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得了糖尿病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吃药
门诊看诊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方志辉教授在耐心地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帮患者扫清控糖误区:“得了糖尿病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吃药,除非特别高,那可能要,否则的话,只是轻微高一点,只要把这个饮食、运动做好,基本上就能降下来的。不是什么都得吃药的。关键还是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饮食,改变我们的运动,这个血糖才会稳定。”
02、大多数人都误解了“控制饮食”的意思
远程看诊另一端,糖友自22年发现血糖高,但不是很高,没有用药。教授第一句话是询问“这几年饮食有没有控制”。患者坦诚回答:“这几年饮食可能没有控制吧。”方教授给患者理清了一个观念:发现了血糖高,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并不是说吃不吃药的问题。
“大多数人都有点误解了‘控制饮食’这几个字的意思。控制饮食并不是不让你吃,只不过呢,你要吃的更合理,搭配要更合理,但不是让你饿肚子。而控制饮食的关键是控主食,主食不要吃多,肉跟菜倒无所谓。”
03、做不到这一点别看了我看不好你
另一位患者则有自己的“想法”,同样是远程问诊,这位糖友自20年就发现血糖高,但是控制得并不理想。教授问及原因,患者回答:我不忌嘴,我喜欢吃酸甜的东西,软糖、杏干这些,还喜欢喝饮料。
教授皱起来了眉头:“一定要控制嘴,管住嘴,这是肯定的。在你前面刚看完诊的那个病人,他听了我讲饮食运动要怎么做之后,血糖马上就下来了,糖化就降到了6.7,原来是9.8。三个月药是没有变的,就是改变饮食跟运动,他的糖化血红蛋白就降到了6.7了。当地的医院让他要加药,他就没有,还是从饮食运动坚持下来。所以说你这一点做不到,你就别看了。”
04、不要害怕血糖高一味追求血糖稳定
接下来这位也是“反面教材”:为了把血糖降下来,瘦得不成人形。教授看着屏幕中瘦的皮包骨的患者,循循善诱:“你太瘦也不行,不要一味的追求血糖稳定,说句不好听的这个都不成人样了,这像什么,不行。体重要合理。你增不了重是方法的问题。我是怕你太瘦了。”
“不要害怕血糖高,血糖高我们有办法的,餐后加强运动,血糖不就下来了。出去外面走一走,快走个10分钟,马上就下来了。”
05、糖前期是可逆的是有机会变正常人
对于糖尿病前期,教授明确告诉患者:这种是属于可逆的。“我们经过积极的控制之后,它是有机会变成正常人的。”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教授提到,第一个,还是要适当的控制饮食,但并不是说这个也不敢吃,那个也不能吃,那不行。控制饮食,主要是控制主食,粥、粉、面、饭、包子、馒头这些要控制,不能多。而其他的菜,肉、鱼都可以吃。主食碳水要控制,包括甜品、奶茶、饮料都要少吃。第二个是适当的运动,尤其是餐后运动。抗阻运动一周两次左右就够了,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简言之,就是适当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少喝饮料奶茶之类的。同时,教授还强调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用太焦虑。
嗯哼,糖尿病人降血糖从改变自身开始,现在你对自己有信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