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宋敏秀立在平壤车站站台边缘,双手紧紧握着那张薄薄的单程票,眼神中透着复杂情绪。

「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给我写信,别忘了你永远是妈妈的女儿。」

听着母亲柔和却坚定的叮嘱,宋敏秀静静点头,深深吸了口故乡的空气,然后毅然踏上了前往南方的列车,身影很快淹没在拥挤的旅客中。

八年后,当她终于重返家乡探望亲人,眼前所见却让她陷入了彻底的震惊……



01

宋敏秀与赵天明的相识,源于一场在中朝边境举办的艺术文化周活动。

那年她二十三岁,正值青春最美好的时光,一头乌黑的长发束成简单的马尾,整个人散发着沉静而温暖的气质。

那天,她作为官方选派的翻译,陪同朝鲜文化代表团前往中国参加交流。活动大厅内人头攒动,各种方言混杂其中,她有些不自在地站在会场一角,默默观察着周遭环境。

「请问,这个位置有人了吗?」一个温润的男声在她耳边响起。

宋敏秀转过头,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中国男子正冲她友善微笑。他穿着一件质地考究的深灰色西装,里面搭配浅蓝色衬衫,整体看上去干净利落,目光真诚而坦然。

「没有人。」她用不太流畅的中文回答。

「我叫赵天明,来自长沙。」他落座后主动介绍自己,「你的中文发音很标准。」

宋敏秀礼貌地微笑:「谢谢夸奖,其实还很生疏。我叫宋敏秀,是朝鲜代表团的随行翻译。」

「长沙是个特别美丽的城市,」赵天明眼中闪烁着自豪,「那里有岳麓书院、爱晚亭、湘江风光带,还有中国最独特的湘菜和各种小吃美食。」

「听上去很有魅力,」宋敏秀客气地回应,「我只在课本上读过关于长沙的介绍。」

「有朝一日若有机会,真该亲自去看看,」赵天明热情地说,「我相信你会被那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所吸引。」

当时的宋敏秀完全想不到,这次偶然相遇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天明总能找到合适的时机与宋敏秀搭话。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与宋敏秀印象中刻板严肃的中国人形象大相径庭。每当她完成翻译工作,常能看到赵天明在会场外等候。

「今天有空闲时间吗?附近有座小型植物园很漂亮,我可以带你去参观一下。」赵天明邀请道。

「恐怕不太方便,我们代表团有规定…」宋敏秀迟疑地回答。

「就在周围走走,保证一小时内回来,绝不耽误你的工作安排。」赵天明诚恳地望着她。

思索片刻后,宋敏秀轻轻点头同意了。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们沿着边境小城的石板路漫步,赵天明详细地为她讲解每处建筑和景点的历史背景。宋敏秀对他了解朝鲜文化的深度感到惊讶,而赵天明则被她独立自信又不失温柔的性格所吸引。



「你为什么会学习朝鲜语?」宋敏秀忍不住好奇地问。

「我从小对邻国的文化就很感兴趣,特别是文学和历史。大学期间开始系统学习,没想到现在真的派上用场了。」

他们在一家幽静的茶馆坐下,宋敏秀讲述了她在平壤的生活。她来自普通家庭,母亲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父亲因病早逝,还有一个比她大四岁的哥哥宋俊浩。

「虽然我们家条件普通,但生活很充实。只是近几年困难渐多,尤其是哥哥成家后,家里负担越来越重。」

赵天明专注聆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他告诉宋敏秀,自己在长沙一家外贸企业担任业务部经理,工作稳定,有自己的住房,只是家中老人思想较为传统,总催促他早日组建家庭。

「在我们那里,三十岁还未婚的男人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唠叨得头晕脑胀。」赵天明无奈地笑道。

