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喜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这句印在工服上的话,本该是暖心的鼓励。

可谁能想到,这位穿着工服的大妈,竟在电梯里演了出一出神操作。



监控里,她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东西,走进电梯后的举动,让这句暖心标语瞬间变成了最大的反讽。

这个平平无奇的早晨,一个普通的电梯间里,上演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画面。



一次令人震惊倾倒

这事发生在5月4日清晨,一个本该平静的早上。

监控画面中,电梯门缓缓打开,走进来一位穿着印有"在喜欢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工服的大妈,手里端着一锅冒着热气的液体。



乍看之下,这再普通不过,不就是端着点东西上下楼嘛。

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大跌眼镜,只见大妈在电梯里转了个身,动作利索地找到电梯的缝隙,二话不说就把锅里的液体往里倒。



这操作,说实在的,真是让人想不到,要知道现在的小区哪个家里没有下水道?哪个单元楼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大妈倒完水后还特意检查了一下地面,仔细擦拭可能溅到的水渍,这份“细心”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7”在这一刻突然消失,变成了一个诡异的横杠,仿佛在无声地控诉这荒唐的一幕。

大妈的工服身份更是给这件事增添了几分讽刺,作为可能从事保洁工作的人员,她理应比普通人更清楚哪里适合倾倒污水,哪些地方是绝对禁区。



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着实让人费解。

这事传出去后,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农村思维进城”,有人则认为这反映了某些老年人对现代设施的认知盲区。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行为都危及公共安全,电梯井又不是下水道,这么做跟把手机扔进微波炉没什么两样,都是对设备赤裸裸的“谋杀”。

最讽刺的是,大妈临走时还想关上电梯门,可按了半天按钮都没反应,这下可好,不光自己走不了,还坑了一栋楼的人。





电梯里的连锁反应

这事要是放在以前,可能就是个小区里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这年头,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分分钟就能传遍大江南北。

这不,监控视频一传开,立马引发了全网热议,说起来也是绝了,这位大妈的“创意之举”直接导致电梯报废,显示屏都不亮了。



这一盆水倒下去,直接预估造成可能会六万多块钱的损失,这要是算单价的话,怕是比茅台还贵吧?

就在去年,山东就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清洁工往电梯缝里倒水,结果把人家电梯整报废了。

前几个月山东也有个大妈,因为哦太爱干净,给电梯清洁,往电梯里倒水,结果把电梯搞瘫痪了。



这些案例里,最离谱的要数今年年初重庆那个六楼的老人,人家是因为不满楼上装修噪音,直接往电梯缝里倒水泄愤,这报复性破坏可就更过分了。

这么一对比,咱这位大妈的行为,跟他们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说到底,这事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不少,首先就是安全意识的问题,电梯这玩意看着结实,其实内部都是精密的电子设备。



往里倒水,那不是存心找事吗?万一电梯里有人被困,或者发生触电事故,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再说说维护成本,一个电梯动辄几万块的维修费,这笔钱最后还不是要物业和业主共同承担?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在拿大家的利益开玩笑。



更别提电梯停运给居民带来的不便了,特别是对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现在各地都在强调文明城市建设,可这种事还时不时地发生,着实让人无奈,有人说这是城乡差异造成的,但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简单。

在现代社会,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基本的公德心和安全意识都是必须的,这不是城乡差异的问题,而是公民素质的问题。



网友热议

光靠惩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很多小区都开始琢磨预防措施了。

有的在电梯轿厢安装了防水挡板,有的在电梯门缝加装了密封条,还有的干脆在电梯里安装了防泼水的摄像头。

这些措施听着挺好,但说到底还是“堵”的办法,从源头上“疏导”才是正道。



随着安置房的建成,更多住在村里的老人们跟随着子女搬进了楼房,在村里住久了的老人把习惯带到了城里,其做法也是让邻居们头疼。

更有网友吐槽,在楼道养鸡鸭牲畜类,还有种菜的。



但更多的是网友希望官方出面,能给大妈“上一课”,让她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以及要求给她除以官方的处罚。

对此,也只能说老人在一些公众安全的知识储备不多,她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什么错,更多是图方便,希望后续能有更多的安全普及。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知道这个大妈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难道只是不想弄脏自家的水槽,马桶吗?但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太牵强了。

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