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5日,根据比利时《陆军知识》网发表的一篇题为《法国可能在2025年底前正式订购欧洲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文章称,在最近法国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法国造船商海军集团重申法国将在2025年底前订购新一代航空母舰(PA-NG),并表示该航母未来将用于替换法国唯一一艘航空母舰“戴高乐”号。该航母与戴高乐号一样,均采用核动力,但尺寸、吨位更大,长度约为 310 米,宽度约为 85 米,排水量预计将能够达到78000吨。
比利时《陆军知识》网的报道
它一旦建成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航空母舰,超过英国的“伊丽莎白”级常规动力航母。相较于戴高乐号将基本翻了一倍,其跨度可以说相当大。动力上,该航母将配备两座全新一代的,K22核反应堆,每座产生220MW的热功率,使该舰能够采用全电动推进系统,为舰艇的推进和船上系统供电。不过从动力上来看,两座K22核反应堆总功率仅为440MW。
法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想象图
而美国海军“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搭载的A1B反应堆,每个产生的热功率估计为700MW,两座共计为1400MW,而排水量仅相差2万多吨的情况下,反应堆功率却相差了3.18倍,这使得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依旧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说明法国在核反应堆技术的发展上与美国的差距还是相当巨大。按照输出马力来计算,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动力输出大约为350000轴马力,在核反应堆输出功率相差3.18倍的情况下,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动力输出大约为110000轴马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福特级航母
戴高乐号航母就因为核反应堆功率不足而备受诟病,该航母在建造之初原计划从美国购买一座A4W反应堆,但后来美国出于保密的考虑,拒绝了法国的请求,戴高乐号航母不得不将“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的K15压水式核能反应堆搬上航母(2座),该反应堆的每具输出为150MW,导致该航母的动力输出功率仅为83000轴马力,动力严重不足,相当于是小马拉大车,使得该航母的最大航速仅为27节。
戴高乐号航母
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戴高乐号航母的战场支援能力,以及舰载机的出动效率。戴高乐号虽然是核动力航母,但实际上效率还不及常规动力航母,唯一的优势就是补给周期比常规动力航母延长了4天,有效降低对后勤补给的依赖。
而如今法国的下一代核动力航母在吨位翻倍的情况下,动力输出仅比“戴高”乐号航母增加了约32.5%,恐怕还将面临更严重的动力问题。要知道满载6.5万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动力输出就高达150000匹马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还将受到更严重的限制,恐怕还要面临比“戴高乐”号航母更严重的动力问题。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弹射器上,法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可能会与我国的福建舰一样,采用三条电磁弹射器,相较于戴高乐号航母的2条蒸汽弹射器,弹射效率大幅提升,不过法国可能无法自己提供电磁弹射器,恐怕还得和戴高乐号一样从美国进口,但美国是否会向法国提供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恐怕也是未知数。
所以,综合上来看,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除了采用核动力以外,对比中国现在即将服役的“福建”舰,丝毫没有优势可言。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且完全实现了独立自主,还不受制于人,舰载机、弹射器、动力系统等全部由自己提供。而法国的弹射器、预警机均需要从美国采购,受制于人。
除此之外,根据比利时《陆军知识》网的文章中还提到,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预计要到2038年才能服役,也就说可能要到2030年左右才会全面开工建造。届时,中国海军恐怕都又新服役两艘航空母舰了,到2038年中国海军的航母数量至少将达到5艘的规模。且现在的福建舰除了没有采用核动力以外,其余的技术水平就已经超过法国正在规划中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到2038年时,中国海军恐怕也拥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了。
福建舰
同时,中国海军的福建舰满载排水量就超过8万吨,属于是高起点,下一代航空母舰预计将超过10万吨,采用4条电磁弹射器,与美国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恐怕无法与中美相提并论。除此之外,由于法国国力有限,只能维持一艘航空母舰,而中国海军的航母数量远超法国海军。
另外,根据计划法国的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服役后,还是计划搭载阵风M舰载机和美国的E2D“鹰眼”预警机,其一新一代舰载预计要到2040年,甚至2050年以后才能装备使用。而中国海军福建舰尚未服役,就已经配齐歼15T、歼15D、空警600和歼35等作战飞机,拥有完善的作战体系,不像法国那样需要东拼西凑,硬是要花费巨建造一艘作战能力不理想的核动力航母。
而中国则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根据技术和国力的发展现状,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作为过渡,技术成熟以后再建造核动力航母,避免步子跨的太大,导致技术不成熟,达不到理想的作战效果。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就是例子,耗费上百亿美元,弄了近20年发现技术跨步太大,技术不成熟,达不到理想的作战效果,成本还过于高昂,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转而继续建造“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应对中国海军的飞速崛起。
中国海军下一代核动力航母想象图
甚至连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雷达系统、动力系统和电磁弹射系统等故障不断,直接导致二号舰“肯尼迪”号下水6年依旧没有服役。所以,发展这种技术先进,跨度大的作战装备,有着极高的技术风险,一旦失败将前功尽弃,甚至会直接影响国防发展的推进,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也是我国为何先选择建造采用常规动力的“福建”号航母的原因,而不是直接一步到位搞核动力航母。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2025年5月6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