宋敏秀微微一笑:「在朝鲜也是如此。」

02

文化周活动结束前一晚,赵天明约宋敏秀在宾馆附近的小广场见面。

夜空繁星点点,远处城市灯火如珍珠般闪耀。

「敏秀,我知道这或许有些突然,但我确实很欣赏你。我想问,你愿意与我保持联系吗?」

宋敏秀一时怔住,没料到赵天明会如此直接表达情感。

她低头望着地面,感到心跳加速:「我们才刚认识没多久…」

「我理解时间很短暂,但我从未对任何人有过这种感觉。我不期望你立刻回应,只希望我们能继续交流了解彼此。」

返回平壤后,宋敏秀的日常生活表面恢复正常,可她的心早已飞向远方。

赵天明时常寄来信件,偶尔还会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精致的小礼物和书籍。

半年后,赵天明获准前往平壤参加商业考察,特意抽时间拜访了宋敏秀的家人。

宋母最初对这位中国青年相当谨慎,但赵天明的真诚与稳重逐渐赢得了她的好感。

「长沙离平壤那么远,你在那边会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宋母担忧地问。

「妈,赵天明是个很负责任的人,他会好好照顾我的。」宋敏秀安慰道。

「话虽如此,但跨国婚姻哪有那么容易?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相差大,万一遇到困难怎么办?」

宋敏秀沉默片刻,明白母亲的顾虑有道理,但她同样清楚,这或许是改善家庭处境的难得机会。

让宋敏秀意外的是,最强烈的反对竟来自她的哥哥宋俊浩。

「你是不是疯了?」宋俊浩在没有母亲在场时严厉质问她,「你凭什么相信一个只见过几面的外国人?」

「我了解赵天明,他不是那种轻浮的人。」宋敏秀坚定地回答。

「你以为你了解?」宋俊浩冷笑一声,「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复杂吗?要是他另有所图呢?」

「哥,你想得太多了,」宋敏秀摇头,「赵天明家境不错,事业有成,他没理由欺骗我。」

「所以你就这么决定了?抛下我和妈妈去中国?」宋俊浩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指责。

宋敏秀深吸一口气:「哥,我没有抛下你们。我只是想尝试不同的生活,也想让咱们家条件变得更好。等我在那边站稳脚跟,一定会帮助家里的。」

宋俊浩沉默许久,终于长叹一声: 「希望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记住,无论发生什么,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就这样,在家人复杂的目光中,二十三岁的宋敏秀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远嫁长沙。

婚礼在长沙举行,简单而温馨。



赵天明的父母——赵父和赵母看上去和蔼可亲,特别是赵母,对这个异国儿媳格外照顾,处处表现出关怀。

「敏秀啊,别紧张,」赵母握着她的手说,「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宋敏秀感激地点点头,却在赵母转身瞬间,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新婚之夜,宋敏秀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陌生城市的万家灯火,不禁思念起远在平壤的亲人。

赵天明悄步走来,轻轻环抱住她:「想家了?」

宋敏秀点点头:「有点。不过我会慢慢习惯的。」

「我会尽我所能让你幸福,也会帮你照顾好平壤的家人。」赵天明在她耳边柔声承诺。

宋敏秀依偎在丈夫怀中,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希望。

她不知道,这个承诺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03

初到长沙的日子并不轻松。尽管赵天明事先教过她一些基本的湖南话和普通话,但在实际生活中,宋敏秀还是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超市购物、邻里往来,甚至简单的外出问路,都成了不小的挑战。

