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结婚的人少了,讨论婚姻的人也直线下降了…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五一过后的登记率更低,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五一以后,结婚登记的门槛几乎要降到零。

2025年5月10日,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这次改革主要涉及两个重点:

1. 结婚离婚不用再带户口本

2. 全国都能异地办理(以前必须回户籍地)

不过,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地区开始发钱鼓励结婚。比如今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就明确:如果结婚双方皆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最高可奖励4万元;

山西吕梁市也明确,只要是初婚夫妇且女方在35周岁及以下,结婚就给1500元的奖励,直接在婚姻登记窗口领取现金红包。



其实,说到结婚奖励,2023年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比如2023年4月,绍兴市上虞区明确结婚登记就给价值1000元的礼包”;2023年8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对25周岁初婚登记结婚奖励1000元。

但即使如此,年轻人给钱也不怎么愿意结婚了。就拿一季度的数据来说吧,全国登记结婚的只有181万对,比2024年同期的196.9万对足足少了15.9万对。

去年一季度的结婚人数已经创下1978年来的历史新低,今年又再次创新低。这让不少人口专家担忧,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的总结婚对数可能不足600万对。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

首先,这关乎到女性的思维变化。

比如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如果不结婚就没有生活来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附男性,结婚意愿较过去大大降低。

其次,社会教育水平提升使得结婚年龄不断推迟。

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婚在人生重要性上的排序降低。比如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4岁多,从21.4岁提高到25.7岁,而且还在持续走高的趋势。

再者结婚成本太高也是导致很多年轻人单身的原因所在,比如山西的网友@杨子说,攒钱的速度永远都赶不上彩礼上涨的速度,结个婚彩礼门槛20万起步,加上买房买车,手上没有七八十万资金,不用考虑结婚。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起婚。

另外,现代社会对于单身青年的包容性也更高了,以前男人三十不结婚,就会视为异类,现在晚婚、不婚的越来越常见,婚姻已经不是人生的必选项,即便是很多传统思维的70后父母,也开始慢慢接受年轻人一个人生活得想法了。



结婚人数的持续降低,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因为结婚不仅关乎婚姻生活,更与生育密切相关,结婚率降低会影响人口出生率,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所以,不少专家提醒说,结婚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而眼下,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已经迫在眉睫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