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老胡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疫情的困顿,做了多年的快消品业务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业务量大幅缩减。
这些年来,东奔西跑,现在终于有大把时间呆在家里了。
老胡的夫人一直以来都在家相夫教子,除了操持日常家务,闲暇时间的她也是一位健康爱美也懂保养的中年女性,之前的她比较喜欢户外活动,“口罩”后只能“宅”在家里,为了排解无聊,有一天在电话闲聊时,一个在健身房认识的姐妹向她推荐了一款名为“河狸家”的APP。
这个姐妹现身说法介绍说这个“河狸家”就像是“美业界中的滴滴”,在这个平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业项目,比如美甲、美睫、皮肤管理等等,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手艺人”在线,随叫随到,关键是还可以上门服务,十分方便而且也不贵,从几十元到几百元,服务可好了。
老胡的夫人尝试消费了几次,感觉确实不错,这些“手艺人”个个态度热情,很专业敬业。
不过,这些“手艺人”每次服务后都鼓动老胡的夫人能多多充值,由于体验还不错,爽快的她很快就成为了“河狸家”的会员。
“手艺人”的上门服务,也引起了在家的老胡关注,尤其是听到老婆不吝好评后。
慢慢地,通过和老婆的交流互动,老胡对“河狸家”业务有所了解,对其独特的服务与商业模式产生了兴趣。
“河狸家”成立于2014年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那个时代最时髦的口号就是:每一个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做一次!
“河狸家”就是这样一个风口上的O2O平台,客户通过APP下单,美甲师上门提供美甲服务,“河狸家”和“手艺人”二八分成。
后来,河狸家的业务拓展至美容美睫、手足护理、化妆造型、美发、健身等。
得益于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老胡早就下海了,一直做零售快消业务,是国内某上市公司的广东、海南区域老总。
挖到了“第一桶金”后开始自己创业,十几年下来还是收获颇丰,算得上是一位快消品营销界的“老炮”了。
长期一线市场摸爬滚打养成了他对市场营销的灵敏嗅觉。这些年,随着国内电商的崛起,老胡对新零售行业动态一直很关注,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传统行业有更多的赋能,因为每个企业在新的时代都面临转型的压力。
经过半年多的观察了解,尤其是在“天九共享”的不断游说下,2022年下半年,老胡和“河狸家”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老胡之所以对合作有兴趣主要是以下三个理由:
1,这个模式还是可行的。
“河狸家”的愿景是帮助在中国千千万万复杂服务的从业者生活得更好,同时帮助那些懂得生活品质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有效的服务。
基于这一梦想和多年的运营,“河狸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闭环”的商业模式逻辑。
“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当年的这一句“鸡汤”激励了多少人,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真正成功者确实是万里挑一!
作为一个定位为“解放手艺人”的国内美业第一平台,不但是资本一直追捧的“独角兽”企业,而且高峰期时连锁服务曾覆盖全国130个城市,合作手艺人超万名,估值一度达50亿人民币。
2,股东背景雄厚并有上市的希望。
自从创立开始,“河狸家”就是一家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先不说创始人孟醒成功跨界5个领域,他的雕爷牛腩和阿芙精油早已名声在外,后来进入的投资机构个个也是如雷贯耳。
据报道,2014年4月,在从IDG资本拿到天使轮融资后,“河狸家”共经历了四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宽带资本CBC、启明创投、光信资本、麦星投资管理、利鼎投资等机构。
而这也正是老胡所看重的,在老胡看来,这些顶级投资人应该都比自己“聪明”。
2020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对河狸家战略投资数亿元(2352万美元),成为河狸家的第一大股东。在当时,阿里成为股东对”河狸家”而言,这是一条重要的“护城河”。
所以在“河狸家”的内部日常管理中,“上市”和“大股东阿里”一直被高层频繁提及。
“河狸家”也一直宣称自己将很快上市,“喊了很多年”,当然如果能上市成功,这将又是一条重要的“护城河”。
3,高投资回报的合作诱惑。
由于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非法集资”和“诈骗”的警惕性越来越高,相关构成要件被越来越多人识破,于是,一些机构在寻求资金合作时往往绞尽脑汁规避相关法律风险,更多的是利用现有正在运营中的所谓优质项目尤其是风口上的“明星”项目,以合作协议(合同)的名义吸引社会投资。
一方面在签订投资协议时故意隐瞒关键事实(如虚构盈利模式、伪造资质文件),导致投资人陷入错误认识并支付资金。
另一方面就是不断许以高投资回报的诱惑,比如说,只要投资200万,18个月后就可以收回投资还可以再赚几百万等等。
2022年8月31日上午,“河狸家”的工作人员通知老胡:
“之前想合作的成都已经封盘,后面开放的深圳、武汉也在9天左右抢完了。
今天我们和阿里巴巴已经确认,开放长沙的合作。
这个城市您可以考虑下,长沙400万锁定全城独家合作,也可以200万拿半份。
长沙这两年也成了网红城市,年轻人比较多比较新潮。
全城有3、4万家门店,保守测算5年回收金额在1000万左右。”
7天后,老胡正式与北京“河狸家”签约下,200万拿下长沙区域合作的“半份”。
200万,一次史上最贵的“美甲”!