「你讲普通话的声音真好听,」小区里的阿姨们常这样夸她,「比电视上的主持人还标准呢。」

宋敏秀明白,这些友善的赞美背后,藏着对她外国人身份的好奇。每当她带着口音说话时,总能引来周围人的目光。

赵天明工作忙碌,时常早出晚归。赵母虽然表面热情,但宋敏秀能感受到她对这段婚姻的微妙态度。

有一次,赵母的几位牌友来家里打麻将,宋敏秀特意准备了几道朝鲜风味的小菜待客。

「这是什么味道?挺特别的。」一位阿姨挑眉说道。

「北方菜就是不如我们湖南的开胃,」另一位接话,「太单调了。」

赵母笑着打圆场:「敏秀刚来不久,还不习惯我们这边的口味,慢慢来嘛。」

表面上是在解围,但宋敏秀听出了话中的嫌弃,默默退到厨房,却无意中听到外面的交谈。

「天明条件这么好,干嘛娶个外国媳妇?语言不通,习惯不同,以后哪能过到一起去?」

「就是啊,还是朝鲜的,那边条件据说很差,会不会是看上咱们这边的生活条件了?」

「小点声,人家在厨房呢。」

赵母压低声音:「我和他爸也劝过,但孩子就是认定了她,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只要他喜欢,做父母的就认了。」

宋敏秀紧握手中的抹布,眼眶渐渐湿润。

她想起母亲的担忧,此刻终于真正理解了那份忧虑。

晚上,她把这事告诉了赵天明。

「别往心里去,」赵天明安慰她,「老人家就这样,说说而已,心里其实接受你的。」

「真的吗?」宋敏秀不太确定地问。

「当然,」赵天明肯定地说,「你看她不是每天教你做湘菜,带你学当地方言吗?这就是她表达关心的方式啊。」

宋敏秀点点头,决定给自己和这段婚姻多些时间和耐心。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宋敏秀决定寻找工作。

虽然语言还有障碍,但她凭借勤奋和毅力,在一家韩式餐厅找到了服务员的岗位。

「我虽然是朝鲜人,但我们的饮食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能帮助顾客更好地了解正宗的韩式料理。」

餐厅经理柳小姐被她的诚恳打动,决定给她一个机会。

最初,宋敏秀只负责一些基础工作——整理餐桌、收拾餐具、清洁环境。

在工作中,她认识了林小雨,一位餐厅的资深服务员。林小雨性格开朗,主动帮助宋敏秀熟悉工作流程和应对各种客人,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渐渐地,凭借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宋敏秀赢得了顾客的认可,开始担任前台接待。

「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本地服务员都专业,而且特别有礼貌。」常客们这样评价她。

工作中,宋敏秀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

八个月后,她已能流利地用普通话与顾客交流,甚至学会了一些当地方言的日常用语。

每到发薪水的日子,宋敏秀都会精打细算,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其余大部分都寄回平壤。她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母亲年纪渐长,身体也大不如前。

「你真的不必寄这么多钱回去,」赵天明有时会说,「我们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规划。」

「没关系的,我们已经比他们条件好太多了,」宋敏秀坚持道,「再说,我现在也有工作收入,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赵天明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最终点头同意:

「好吧,你孝顺是好事。只是别亏待自己。」

宋敏秀微笑着轻吻丈夫的脸颊:「谢谢你理解我。」

04

时光荏苒,宋敏秀在长沙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两年后,她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节奏,甚至在餐厅积累了一批固定顾客。

这时,一个新的机会出现了,柳小姐约她单独谈话: 「敏秀,我有个想法,我准备在商业区开一家韩式食品专卖店,主要销售韩国和朝鲜的食品与日用品。你愿意来帮我管理吗?薪水比现在要高。」

宋敏秀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在新岗位上,她不仅要招待客人,还需要管理库存、联系供应商、协调员工,责任更重,但收入也更可观。

「柳经理真看重你,」林小雨羡慕地说,「你来才多久,就能当店长了。」

宋敏秀谦虚地笑笑:「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了解这些商品吧。其实也是运气好。」

实际上,宋敏秀心里明白,这不仅是运气。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每天比别人早到一小时,晚离开半小时;休息日自学会计知识和库存管理;午休时间研究韩国和朝鲜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赵天明为妻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但赵母的态度却微妙地变化着。

「这么拼命干什么?又不是养不起你,累坏了怎么办?还没有孩子呢?」



宋敏秀礼貌地回答:「妈,我喜欢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而且能多赚些钱,也能减轻天明的压力。」

