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江苏的天气是小“晴”歌连唱。不少网友注意到此前江苏不少地方发布了人工增雨的公告。从5月4日晚到5日,江苏多地迎来了久违的雨水。5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局了解到,借助此轮全省的降雨天气,江苏有11个设区市根据当地的天气条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比如无锡发射火箭弹12枚,苏州发射火箭弹10枚……江苏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周学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轮人工增雨有效增加了各地的降雨量,对缓解气象干旱有一定的效果。”
预报有雨为何还要人工增雨?专家解读
今年1-4月苏州全市平均降水量仅10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6.7%;在无锡,今年以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近2℃,降水较常年偏少七成左右,降水为无锡地区有气象记录(1951年起)以来同期最少……今年以来,江苏多地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部分地区的1-4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七到八成。据5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干旱监测,江苏中部和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对此,多地“火箭弹”上阵,采取人工增雨的方式进行缓解。
“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不是‘凭空造雨’。”周学东表示,人工增雨讲究“天时”,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才可实施。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一定含量的过冷水(0℃以下不结冰的水),而且云中要有上升气流,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增雨火箭弹将催化剂碘化银“打”到五六千米的高空,增加云中凝结核,来促进水气凝结,从而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使水滴凝结成雨,主要是让原本就要产生自然降水的云层,降下更多的雨水。”
这场“打”下来的雨水效果如何?苏州气象显示,本次降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缓解当前旱情,改善果树、茶树、苗木等经济作物生长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无锡气象显示,人工增雨作业后,5日普降中到大雨,无锡市区累计降水量超过10毫米,最大降水量21.9毫米,平均降雨量多于周边地区,增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旱情等级。
“从经验来讲,当天气预报中雨以上的时候,此时采用人工增雨措施更有效。”周学东说,根据此前的天气预报,5月4日晚到5月5日白天,全省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沿江和苏南地区雨量小到中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借天时、促人力”的增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为农作物“解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好消息,5月8—9日还有一次降水天气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新的一周江苏预计在5月8—9日还有一次降水天气,此轮降水天气或将为人工增雨提供有利条件。
周学东表示,“目前全省气象干旱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将时刻待命,继续抢抓有利时机加强人工增雨作业。”
淮安发布显示,除了人工增雨作业措施外,市气象部门还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办理农民朋友对人工增雨作业的问题咨询,助力解决农户灌溉用水问题。
气温方面,本周前期受降水影响,气温有所下降,周后期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出现在11日:沿淮淮北地区32~33℃;其他地区29~31℃。
5月5日已经进入立夏,正是万物并秀的时节。不过,立夏并不等于气象学上的入夏。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或增多,提醒大家加强防范。受冷空气影响,5日夜间至6日白天自北向南风力逐渐增大,将出现陆上6~8级、江河湖库及沿海海面8~9级的偏北大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牛华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