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晚的西安城,被雷暴撕开了夜的口子。
闪电把天空劈成碎玻璃,有人举着手机拍到了“游龙”。灰黑长条状物体在电光里穿梭,尾巴还拖着丝,像极了老辈人说的“天龙摆尾”。视频刚往网上一传,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
“城墙根下显龙形,这可是古都的祥瑞?”有人激动得直敲键盘。
也有人直摇头:“雷雨天眼花看错了吧,哪来的真龙现世?”要说当晚的天气,确实邪乎得很。
白天热得像个大蒸笼,温度计直逼40℃,傍晚就来了股子冷空气。冷热一撞,天空跟开了锅似的,飑线带着雷暴云团呼呼地窜。气象上管这叫强对流,可老百姓眼里,这景象比戏台子还热闹。
西安市气象局后来也说了,雷达没测出啥异常,就是正常的雷暴天。但那“龙形”到底是啥?说法可就多了去了。
有人说看见的是滚轴云,雷暴把云扯成了长条,闪电一照就变了样。还有人提“负后像”,说强光闪花了眼,看啥都带影子。更有人翻出老黄历:“咱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龙首原的传说可传了千百年。
”这一说,倒是让人想起前几年的事儿。
广州曾有人拍到“天龙穿云”,最后发现是飞机尾巴拉的冷凝云。成都也出过“飞龙视频”,结果是个扎眼的龙形风筝在捣乱。可这次西安的“龙形光影”,咋就这么难辨真假?
有人特意对比了视频,说那物体有头有尾,动作还灵活着嘞。“要是云,哪能这么活泛?风再大,也吹不出这架势啊!
”有目击者坚持自己没看错。也有专家泼冷水:雷暴天里风速快,塑料袋、广告布卷上天,闪电一照可不就像活物?这话听着有理,可视频里那“龙形”的反光,又该咋解释?
一时间,科学和传说较上了劲。有人觉得老祖宗的讲究不能全丢,“龙可是咱的文化符号,留点想象空间咋了?
”有人却皱着眉:“啥年代了,还信这些玄乎的,等科学说法才靠谱。”两边争得不可开交,气象局那边还在查。说是联合了航空、光学的专家,收集了好多角度的视频慢慢分析。
“现在下结论太早,雷暴天的视觉误差多着呢。”工作人员这么说。这话倒是让人想起那句农谚:“天变一时,人变一世”,自然的事儿,急不得。
可老百姓心里,总盼着有个准信儿。有人翻出古籍:“《史记》里说‘飞龙在天’,难道古人也见过这景象?
”也有人笑:“说不定古人看见的,就是如今咱说的雷暴云在‘作怪’。”这事儿闹到最后,倒让大伙明白了个理儿。
自然现象老是带着股子神秘劲儿,咱的眼睛有时候也会“骗人”。
可为啥一看见类似“龙形”的东西,大伙就容易激动?说到底,“龙”在咱心里头,可不只是个传说,更是千百年的文化念想。
就像西安的古城墙,砖缝里都嵌着历史,看见点不寻常的,难免多想几分。
但不管咋说,科学的归科学,念想的归念想。现在咱等着专家的结论,也不妨碍咱觉得这景象够稀奇。只是下次再遇着雷暴天,得多留个心眼——闪电亮的时候,先揉揉眼,别让视觉误差迷了眼。
至于那“龙形光影”到底是啥,咱且等着,时间总会给个答案。
毕竟,大自然的热闹,从来都不缺看客,缺的是静下心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