赵母摇摇头:「你们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得享受生活。钱赚够用就行了,何必这么辛苦?」

宋敏秀没有反驳,只是默默记下这番话。

她理解,婆婆的关心背后,或许还隐藏着对她不断寄钱回国的不满。

事实上,随着工作稳定,宋敏秀寄回平壤的钱越来越多。

从最初的每月几千元,到后来每年十几万元。

八年间,她总共寄回了近一百四十万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

每次寄钱,她都会收到家人感谢的电话。

「妹妹,你真是太好了,」宋俊浩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有了这笔钱,我们的生活确实好转了很多。」

「是啊,敏秀,你想象不到你的帮助对我们有多重要。有了你寄回来的钱,我们不仅能给你哥创业,还能请人照顾我的起居。」

听到母亲的话,宋敏秀感到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脑海中浮现家人生活改善的画面: 也许哥哥已经有了稳定的事业,也许母亲终于能享受平静的晚年,不必再那么操劳。

四年后,宋敏秀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她从韩式超市的店长,逐渐成长为小有名气的韩朝食品进口商。

她在长沙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专营韩国和朝鲜特色食品的进口贸易,生意蒸蒸日上。

公司聘请了林小雨担任行政主管,两人配合默契,使业务蓬勃发展。此外,宋敏秀还招募了一位名叫郑浩的年轻人做市场经理,郑浩曾在韩国留学,对韩国文化和市场有着深刻了解,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事业的成功并未带来家庭的和谐。

随着宋敏秀在外时间越来越长,赵天明开始显露不满。

「你最近是不是太忙了?我们已经一周没好好坐下来吃顿饭了。」

宋敏秀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对不起,最近公司事情特别多。等这个季度过去,我一定抽出更多时间陪你。」

赵天明叹了口气:「不只是这个季度,你已经这样好几个月了。我理解你的事业心,但家庭同样重要啊。」

宋敏秀感到一阵愧疚:「你说得对,我会调整的。」

但她知道,这并非易事。公司正处于关键发展期,需要她倾注全部精力。同时,家人对经济支持的需求似乎永无止境:

哥哥的生意遇到困难,需要资金周转;母亲生病,需要更好的医疗条件;家里要装修,需要请人照顾老人…

压力之下,宋敏秀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赵母看在眼里,心中的不满与日俱增。

有一次,她"偶然"看到了宋敏秀的银行转账记录,惊讶地对儿子说:

「一百四十万?这些年她寄了这么多钱回去?我们家虽然不是没钱,但也不是印钞机啊!」

赵天明尴尬地解释:「妈,那是敏秀自己挣的钱,她有权决定怎么用。」

「自己挣的?」赵母冷笑一声,「如果没有我们家的支持,她能在长沙安身立命吗?能创业做生意吗?她把最好的年华和心血都给了娘家,这对得起你吗?」

赵天明沉默了。他并非没有类似的想法,但作为丈夫,他始终尊重妻子的选择。

只是最近,随着工作压力加大,再加上与妻子聚少离多,他心中也滋生出一丝不满。

「妈,我会和她好好谈谈的。」赵天明最终说道。

05

当晚,赵天明喝了几杯酒,情绪有些激动,开门见山地说:

「敏秀,我们需要谈谈,关于你寄钱回家的事。」

宋敏秀心里一沉:「怎么了?」

「你知道这些年你总共寄了多少钱吗?」赵天明语气中带着责备,「将近一百四十万!我们夫妻这些年的共同积蓄才有多少?你把大部分都给了娘家,你觉得这公平吗?」



宋敏秀震惊地望着丈夫:「那是我自己赚的钱,我以为我们之前已经有共识了。」

「是,是你赚的,」赵天明声音提高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嫁给我,来到长沙,你能有今天的事业吗?你是我的妻子,你的首要责任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家吗?」

这番话深深刺痛了宋敏秀。她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反驳:

