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马上就要过去,对于银川来说,真是有些郁闷。这都是因为天气的不给力,就像今天,因为大风加沙尘,使得有的景区和景点都关闭了,真是损失大了。

而这个五一假期,要说最为火爆的旅游城市,莫过于荣昌了。

人们认识荣昌,是从“荣昌江哥”追“甲亢哥”开始,都说他是想出名,想蹭流量想疯了。却不知道,这背后是整个荣昌区的鼎力、尽全力在支持!并且,在这个五一假期可以看到,荣昌不是简单地蹭热量,而是集全区之力来接住这波流量,力争把网红变为“常(长)红”。



但是,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荣昌的文旅火热,却少有人看到,这其实是荣昌背后的一系列措施所促成的。也不得不佩服,这个高书记是深谙流量经济和策划的。

所以,如果说“尔滨”和淄博是网红城市1.0版,那么荣昌则是升级了的2.0版。并且不得不说,它的很多操作,都可以堪称是在今后,值得很多地方学习或者直接模仿的模式。

比如说开放机关单位的食堂。

这几天,荣昌最为火爆的网红“景点”,竟然是机关单位食堂,这就有些始料未及了。

开放之初,是因为荣昌社会餐饮的接待能力有限,所以食堂来凑数。网上所说到的那些牵扯到什么公平竞争,与民争利,滋生FB等等,其实在这样流量之下,谁敢去触碰这个红线?当然了,后续必定会公开和规范管理,不然怎么可能“长红”?

据介绍,荣昌的机关单位食堂在五一过后,会搞成常态化对外开放,普通人也可以去感受(每月的第一个周六,还有法定节假日),这点也值得赞扬。



其实,这个五一假期除了荣昌,还有好几个城市的机关单位食堂也开放了,比如说敦煌。这也有效缓解了本地餐饮接待压力,赢得好评一片。

不过威记却想到的是,荣昌开放机关单位食堂这个模式要是移到银川,能不能破解银川餐饮之“贵”?

都知道,银川餐饮的“贵”由来已久,一盘土豆丝售价22-28元、西红柿炒鸡蛋28元、手抓羊肉98-128元比较普遍。虽然正式或者在坊间,呼吁或者指导之声也时常响起,可是收效不大。

如果机关单位食堂加入到公共餐饮中,会不会引发一种价格冲击?

如今机关单位的食堂,基本算是“内部”经营,普通人是接触不到的,据朋友介绍,机关单位食堂的伙食好,价格便宜,相当于对职工的一种福利。要是在平时(周六日、节假日)对外开放,相信会有很多人前去的吧?

其实,银川的行政中心早就已经这样操作了。它相对来说物美价廉,住在阅海片区的人们很多都喜欢到那里吃,反响还很不错。要是其它地方也跟进,相信生意也是很不错的。

简单来说,银川若借鉴荣昌模式开放机关单位食堂,需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差异化路径。

除了在行政中心、在教育园区、写字楼集中区域等公共机构密集区都可以试点"错峰供餐",将午餐闲置产能转化为面向市民的平价餐饮服务。既消化了厨余产能,又缓解和满足了周边上班族和人们的用餐压力。



有必要建立市场化调节机制,建议采用"基础餐补+市场定价"双轨制。机关职工继续享受补贴餐,社会人员则按成本价消费,可以通过类似"银川城市服务"APP实现线上预约和动态库存管理。

在监管层面需构建"明厨亮灶+信用评价"体系。借鉴怀远夜市智慧监管经验,对开放食堂实施食材溯源和卫生评级公示,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发布"惠民食堂红黑榜"。

值得注意的是,银川特有的"早茶文化"可成为特色突破口。比如调整部分食堂功能,将早餐服务延伸至社区。现在人们对于早上起来吃什么有些头痛,一碗拉面8元,没肉就不说了,关键量少鸡蛋1.5-2元。小菜1-2元;小笼包+豆浆,基本也在10元+;羊杂汤就不说了,一般人还真吃不起;至于其它基本都是属于路边摊。难有一家经济实惠并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吃早餐的地方。

当然了,操作起来不是一句“开放”就可以的。这种公共服务创新需要平衡公益属性与可持续运营。比如设立专项运营补贴,对考核达标的开放食堂给予水电费减免,同时鼓励引入餐饮管理专业力量,培育既懂公共管理又具市场敏感性的复合型运营团队。

同时,对厨师也是一种考验,现在在银川吃面或者炒菜,会发现很多餐馆菜品雷同,价格一样,翻来覆去就拿几道菜一样。并且,厨师似乎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喜欢用一种极细辣椒面来调色,感觉是辣糊糊炒面和炒菜一样。

如何增加品种,跳出局限性,这是厨师需要学习和思考的。



但是不管如何,这样的方式介入,只要把控住价格,推出“小碗菜”形式,2-10元一份菜,可以说是破局银川餐饮“贵”的一个突破口。

就看做不做了。

有人可能会说亏死!威记作为一名厨师,亲身经历曾经也在食堂做过小碗菜,怎么会亏?

餐饮是文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银川来说,“外功”-文旅宣传做得再好,如果“内功”-餐饮住宿不配合,那么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期待!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