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是那种先考上大学,再挑选专业的人。在考大学之前,我就非常坚定自己要学计算机专业。所以当时高考出完成绩,招生组上门询问我想学什么,我说想学计算机,他们说好,就结束了。
当时选这个专业,更多是出于兴趣,还是因为计算机高薪呢?
我选专业是在2018年,那时计算机是个超级热门的专业,但我更多是受兴趣驱动。比起其他学科,计算机对我更具吸引力。而且我运气不错,喜欢的专业刚好社会认可度高,薪资也高。
很多人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它高薪,对于有这种想法的高中生,我想说,选专业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兴趣。无论什么专业,只要你感兴趣,就可能学得好。只要在这个领域学得够出色,待遇肯定不会差,未来薪资也会很可观。相反,即便进了热门专业,一来不能保证这个专业永远热门,二来如果在该领域不能走到靠前位置,只处于中部或尾部,你会觉得很累,大学生活可能也不开心。
有人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我有点同意。我实习过,也和很多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过。发现从事计算机行业,在大厂工作可能会加班,且加班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现在不少大厂减少了加班程度,但产品要上线、模型要推进时,能不加班吗?这对身心消耗很大。我现在拼命的程度已不如18岁,35岁可能又不如现在。要是有一天我加不动班,可模型又急着上线,要是我是领导,可能也不会用这样的人,这是比较残忍的现状。
我给自己想了两个办法:
第一,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自身壁垒。我现在是硕博连读,马上要读博士,这样被替代的可能性会降低,因为没了我,有些事可能就不好办,领导或许会允许我适当平衡工作强度。
第二,我的择业观比较灵活,和我妈妈想法不同。我妈进了一家厂子,一干就是20多年。我觉得进入公司会努力工作,争取向上发展,但如果因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我也觉得没关系。我会对外界保持关注,时刻寻找更好的机会。比如感觉吃青春饭干不下去了,刚好有更适合我的机会,就可以提前谋划跳槽。
这几年AI很火,基础编程能力还重要吗?我觉得基础编程能力重不重要得分人。如果是计算机或相关专业的学生,那就非常重要。要是不会,只能用些基本提示词做下游应用,这种壁垒很低,可替代性强。
所以相关专业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用,还要了解背后原理、代码实现方式,以及怎样优化代码逻辑。但如果是非计算机从业者,只是觉得AI行业有风口,想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其赋能,那就没必要学基础编程知识。现在大模型发达,学些提示词,了解上层运行逻辑就够了,把本专业能力和一些AI宏观技能结合就行。
那未来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我觉得肯定不是调包或者写提示词,而是做更深入的事,比如研究模型运行、算法设计。所以我建议学计算机的同学深入钻研更前沿的技术。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计算机呢?首先,肯定是感兴趣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和坚持,做什么都容易成功。其次,对理工科比较敏感的同学也适合。有些同学在初高中就能大概感觉到自己是偏文还是偏理,比如数学、物理好且感兴趣,就很适合学计算机。
很多学生选专业会依赖热门榜单,对此我想说,热门榜单仅供参考。时代变化太快,在大模型出现前,没人料到人工智能会这么快取代众多岗位。就像当年土木专业如日中天,现在却有些衰落。还是那句话,优先考虑兴趣,除非你或你的家庭对行业发展前景有很强的洞察力,不然仅靠大众热门榜单不太靠谱。毕竟大家都能看到热门榜单,都往热门专业挤,最后还是不好找工作。
如果给高中生提三点选专业的建议:
第一点是兴趣,优先选感兴趣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点是选择更擅长的专业,如果对各专业兴趣不突出,但总有相对擅长的方向,从大类看,比如更擅长理科或文科,以此为基础选专业;
第三点,如果感觉各方面都差不多,那就优先选未来行业发展前景更好的专业。概括来说,就是兴趣、能力和专业未来发展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