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一则消息震动美国政坛,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兹及其副手黄之瀚或将面临职务变动,其中黄之瀚更是大概率被彻底免职。
这一事件不仅是特朗普政府内部权力格局的一次调整,更让黄之瀚这个名字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黄之瀚,198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虽为第二代华裔移民,却走上了一条极端反华的道路。
他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学术履历光鲜亮丽,本可凭借自己的学识为中美友好交流添砖加瓦,可他却背道而驰。
黄之瀚的政治生涯早期,在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担任书记员,随后涉足国际贸易法领域,为大型国际企业服务。
2007年,他担任国务院伊拉克法治顾问,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崭露头角。
2012年大选期间,他担任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外交和法律事务主任,成功跻身共和党政策圈,这也成为他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他一路平步青云,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多个关键职务,如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中专责朝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兼任朝鲜问题特别副代表,还曾担任美国驻联合国特别政治事务大使 ,直至成为副国家安全顾问。
在政治立场上,黄之瀚堪称极端。在朝鲜问题上,他虽协助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峰会谈判,看似推动了美朝关系缓和,但在实际政策执行中,却主张对朝鲜实施强硬制裁,强化多边合作以巩固制裁力度,在制裁与合作间艰难寻求平衡。
而在对华政策上,他的态度更是激进到令人咋舌。他不仅在2012年选战期间批评奥巴马对华政策软弱,还在2024年大选期间参与“对华终局辩论”,极力主张对中国采取激进的进攻政策。
他实践的系统性对华遏制政策:
一是全面加强对台接触,大打“台湾牌”,2018年以助理国务卿帮办身份“访问”台湾,严重破坏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二是通过国会咨询推动系统性的对华法案议程,为国会涉华立法提供支持,一系列行径严重损害中国利益。
黄之瀚如此极端反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1、从个人层面来看,他渴望在共和党权力阶梯上快速攀爬,为了向美国政治精英阶层表忠心,不惜以反华作为投名状,期望以此获得更多政治资源和晋升机会。
2、从政治环境角度,美国国内部分政治势力长期鼓吹“中国威胁论”,在这种大环境下,黄之瀚的反华立场正好迎合了部分政客的需求,成为他们推行反华政策的马前卒。
然而,黄之瀚的反华策略并未取得他所期望的效果。
中国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有力的反制措施,在贸易、科技、外交等多个领域积极应对,让美国的遏制战略难以得逞。
而黄之瀚,由于在对华政策上毫无建树,上任百日“反华业绩挂零”,不仅未能削弱中国,反而让美国企业在华损失惨重,引发美国内部诸多不满。
与此同时,他的华裔身份也在特朗普团队内部备受猜忌,尽管他极力与华裔背景切割,仍难逃极右翼势力对他“忠诚度”的质疑。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黄之瀚成为特朗普政府权力斗争和政策失败的牺牲品,被无情地扫地出门。
黄之瀚的经历是一场闹剧,更是一个警示。他为了个人私利,背叛自己的种族和文化根源,却落得被人抛弃的下场,实在可悲可叹。
而对于国际政治而言,这种妄图通过制造对抗、遏制他国发展来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注定是行不通的。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时代潮流,任何企图破坏和平与发展的势力,都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