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同学,看完博物苑出门右转,有条医校巷也值得一去。”5月5日下午5点多,南通寺街三三书店的主理人韩先慧依旧兴致盎然地打着语音,用东北口音给内蒙古女孩白宇涵推荐着南通值得一去的“打卡点”。
这个五一假期,在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就读大一的白宇涵,乘坐一夜火车直奔南通而来。到通沙汽渡邂逅日落,打卡南通本土菜馆的锅里岩,逛一逛早市,吃上一口冷蒸和火饺。还来到了小红书上刷到的网红寺街,结缘于三三书店的主理人韩先慧,又再度打卡寺街,留下一张珍贵合影。
今年五一,寺街成了外地游客来南通city walk的热门打卡地。600米长的青石板路,宽不到3米,两边是明清及民国建筑群。漫步悠长的街巷,邂逅古韵与花香,跟着社交平台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从“春日顶流”木香花与光孝塔同框,到南通题材电影《她的逃跑计划》开拍,再到唐代古刹天宁寺修缮完工开门迎客,还有一众宝藏小店成为年轻人集聚的好去处。
寺街是南通最悠久的历史街区,因天宁禅寺而得名,被誉为南通城历史文化的根脉。为进一步推进保护利用,崇川区今年启动“点亮寺西”工程,将融合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旅,增强街区吸引力。三三书店就是首批入驻店家之一,今年以来,书店迎来大批市民和游客。五一假期,该书店营业到晚上10点,店内依旧挤满人。
走进三三书店,记者看到,新旧书籍堆满了书店各个角落,《话说寺街西南营》《一个人一座城》《南通传》等与南通相关书籍引人注目。三元牌电视机、老式搪瓷杯、老旧票据、老照片等具有南通印记的老物件也汇聚在书店中。
书店主理人韩先慧是哈尔滨人,此前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从事图书业。如今决定扎根南通。“我想在南通开好一家人文书店。”韩先慧告诉记者,希望自己的书店成为寺街的“流量担当”之一,打造为南通美好时光的收集者,浓缩为城市的“时间记忆博物馆”。“二十多年,第一次来到寺街,见证过那种藏在深巷里的烟火气。”韩先慧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就是一个新南通人,想把南通故事讲述给更多人。
韩先慧告诉记者,每有顾客光顾,他总会习惯性的询问从哪里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外地游客推荐南通的人文风物。16年未见的师生在书店相遇,沈阳游客专程寻找南通籍影星,西班牙游客发现了寻找已久的西班牙文旧书,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故事,在街巷深处的书店“上演”。
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广东男生初岚趁着研究生留学毕业前的空档期,专程利用五一假期飞到南通,在三三书店找到了寻觅已久的光碟。酷爱摄影的他坦言,此次来南通是冲着濠河而来,“南通有国内保留最为完整城市里的古护城河,特别想来看一下。”而在寺街深处的这家书店,让初岚又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
暮色渐浓,寺街两侧的老宅亮起了温暖的灯光,寺街街头的臭豆腐依旧排着等候的长队。白宇涵已经踏上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她还有些遗憾和期待,“对这里印象也挺好的,还有挺多地方没有逛,希望下次来还能遇到有趣的人和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