职普融通
  • 青羊综合高中(前文已提)和天府新区综合高中等试点学校,支持普职学籍互转,学生可灵活选择升学路径

04

民办校内指标,可直升学校变多,条件收紧

01


民办高中范围扩大

除了原有享受校内指标生政策的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新增:

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

同一举办者在同一宗土地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

02


2. 直升学生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学籍在本校;

二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

注意!从2028年(即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民办校内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换句话说,小升初不能择校;

二是实际就读初中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的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

换句话说,学籍要在本校,不能是借读生;

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换句话说,升学区域要选初中就读的招生区域。成都注意下,成都初升高招生的时候,把“5+2”看成是一个区,其他各区就单独是各区。


05

增加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民办直升条件变严格,小升初择校、借读都不能参与直升。


以下是2025年成都市指标到校申请细节:

2025

成都高中指标到校生申请

5月6日后:全市符合资格且有意愿的考生在平台填报指标到校生志愿。

下面,我们从市级统分指标生、公办普通高中区域指标生、民办普通高中指标生、2024年5+2区指标分配情况详细为家长解读。


1、如何拿到指标

S

想要走指标到校,必须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户籍在本招生区域

2、同一学校三年的学籍,符合转学的在新学校要两年的学籍(注意:如要转学也要在初二之前办理好)

3、初中入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注意:初中入学时千万别择校)

4、综合素质评价要填写完整

从时间线上来说,如果家长打算让娃娃初升高走“指标到校”,那么在小学阶段,就要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在小升初阶段锁定目标学区。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上述条件,那么看到这里你就可以滑走了。

2、成都有哪些类型的指标

S

成都的“指标到校”通常有市指标、区指标、校内指标

2025

市级统分指标生

市指标对应的是四七九三校七区直升名额,拿到市指标的学生要参加中考,但是只用达到重点线就可以!相当于就是降分录取。

具备区指标招生的高中

四七九三校七区

名额分配

1、“5+2”区域由成都市教育局按规定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2、其余区(市)县由成都市教育局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将名额分配到区(市)县,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

成绩要求

市级统分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不低于“5+2”区域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方可录取。

2025

公办普通高中区域指标生

区指标对应的是本区的重点高中直升名额,拿到区指标的学生将免中考!

招生资格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公办普通高中具有招收区域指标生资格:

1.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2024年已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的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招生名额

1.区域指标的名额按各学校在本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50%确定。其中县市新城的优质县中区域指标数可按要求适度增加(可达55%以上)。

2.符合条件的学校〔招生计划(不含项目班计划)达到12个班,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区域指标比例可适度提高(不超过55%)。

3.符合条件的学校(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可将区域指标名额单列一部分(不突破本校区域指标总名额的40%)定向分配到本校初中。

成绩要求

区域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完成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其中“11+2”区域的区域指标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由初中毕业学校自行命题,其余区(市)县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今年民办普高的指标不仅派发给自己校内的学生,也可以面向全区派发指标,并且支持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三种模式的“指标”,哪一个适合你的孩子!

2025

民办普通高中指标生

一、校内指标生

民办高完中(如成外、实外)或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通过校内考试选拔优秀初中生直升高中部,无需参加中考。直升名额比例浮动较大,从10%到100%不等。

示例:

成外本部初中学生通过校内考试,可直接升入成外高中。2025年预计提供500个校内直升名额,通过“英语能力测试+数学逻辑考核”选拔,英语成绩权重占60%。

申请流程

1.学校申请条件及流程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学校可申请招收民办校内指标生:

(1)原有享受校内指标生政策的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2)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

(3)同一举办者在同一宗土地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

符合条件的学校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初审、市教育局批准后,可招收民办校内指标生。

2.学生申请条件

民办校内指标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学籍在本校;

二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

从2028年(即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民办校内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二是实际就读初中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的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

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3.指标的确定及空余名额使用办法

民办校内指标的名额由学校在提交书面申请时注明,并在申报计划时一并上报,空余名额收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场上使用。

二、区域指标生

1.学校申请条件及流程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民办普高学校可申请招收区域指标生:

(1)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2024年已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的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3)成都市教育局认定的具有示范性的民办普通高中。

符合条件的学校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初审、市教育局批准后,面向本区域内其他公、民办初中学校投放区域指标。

示例:

实外金牛2024年共投放50个区指标名额,指标面向金牛区内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包括金牛实验中学、石笋街学校等。中考成绩超出重点线20分及以上:可申请实验班,并享受1万-4.98万/年奖学金(具体等级根据分数划定)。

2.学生申请条件

民办普高学校招收的区域指标生与公办普高学校区域指标到校生条件一致,即:

一是户籍在本招生区域。

二是实际就读初中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的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

三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3.指标的确定及空余名额使用办法

民办普高学校招收的区域指标名额由学校在提交书面申请时注明,并在申报计划时一并上报,空余名额是否在区域内调剂使用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如不调剂、或调剂后仍未完成的名额收回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场上使用。

三、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1.学校申请条件及流程

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学校可向民办教育集团提出申请,由民办教育集团统筹协调,分别报高中学段、初中学段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示例:

