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年前的辽宁科学艺术复原图(赵闯/绘)
辽宁,是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悄然绽放的地方,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和众多带羽恐龙共同生存过的土地。追溯辽宁古生物的历史,也是追寻地球生物起源的一次求索之旅,更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开展的省域品牌叙事研究创新项目系列成果之一《辽宁美 1.2亿年前的生命奇观》即将在香港面向全球首发。这一项目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科学艺术研究和创作机构PNSO联合推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以美轮美奂的科学艺术画面,生动再现了1.2亿年前辽宁大地上的生命奇观,为读者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的科学与艺术融合之旅。
辽宁古果科学艺术复原图(赵闯/绘)
尾羽龙科学艺术复原图(赵闯/绘)
5月7日,《辽宁美 1.2亿年前的生命奇观》全球首发活动将在香港培侨中学活力启动,该书简体版、繁体版和英文版届时也将同步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海外发售。本书以发现于辽宁地区的亿万年前恐龙等古生物化石为线索,聚焦中生代白垩纪时代辽宁大地上生物繁衍的历史,将不同种类的恐龙、翼龙、古鸟、水生爬行动物等通过科学艺术家的再次创作一一呈现。创作团队在现有科学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知识,以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拨动心弦的文字叙述,讲述了史前在辽宁大地上发生的神奇故事,让读者通过这部科学艺术的创新成果领略辽宁之美。
辽宁省社科联省域品牌叙事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辽宁美 1.2亿年前的生命奇观》即将在香港面向全球首发。(PNSO供图)
作为科学艺术家赵闯和科学童话作家杨杨「PNSO地球故事科学艺术创作计划(2010-2070)」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旨在通过科学艺术的叙事形式,基于最新科学进程的研究成果,讲述生命演化过程中物种、自然环境、社群、文化等事物的内在关系,以人类文明视角表达生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此书为媒介,辽宁省社科联还将在活动现场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和科普活动,邀请香港历史学、人类学、传媒界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辽宁美」的丰富内涵。与来自培侨中学的师生代表共同走进辽宁的古生物世界,在知识问答等不同环节中亲身感受来自辽宁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之美,探寻全球生命演进的奥秘。
小盗龙科学艺术复原图(赵闯/绘画)
中国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已命名恐龙超过300种。其中,辽宁是中国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最多的三个省区之一,特别是因发现众多带羽毛恐龙而声名远扬。在辽宁广袤的西部地区,大量挖掘出土的恐龙化石证实了这里就是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的几大生物群中,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所发现的恐龙数量最多。
热河生物群科学艺术复原图(赵闯/绘画)
来源:辽宁省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