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年的楼市巅峰期里,由于“涨价去库存”导致“县乡房”也跟着大涨,让很多县城房东都做起发财梦。尤其打着“学区房”的名号炒房一本万利,挂块名校分校牌子是学区房,划片学校稍微有点名气是学区房,许多城市出现遍地学区房的奇观。

其实有人要在市区买学区房我认为还能理解,最起码可以说一点理由。但对于很多要在县城买学区房的人,那纯属被人蒙。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个基本事实,绝大部分县城教育水平和大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方的教育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财力。有钱才能盖学校,才能招揽好师资。在这时代新招聘的教师学历越来越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辖区有实力吸引更高端的人才,与山区、县城的教育资源差距还会持续拉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福州近年成立的晋安榕博教育集团,都把清华大学博士请来教小学。

那么,县城和市区教育差距究竟有多大呢?六年前长乐改区后进行第一届“六区中考”,当时我便专文做过介绍,加入市区中考大家庭后,长乐学生输得体无完肤。600分以上考生福州五区有1577人,长乐区仅仅只有51人,当年就有大量长乐高中学位被五区学生抢走。



要知道长乐原为全国知名百强县,是我省财力最雄厚的县级市之一,就连长乐都和福州市区有这么大差距,普通县可想而知。或许也只有晋江这种经济实力碾压一般地级市的“现象级”强县,才有和市区叫板的底气。



改区之后福州对长乐加大投资力度,“一天不止一个亿”大力开发滨海新城,这才给长乐带来大量优质学位,开始缩小与五区的差距。如今滨海新城已建起众多新学校,长乐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相比之下,厦门岛外成区几十年,跟岛内的差距仍像鸿沟。



除了晋江、福清等强县之外,普通县城没有多少二手房成交量,在楼市巅峰期,那些炒上天的学区房或许能有少量成交,到现在固然二手房报价依然很高,但都是房东自己骗自己。知道以上基本事实之后,倘若县城、乡镇的家长们还有换个地方读书的打算,就该明白把钱扔在县里很不值当,买再贵的房子帮助也不大。

这些年来唯有福州市区读书与房子从不挂钩,聪明人早都知道,福州落户“零门槛”,只要落个集体户就能在省会市区读书,和城里的孩子享受平等待遇,还能三年免费乘坐地铁公交。在厦门花大几百万买房才能读的学校,在福州一分钱也不用掏。



至今福州仍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就连曾被认为是“垫底”村中的城门中学都突飞猛进,去年中考普高录取率超过60%。五区最弱的马尾也持续得到加强,崭新的公民办学校一个接一个建起来。以前有些人在福州工作,孩子已在市区上学,然后竟来问我回县城买套房读书可好?我实在不知为什么他们会被人洗脑洗成这样。

在这个县城房价比省会市区都贵的时代,在市区读书完全不必租房,买一套也不用你掏空“六个钱包”,有点积蓄的家庭一次性付款绰绰有余。随便选一所市区公办学校,将来中考成绩大概率比留在县城好。改变命运、提高起点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所要做的只不过是好好动动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