嘉祥锦江高中可向嘉祥成华、北城等初中投放跨校指标;学生需在初中阶段保持成绩排名前30%,并通过集团组织的五科联考。

2.学生申请条件

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二是实际就读初中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的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

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3.指标的确定及空余名额使用办法

民办教育集团负责统筹协调集团内享受跨校指标生政策的学校及名额,报高中学段、初中学段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报市教育局批准后确定。

原则上上一年度招生计划全部执行完毕的民办普高学校在满足原有场上招生计划不减、校内指标生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自主确定跨校指标生名额

上一年度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民办普高学校,根据计划剩余情况,按照总量适度控制的原则,确定每校可接收的跨校指标生数量。

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名额由初中学校所在区(市)县组织初中学校执行。

若本校(即投放出名额的高中学校所在校区,下同)初中部未享受市级统分指标或区域指标,可申请将投放到集团内其他初中学校的跨校指标生未完成名额调剂回本校招收民办校内指标,调剂后仍未完成的计划纳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场统一录取;若本校初中部已使用市级统分指标或区域指标,跨校指标生未完成计划不得调剂使用,全部收回纳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场统一录取。

民办学校各类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完成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其中校内指标生、集团内跨校指标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由学校自行命题,民办区域指标生按属地公办区域指标生政策执行。

2024成都5+2指标分配最全汇总

SP

接下来,小编整理了2024年成都5+2区市指标、区指标的分配情况。

今年打算为孩子报名指标到校的家长朋友,一定要提前收藏,提前规划。

锦江区

市指标到校:140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1023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八下20%+一诊40%+二诊40%


锦江区有指标的高中,既有师大附中、七育东湖这样的一梯队名校,也有盐道街、田家炳等不错的高中,以及十七中、三中等收分比较温柔的学校,整体来看,锦江区的区指标,基本可以覆盖区内中等、中上、上、上上等学生,对于锦江区的大多数同学而言,能拿到区指标,就尽量走“指标到校”上高中。

市指标到校:150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851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七下5%+八下15%+一诊20%+二诊60%


此前大家都不看好青羊区的区指标,觉得“名校”匮乏,指标数量也远不及高新、金牛、成华等指标大户。

青羊区的区指标还是有它的优势。比如,近年来正在崛起的青羊区教科院附校,石室成飞都有不错的指标名额,另外还有三十七中、树德协进等收分比较温柔的学校,整体而言,青羊区的区指标很适合中等学生,如果你不是青羊区的学霸,区指标建议提前拿下。

成华区

市指标到校:136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1325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七下10%+八下20%+一诊30%+二诊40%


统计后发现,成华区也是一个指标大户,今年共计派发了1325个区指标,仅次于金牛区。

并且成华区的指标覆盖了列五、四十九中、七中英才、嘉祥成华等重点名校,也有许多不错的重点高中可以选择,区内中等、中上、上等学生都有非常不错的去处,成华区的同学要是能走“指标到校”不要太香

市指标到校:125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1385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七上5%+七下5%+八上5%+八下5%+一诊35%+二诊45%


指标大户金牛区,今年的区指标数量依然是全成都最多的,并且重点高中可以完美覆盖中等、中上、上、上上等学生,公办、民办均有,在金牛区初升高的同学,除了顶级学霸,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拿下

市指标到校:105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1303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七上10%+七下10%+八上10%+零诊10%+一诊20%+二诊40%+获奖情况


因为有西川在前,武侯区的顶级学霸们通常会硬考四七九,但不妨武侯区还是有十二中、北二外等不少实力强悍的高中,非常适合中等、中上、上等学生。

需要注意的是,武侯区的指标到校参考标准,在七年级、八年级的考核占比是比较重的,如果孩子有走指标的打算,在初一入学时,就要重视每一次重要性考试。

市指标到校:163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1101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八下20%+九上30%+一诊50%


高新区是今年的市指标大户,区指标在数量上虽不如金牛、成华、武侯,但总体质量上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这里有一梯队的教科院附、石室天府,也有科大实验、高新实验、中和中学等不错的名校。

2024年民办校高新成外也拿出了部分指标。

并且高新区的指标,只看重初二、初三的3场重要考试,相对而言,给到同学们的选择也会更多。高新区的家长朋友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升学方式。

市指标到校:165个名额


区指标到校:582个名额

区指标参考标准:七下20%+八下30%+二诊50%


与丰富的市指标相比,天府新区由于高中数量不占优势,区指标是7区中最少的。

并且天府新区目前比较热门的几个高中,要么民办,要么是走的K12办学体系,比如天府七中,学校内部有校内直升名额,对外不再派发指标。

因此对于天府新区的家长来说,或许更需要在小学阶段就要为孩子提前规划好学习路径。

而天府新区的中等生们,如果有机会拿到区指标,还是走指标会更香。

| 来源:蓉小初、成都升学宝综合整理,转载请标明准确出处。

以下是官方发布的

2025年成都市普高指标到校生政策图解

家长朋友赶紧收藏起来


图源:成都教育发布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升学问题吧!

编辑| 小璇核稿| 关关

来源| 据成都学校官微及网络整理。

声明| 若有侵权或报错,请联系。

点赞、留言可获取更多学校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