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抛出“赖17条”后,民进党大力推动所谓“国安法”修法,近日更提出9项修法草案,并加大力道审查公务员是否“忠诚”。现在连绿营基层都出现质疑声浪,忧心只要与大陆扯上关系,就会遭民进党当局盯上。
一不小心就踩到红线
据台湾《联合报》5月4日报道,民进党“立委”陈冠廷等人日前提案,提出将“不得泄露、交付或传递关于公务上应秘密之文书、图画、影像、消息、物品或电磁记录”,扩至“涉及台湾安全或公共利益上”。此举也被认为“国安法”越修越广,等于从公务人员扩大到一般民众身上。民进党“立委”苏巧慧声称,大陆对台湾的“威胁”与日俱增,常年通过文化议题包装“统战”目的,对台灌输政治意识形态,因此希望陆委会日后针对类似案件“务必通过事前宣传,以强化台湾安全”。
报道称,有民进党基层反映,一些地方台商忧心,与对岸做生意多年,若修“国安法”,会不会随便被找个理由,一不小心就踩到红线。一名熟悉情况的绿营人士表示,民进党当局在“抓”这些“危害安全的人”之前,应列出具体行为,而非像教师区桂芝那样因接受大陆媒体采访就直接扣人于罪。该人士认为,应告诉台湾民众哪些是“负面行为”,包括哪些状况赴陆要报备、什么信息会触犯“国安法”,并提到不少在台陆配担忧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会被突然找上门。“不应该只要去大陆就触犯国安法,万一他们是亲戚或陆配二代呢?”该人士质疑,难道跟大陆有接触,都该变成“国安法”中的被惩治对象?没有配套措施下的无限扩张,反倒让全民受害,现在岛内已经人心惶惶。
“重新训练能判重刑的法官”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此次民进党“立委”所提的9项“国安法”修法草案,除了增设“国安法庭”外,还包括岛内退休军人违反“国安法令”应剥夺退休俸、保护台湾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限制陆港澳控制的通信安全产品等。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1日称,现行台湾“国安法”规范范围很窄,比如过去有很多“窃取机密”的组织发起人被判刑,但加入组织者却没事。
而在几项草案中,“国安法庭”争议最大。民进党“立委”陈冠廷提出设立“国家安全专业法庭”,重新训练一批能判重刑的法官,提升司法对安全案件的专业审判能力。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质疑称,民进党当局主导下,2019年修“国安五法”、制定“反渗透法”,2022年又修“国家安全法”,现在跟安全有关的法条多达397条,如今又要再次修法。她点名称,按照陈冠廷的提案,须重新训练一批可以达到绩效、能判重刑的法官,“不就跟当年的白色恐怖、戒严时期心态一样?”高金素梅质疑道,要用军法官来判案,首谋判刑至少要15年以上,“这不是戒严,什么才是戒严?”
成为清算工具
国民党“立委”林德福质疑,若民进党成功修法,未来恐拿严刑峻法作为对付异己的工具,只要质疑当局的人就可能被“依法严办”,“如此修法究竟是为了保护台湾,还是另有政治图谋、制造寒蝉效应?答案世人早已心知肚明”。民众党“立委”林国成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别总想用政治语言操弄社会、控制百姓。“立委”赖士葆认为,目前岛内已有“反渗透法”及“国安五法”,有关设立“国安法庭”相关修法,说到底还只是为“大罢免”添柴火,进一步执行“绿色恐怖”路线而已。
台湾法律政策协会副理事长叶庆元3日撰文称,另设“国安专业法庭”,显然是以台湾安全为名,行侵害人民自由之实,将严重妨害人民受公平审判的权利,并可能形成民进党借以大规模清算在野党的工具。
赖清德3月提出所谓“国安五大威胁”与17项应对策略,其中包括强化“国安法制”,进一步提出“国家安全法”“反渗透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修法。民进党“立法院”党团随即推动“国安十法”修正,提出各式修法版本。与此同时,行政部门也审查公务员“忠诚”,“区桂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称,赖清德当局为达政治目的,利用法律限缩人权、阻挡交流已无所不用其极。但民进党仍嫌不够,千方百计扩大钳制岛内民众。文章说,蓝白两党目前在“立法院”只是“脆弱多数”,一经罢免和改选,情况即可能完全翻转。台湾联合新闻网4日评论称,民进党当局以安全为名进行的各式行动,并非只是在野党质疑诟病的“绿色恐怖”,而已是岛内社会普遍存在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