老胡没有想到,这200万成为了他们家这辈子最贵的一次美业“消费”。
如今2年多时间已过,不但当初允诺的千万回报成为了“过眼云烟”,到目前为止,老胡收到的本金退款还不足二成。
在此期间,由于投资回报远不及预期,老胡多次与“河狸家”方面沟通,希望终止合作,协商退款,但每次都是以“失信、失望”收场。
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其实不止老胡一个人,这些年来,全国有不少投资人和老胡一样,都被“河狸家”这个“明星”项目“收割”。
一开始都是各种天花乱坠的高收益“神话”与各种软性“包装”,各大名人、各类名誉的“加持”,似乎如此一场财富“盛宴”,如果你错过了就太“亏”大了。
然而,事实却是你如果参与了,才是“亏”大了,一旦你被“请君入瓮”,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投入之后,那些所谓的“高回报”要么像“挤牙膏”一样,你去要时就“挤”出来一点,否则,这些“回报”就只是“河狸家”软件系统里的一个个数字,虽然每个月都有变动,但根本无法足额提现。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老胡甚至怀疑“河狸家”项目在长沙市究竟有没有真实经营过?
因为在多次要求退款未果的情况下,2024年2月6日“河狸家”竟然提出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变更约定合作地点为广州市,合作时间也相应从2024年3月1日开始至2029年2月28日结束。
然而,事实也证明这也不过是“虚晃一枪”,因为“河狸家”2024年开始“爆雷”,已经不能正常经营,年底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一家名为杭州巴巴云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又开始与老胡进行“沟通”,但最终目的还是一个字:拖。
哪怕到了舆情汹涌的2024年10月,“河狸家”负责人仍发表公开信,宣称一、二月内问题可以解决。
所以对于“河狸家”以及“天九共享”这样的“玩家”而言,既要达到让投资人“掏钱”的目的,同时又要规避相应的法律风险。
薄薄几张纸的合作协议书背后其实“写”的不是真正的商业契约,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套路”,核心就是:尽量无风险搞到钱!
