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琪

连日来,绍兴诸暨市安华镇某企业的项目工地上,打桩机的轰鸣声不断。“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10天,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作为今年绍兴市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试点,该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的高端智能家庭照明项目,在土地摘牌后仅用10天时间便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权证等5证,跑出了项目开工的“极限速度”。

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是其中一项。在前期改革试点基础上,今年绍兴再次迭代升级,尤其针对企业投资工业用地的重大项目,创新构建“全流程、跨部门、集约化”审批流程,探索推行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如诸暨通过“一表梳理”整合材料、“三线联动”并联审批、“五证齐发”同步发证,将开工前审批时限从30天压缩至10天,审批材料、跑动次数大幅减少。

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具体实践中,诸暨市政务服务办牵头整合18个审批事项,将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快审”。“过去企业要逐个‘敲门’,现在部门主动‘组团服务’。”诸暨市政务服务办企服科负责人周锦介绍,通过预审机制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信用承诺、专题会商破解堵点,项目审批从“等企业交材料”转向“帮企业备材料”。

在杭绍临空示范区,政府部门用自身的“流程革命”换取项目的“时间红利”。如柯桥区星柯光电二期项目,政府部门在土地挂牌阶段即预审规划方案,通过将14个审批环节压缩为“并联快审”,最终实现“当日拿地、当日开工”。

在绍兴嵊州,改革的触角进一步向服务延伸,相关部门联合推出“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模式:针对初创企业,定制“开工一件事”清单,集成证照联办、安防指导等12项高频事项,同时为重大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提供从招商到投产的全周期跟踪。

从“多证齐发”到“当日开工”,再到“全周期服务”,绍兴市各地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流程革命”,通过个性化“增值服务”不断刷新“绍兴速度”。绍兴市政务服务办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更多“一件事”服务场景迭代升级,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贡献更多“绍兴智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