「我从来没有忽视这个家。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至于寄钱回家,那是我对母亲和哥哥的责任,难道你希望我眼睁睁看着他们过苦日子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赵天明摇头,「但适度就好。你这样一心只想着娘家,让我很难不多想。你到底是把这里当家,还是只把这里当成一个赚钱的地方?」

这句话如同一把尖刀,直刺宋敏秀的心。她红着眼睛说:

「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嫁给你,是因为爱你,不是为了钱!」

「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你宁愿把大部分钱都寄回平壤,也不愿和我一起规划我们的未来?」赵天明追问,「我们结婚八年了,连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还住在这个老旧小区里。」

宋敏秀哽咽了:「我以为...我以为你能理解我...」

「我一直在努力理解,」赵天明苦笑,「但理解也是有限度的。」

那晚,两人第一次分床而睡。

宋敏秀躺在客房的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泪水无声地浸湿了枕头。她回想起初到长沙时的美好期许,想起对家人的郑重承诺,想起赵天明曾经的体贴温柔。一切为何会变成这样?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困惑。

第二天清晨,赵母敲开了客房的门。

「我听天明说了昨晚的事,我不是来批评你的,只是想和你聊聊。」

宋敏秀疲惫地点点头。

「敏秀啊,」赵母坐下来,「你是个好孩子,勤劳、懂事、有孝心。但有时候过度的孝心反而会伤害到其他人。你想想,这么多年,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又为娘家付出了多少?平衡吗?」

宋敏秀默默不语。

「我知道你看重亲情,这没错,但你现在是赵家的人了,你的首要责任应该是赵家,不是吗?」

宋敏秀抬起头:「妈,我从没忘记自己是赵家的媳妇。我工作这么拼命,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吗?」

「那为什么要把大部分钱都寄回平壤呢?」赵母直截了当地问,「你娘家的情况真有那么困难吗?需要你这么多年不断资助?」

宋敏秀不知如何回答。她只知道,每次家人打来电话,提到经济困难,她就无法拒绝。

这是她作为女儿和妹妹的本分,不是吗?

赵母见她不说话,叹了口气:「算了,我不强求你。只是希望你想清楚,好心不一定有好报,别总做吃亏的买卖。再亲的亲戚也是外人,千万别太单纯了。」

这番话像根刺扎进宋敏秀心里。她曾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婆家的认可和尊重。但现在看来,在他们眼中,自己始终是个"外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中气氛变得沉闷。赵天明和宋敏秀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即使说话,也多是关于日常琐事。

赵母虽然表面如常,但眼神中的距离和言语中的刺,宋敏秀都能清晰感受到。

06

就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平壤传来消息——宋母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紧急手术。

宋俊浩在电话中声音哽咽:「妹妹,妈妈情况很不好,医生说需要立即做一个大手术。我们已经借了不少钱,但还是不够...你能不能...」

宋敏秀没等他说完就立即答应:「哥,你别担心,手术费我会想办法。」

放下电话,宋敏秀陷入两难。她明白现在向赵天明提出要寄一大笔钱回家,肯定会引发新的争执。但母亲的病情刻不容缓,她必须做出决定。

深吸一口气,宋敏秀决定动用自己的应急储备金。

这笔钱原本计划用作在长沙购买商铺的首付,现在看来,不得不暂时改变用途了。

「你疯了吗?我们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首付,就这么给他们了?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

当赵天明得知这个决定时,勃然大怒。



「妈妈病得很严重,」宋敏秀努力解释,「医生说如果不立即手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每次都是这样!」赵天明愤怒地说,「每次都有紧急情况,每次都要钱!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是不是把你当成取款机?」

