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代风姣

“4月16日、17日,在检查时发现跃315-5向井悬绳器下压板两个螺丝断掉,跃6731井悬绳器下压板螺丝有松动……”一本有些卷边的日记,事无巨细地记录着班组长王庆伟的工作日常。

54岁的王庆伟,是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运维中心功图资料班班长。“产量任务在基层,团队建设在班组,安全责任更要压实在基层班组。”身为基层班组长和安全监督哨的王庆伟说。在基层班组管理方面,王庆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火眼金睛”风险洞察法。“你以为我只是在干手头的工作,其实这周围5米我都尽收眼底。”王庆伟练就了“秒级辨隐患”的眼力,能通过设备细微震动、管道颜色变化、员工操作手势偏差,精准捕捉潜在风险。支架轴承、尾轴承、曲柄轴承、悬绳器、毛辫子……大大小小的地面设备和周围环境他都要观察到,做到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置隐患。

“未雨绸缪”态势预判术。“隐患及时整改,就不是隐患了。早一秒发现,就能少十分风险。”王庆伟不断强化安全环保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消缺,2024年,班组共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137项,全部完成了整改消缺。他查找的“跃5140向井抽油机左连杆从横梁处断裂”问题,被评为采油一厂2024年安全环保隐患发现二等奖。

“共情沟通”巧话术。“安全这根弦,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咱们多学一点、多做一点,风险就少一点。”王庆伟深知加强班组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他通过实操演练、案例分析以及理论讲解,班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受班长影响,我们也积极主动在生产现场‘找茬’。”班员郗斌说,班组人员不仅能够更加熟练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还能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识别并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

“数字铠甲”智能防御体。如今,生产一线依托智能巡检系统、AI视频监控等数字化工具,作业现场实现了隐患实时上报、整改闭环追踪。“发现隐患,既要靠经验,也要靠态度,如果说监控系统是现场管理的‘隐形卫士’,那我们的眼睛就是‘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王庆伟边干活边说:“你看,这个摄像头‘负责’跃4851井、跃8952井、中1615向井这三口井,每隔几分钟就切换到另一口井,如果发生井停、违章作业等,也能第一时间发现,我们以‘技防+人防’的方式,让隐患无处可躲。”

“铁面无私”合规校验器。“一时嫌麻烦,可能换来的是一辈子的后悔,当安全监督哨,就是要当‘黑脸包公’。”“安全带系好了再出发。”“在开套管清蜡阀门时,胳膊不能过丝杠,防止高压打出伤人。”王庆伟的“安全经”无处不在。有一次,在和修井队交接工作时,王庆伟发现井口偏心紧固螺丝没有上到位,他立即告知施工方按照要求整改后完成交接。有一次吊装作业时,王庆伟发现吊钩未安装雀舌,立即要求施工方停止作业。对方嬉皮笑脸地跟他套近乎,王庆伟严肃地告知对方:“安全规程不是摆设,安全生产没有‘下不为例’,谁来说情也没用,必须整改了才能进行下步作业。”

这些“秘密武器”的背后,是王庆伟对责任的坚守,是一日不落的工作日记,更是同事们心中的“安全宝典”。2018年至今,他多次获得青海油田公司“最佳安全监督哨”“优秀安全监督哨”称号。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