痛定思痛,对于“河狸家”这个项目,老胡“复盘”反思后总结主要有三点“不可轻信”:
1,单一个体的消费认知不可轻信。
因为这种个体单一体验比较表面化,并不充分深入,必须要有专业的尽调,尤其是财务数据的核实。
事后证明,“河狸家”存在“刷单”等不正当竟争行为,粉饰财务报表,制造“虚假繁荣”,市场“红火”的背后是越来越不堪重负的高额补帖,如同当年的“团购“与“打车”。
2,知名大股东背景不可轻信。
在“河狸家“的所有股东中,老胡最看重的当然是阿里巴巴了。
关于阿里巴巴是不是“河狸家“大股东的问题,在“河狸家”出现危机后一直是被有意无意中模糊化了。
天眼查显示,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有6名自然人股东。因此,北京“河狸家”公司股东里并没有阿里巴巴。(对此,有一种权威解释:由于公司成立时,投资人中有外资基金,所以在股权架构上采用了标准的VIE架构。在这个架构下,河狸家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北京梦想城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而作为境内的外资企业,北京梦想城堡又通过一系列控制协议(包括外界看到的股权质押协议),控制境内经营实体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然而,众所周知,在“河狸家”内部,阿里的影响一直是处处存在,比如许多人使用花名,又比如效仿“双11”等,河狸家CEO梁吉庆也出身于阿里,花名仲萍,曾任天猫美妆与日化品类的负责人。
据创始人孟醒回忆,2020年中,阿里巴巴控股“河狸家”后,“河狸家”的七个高管中,除了他为董事长外,首席执行官仲萍、首席运营官方芳、还有首席人力官陈洁梅、首席技术官渝汉、市场部总监谭飙、首席增长官仲达,均为阿里背景,且都曾是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逍遥子(张勇)的老下属。
在杭州,“河狸家”的名气,主要是靠阿里,因为大家都认可阿里是最大股东。
河狸家许多员工也是被“河狸家”的阿里背景吸引,从而进入“河狸家”。
“河狸家”对外也一直以阿里为公司背书。
现在看来,阿里是不是大股东?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就是,不需要的时候就不是。
然而,如果没有阿里的背书,老胡很大可能是不会投资的。
3,高投资回报承诺不可轻信,这一点最重要!
诱人的高投资回报承诺当然是促使老胡决定投资的直接原因。
而老胡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收到的相关信息是经过“筛选”的。
“河狸家”负面新闻集中被媒体曝光是2024年9月,但问题出现肯定更早,甚至可能在2年前的2022年9月,即老胡投资200万时,“河狸家”就可能已经危机四伏了,只不过是有可能被“刻意隐瞒”了。
2024年以来,“河狸家”存在的诱导手艺人刷单返利、拖欠服务费及工资等问题陆续被曝光。
据用户和员工爆料,平台以“金鼎计划”“百亿补贴”等名义吸引手艺人投资刷单,承诺高额返利,但后续未能兑现,涉及金额达数亿元。
甚至有手艺人为冲业绩刷信用卡或借款投入,但本金和利息均无法追回。
此外,消费者也反映退款困难,包括女星叶璇在内的用户公开投诉平台推诿。
2025年2月,杭州河狸家因拖欠租金被物业起诉,深圳、北京等多地办公室因欠费被关闭或断电,或者因欠薪、合同纠纷等被多次强制执行、限制高消费。
创始人雕爷(孟醒)于2024年10月更是公开声明已于2020年退出管理,仅保留小股东身份,并称个人被欠款超1.16亿元,引发舆论的质疑一一为什么创始人都不看好“河狸家”了却还在疯狂对外“招商引资”?
由于信任坍塌,光环褪去,平台口碑严重下滑,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已对其标注“涉嫌违规营销”。
如今,除了老胡,还有广州老王、北京华姐、成都李总等一批投资人同样被高投资回报“忽悠”得血本无归的案例正在不断浮出水面!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运营了十多年且股东背景强大的公司为什么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员工和客户都会与之反目?高管团队也离心离德?投资人的钱又去哪里了?这一切又是谁之过?……
由于深陷财务危机和信任危机,“河狸家”一直在尝试自救和重启,但胜算又有几何?其实局内人早已经有答案了。
因为这种靠烧钱补帖的这种模式是很难持久的,据说2015年时,“河狸家”每个月亏损就高达2000万。
有人推测,“河狸家”自成立后就没盈利过,一直在“烧钱”,“烧”到最后连平台手艺人的钱都拖欠,房租水电都支付不了,怎么可能会有高投资回报给你们这些合作者呢?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假如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局”,那么这种通过高回报承诺拉来的投资究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还是一种“骗局”或“陷阱”呢?
作为被收割的“韭菜”,200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
情、理、法,一个都不会少!
一一收集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并寻求司法解决方案!
老胡已经和十多名有类似经历的投资人协商,正在采取集体行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真相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