宋敏秀难以置信地看着丈夫:「你这是什么意思?那是我的母亲!」

「我不是说你不应该帮助母亲,」赵天明稍稍平静下来,「但这么多年了,他们的情况为什么一直没有好转?你寄回去那么多钱,都用在哪里了?」

宋敏秀无言以对。这个问题,她自己也曾暗自思考过。

按理说,这些年寄回去的钱,足够让家人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

但每次通话,家人总是提到各种困难和意外——哥哥的生意亏损、房子需要修缮、亲戚需要援助...借口似乎永远用不完。

「我...我不确定,」宋敏秀最终坦承,「或许他们真的遇到了一连串的不幸。」

赵天明不再说话,只是摇摇头,走出了房间。

夜色渐深,星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宋敏秀独自坐在床沿,心绪纷乱。街灯的光影在墙上投下摇曳的树影,她望着这些光影交错,思绪回到了童年的平壤,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但眼前的现实不容她逃避。经过一夜深思,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回平壤一趟,亲自看看家人的情况。

这么多年来,她还从未回去探望,是时候面对真相了。

「我要回平壤一段时间,亲自照顾妈妈手术后的恢复,这是我应该做的。」

第二天早餐时,宋敏秀平静地宣布。

赵天明抬头,惊讶地看着她:「你是认真的?」

「是的,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能回去看望。现在妈妈病了,我应该陪在她身边。」

赵天明沉默片刻,出乎意料地没有反对:「去吧,也许回去看看对你有好处。」

赵母在旁冷淡地说:「希望你这次回去,能把心收回来一点。」

宋敏秀选择不理会这句刺耳的话,专心准备回国事宜。

签证和相关手续比想象中复杂,但在赵天明的协助下,一个月后,她终于取得了所有必要的文件。

临行前,郑浩悄悄递给宋敏秀一个信封:「老板,我在韩国留学时了解到一些情况,可能对您有帮助。如果发现事情不对劲,一定要保持冷静。」信封里装着关于朝鲜国内情况的分析和一份紧急联系方式清单。宋敏秀感到困惑,但还是将信封妥善收好。

出发当天,赵天明送她到机场。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但比起前段时间已经缓和许多。

「照顾好自己,」赵天明在告别时说,「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

宋敏秀点点头:「我会的。谢谢你...理解我。」

赵天明勉强一笑:「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理解,但我尊重你的决定。」

登上飞往平壤的航班,宋敏秀心情无比复杂。

八年了,她终于要回到故乡,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



飞机缓缓升空,宋敏秀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长沙城景,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忐忑。

07

平壤的空气比记忆中更加清新。

宋敏秀站在机场出口,深吸一口故乡的空气,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八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也足以改变一座城市。

她环顾四周,寻找来接她的家人。按照约定,哥哥宋俊浩应该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敏秀!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宋敏秀转过身,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朝她挥手。

「哥!」宋敏秀快步迎上去,紧紧抱住了宋俊浩,「真的是你吗?你变化好大。」

宋俊浩尴尬地笑了笑:「这些年工作压力大,人就显老了。倒是你,越来越漂亮了。」

宋敏秀打量着哥哥的穿着,惊讶地发现他身着名牌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看起来相当昂贵的手表,这与她想象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妈妈手术怎么样了?」宋敏秀关切地问。

「还好,手术很成功,多亏你及时寄钱回来,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宋俊浩带领她往停车场走,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

宋敏秀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疑惑,想起了郑浩的信封。

「哥,这是你的车吗?」

看到宋俊浩停在路边的一辆崭新豪华轿车,宋敏秀惊讶地问。

「啊,是的,」宋俊浩显得有些不自在,「最近生意有点起色,就换了辆车。当然,跟中国那边的车比还是差远了。」

宋敏秀没有多问,默默上了车,一股新车的皮革香味扑面而来,与「勉强维持」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路上,宋俊浩不停地问她在长沙的生活。

宋敏秀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心里一直惦记着母亲。

快到家时,宋俊浩放缓了车速,突然说:

「妹妹,你要有心理准备,妈妈虽然手术成功了,但还很虚弱,房子也...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毕竟不比中国。」

宋敏秀心里一沉:「妈妈住在老房子里吗?」

宋俊浩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当车停在记忆中的小院门前,宋敏秀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