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魏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卓越的地理贡献名垂青史,却也在仕途上经历了无数波折与坎坷。他,就是郦道元。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
其高祖父郦瑛,为前秦蜀郡太守;曾祖父郦绍,为后燕濮阳太守,后归北魏,任兖州监军;祖父郦嵩,为北魏天水太守。
父亲郦范更是北魏重臣,历任青州刺史、尚书右丞、平东将军、青州都督等职,晋爵永宁侯。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郦道元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对于游览山水风光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郦道元的父亲郦范病逝,他承袭了永宁侯爵位,依照降等承袭的惯例袭伯爵。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郦道元也随之被任命为尚书郎,正式步入仕途。在尚书郎的任上,郦道元表现出色,赢得了朝廷的认可。
太和十八年(494年),他跟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执法清正严明,深受御史中尉李彪的赏识。李彪认为郦道元是难得的人才,便奏请朝廷擢升他为治书侍御史。
郦道元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御史中尉李彪与尚书仆射李冲发生冲突,李冲愤而上表弹劾李彪,李彪遭罢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郦道元虽没犯什么错,却因为是李彪的属官而受牵连,也被罢免官职。
宣武帝元恪景明二年(501年),郦道元被朝廷起用,任命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在冀州期间,他采取严厉手段打击邪恶势力,为政严酷,使得奸人盗贼纷纷逃往他乡,冀州境内大治。
他的严酷政风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所动。
后来,郦道元又调任鲁阳郡太守。
上任伊始,他便上疏朝廷,请求在鲁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乡民。朝廷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鲁阳郡因此文教大兴,社会安定,蛮人服其威名,不敢再胡作非为。
延昌年间(512—515年),郦道元调任东荆州刺史。
他依然秉持雷厉风行、铁腕行政的一贯作风,威猛为政,如在冀州。当地豪强不堪忍受他的管制,便鼓动和带领一些百姓到朝廷告御状,指控他苛刻严酷,请求朝廷罢免他,召回前任刺史寇祖礼复任。
遗憾的是,朝廷竟然黑白不分,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罢免了郦道元,召回了寇祖礼,并派遣70名戍边士卒送郦道元回京。当寇祖礼回到东荆州后,恰遇东窗事发也被罢官。
无官一身轻的郦道元,并没有因此消沉。他开始着手《水经注》的著述事宜,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倾注于这部地理巨著之中。他的才华和正直并未被朝廷长久埋没。
孝明帝元诩正光五年(524年),朝廷起复郦道元担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阳。
这一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地民众纷纷起兵响应,使得北魏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
是年八月,孝明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把沃野镇、怀朔镇、薄骨律、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御夷镇等地都升级为州,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急速前往北方各镇抚慰。
但此时六镇起义已从燎原之势发展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郦道元无功而返。孝明帝不得不借助柔然实施镇压。
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正月,南梁大军攻打扬州,宗室重臣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自称天子,国号为“宋”,改元“天启”。
孝明帝下诏任命郦道元为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制调度诸军,挥师征讨。郦道元不负众望,多有斩获,元法僧兵败主动请降。
郦道元的正直和严明,也让他得罪了不少权贵。在任御史中尉期间,他手握全国监察大权,更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得罪了城阳王元徽和汝南王元悦。
元徽与其叔父广阳王元渊向来有过节,为泄私愤,不惜捏造事实对元渊进行诬陷。郦道元秉公决断,查明事实真相,使元渊得以昭雪。元徽因此嫉恨郦道元,必欲寻机报复。
元悦则更为荒淫无度,他宠幸男宠丘念,甚至将选擢州官这样的大事也大多由丘念来定夺。丘念仗着元悦宠信,时常为非作歹,频频触犯法律。
郦道元下定决心要惩处他,秘密探查得到丘念回家的机会,便趁此机会将丘念拘捕,关进监狱。
元悦自知丘念落到郦道元手里凶多吉少,慌忙向垂帘听政的胡太后奏报,请求保全丘念的性命。
胡太后当即诏令赦免丘念,但郦道元竟然抢在诏令送达之前砍掉了丘念的脑袋,并就此事上疏弹劾元悦的不法行径。
元悦自此对郦道元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南齐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在长安暴露出反叛的迹象。
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决定选派一位贤能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探明萧宝夤的虚实,再作进一步计议。
元徽等极力向朝廷建议,派郦道元为关右大使,立即前往长安。显然,这是元徽和元悦巧施借刀杀人之计,图谋借萧宝夤之手杀掉郦道元。
明知是遭人暗算,郦道元依然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投身虎口,踏上了西赴长安之路。
萧宝夤得知消息后,认为是朝廷派郦道元对付自己,便派麾下行台郎中郭子帙率领一支兵马前往途中拦截。
郦道元一行走到阴盘驿亭(今陕西西安),遭遇郭子帙率领的叛军阻击,寡不敌众,只好退到山冈上,凭险据守。
山上没水,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到山下的井中汲取。但叛军将井口封死,郦道元让大家挖井取水,井挖了十几丈深,也不见有水。
没有水,士气和体力大减,叛军乘机翻墙越进。郦道元与他的弟弟郦道峻、郦道博,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被杀害。
道元死前怒目呵斥贼人,大声斥责而死亡。萧宝夤还是派人殡殓他们父子,埋葬在长安城东。
郦道元出身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步入仕途后,他秉持正直和严明的原则,不畏强权,勇于担当。
也因此得罪权贵,被借刀杀人命丧叛军之手,死后还被《魏书》列入“酷吏传”,真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