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全国劳动模范、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用青春汗水浇出富民果实
南方日报记者 杨建雄
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聚光灯下,一位来自粤西山区的“90后”青年接过“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证书。他叫廖志略,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一个用十年青春将家乡土特产化橘红从深山推向世界的“新农人”。
十年间,廖志略努力以新思路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直播间里,他是为化橘红宣传带货的网红主播;微短剧中,他变身演员抱着化橘红来“穿越”;全国两会上,身兼人大代表的他把化橘红带去北京会场……“希望带动更多乡亲在家门口走上致富路!”廖志略始终坚守这样的初心,并付诸行动。
推动化橘红进入药食同源赛道
化州,素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美誉。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孕育出南药瑰宝——化橘红。廖志略就在家家户户都种植化橘红的山村环境中长大。2015年,大学毕业的廖志略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毅然返乡创业。彼时的化橘红产业正面临诸多困境:销路狭窄、技术落后、年轻劳动力外流,老树无人管护,果实堆积如山。面对果农的叹息,他暗下决心要让家乡的“黄金果”重焕生机。
创业之初,廖志略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他记得,2017年合作社成立时,化橘红鲜果收购价暴跌至每斤不足2元,果农们纷纷砍树改种桉树。为保住产业根基,他咬牙与果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为此背负近500万元债务。这份担当换来了果农的信任,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
返乡创业这10年,廖志略带动超过3000农户种植化橘红增收。为了打开化橘红销路,廖志略曾一路走南闯北去到内蒙古挨家挨户推销。“让我坚持下来的就是把化橘红当作一辈子的事业的信念。”廖志略说。
化橘红产业发展的困阻也常常引发廖志略的思考。他注意到,尽管民间早有食用化橘红的习惯,但由于化橘红属于药品范畴,无法实现食品开发流通,这不利于长远发展。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廖志略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为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发声。
去年8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地黄等4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化橘红“药食同源”正式得到认定。
如今,化橘红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5亿元。小小化橘红,成为化州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需要新思维,年轻人要敢闯敢试。”扎根乡土这些年,廖志略积极拥抱时代浪潮,多了许多为人熟知的身份。
直播间里,他化身“新农人主播”,带领社员拍摄短视频展示非遗技艺。视频通过传统工序与乡土文化的结合,全网播放量累计超5亿次,推动电商销量大幅增长。
微短剧中,他参与拍摄的《化州化橘红 天下第一红》上线,剧中穿越回明朝的主角亲历化橘红成为宫廷贡品的历史。“非遗技艺+穿越剧情”融合的创新表达吸引数百万年轻观众点赞:“原来中药材也能这么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的视野从田间延伸到国际舞台。近些年,廖志略步履不停,身影常常出现在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展会现场,全力当起化橘红“推介大使”。
站在新起点,廖志略的梦想愈发清晰:让化橘红从“土特产”升级为“世界名片”,让乡村沃土生长出更多共富希望。
“劳模称号是责任,更是鞭策。”廖志略说,“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年轻人回来,用知识和热情浇灌这片热土,结出更多富民果实。”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