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健
今年五一,被网友称为“最早崩溃”的景区出现了。5月2日,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出现拥堵:
天梯排队三小时拍摄不到两分钟
晚上排队七八个小时才下山
上千名游客
深夜滞留山上大喊退票
随后,张家界致歉,并承认景区在旅游高峰时段“综合管理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5月2日-3日,笔者恰好在张家界游玩,经历了两天时间内排队时间超过9个小时(不算最长的),目睹现场游客们排队的种种艰难,因为排队下山太久,差点误了飞机。
张家界为何堵到崩溃?“排队困局”怎么破?答案事关每一个人。
堵到崩溃,在张家界不是第一次。
今年3月,极目新闻报道,有网友发视频反映称,湖南张家界天子山景区数千名游客滞留,无法顺畅下山。
2023年春节,红星新闻报道,大年初三,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逾6万,接待人数创单日新高。但有游客在网上反映,景区未控制人流量,导致成千上万名游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
今年五一假期,笔者也领教到了人生最频繁、最长时间的排队经历。
5月2日上午10点前,抵达天门山森林公园景区,在山门外跟随大批游客一起,步行2公里到大门口,排队进入景区,耗时大约2.5小时;
5月2日下午,排队从天门山索道下山,耗时大约1.5小时;
5月3日上午,为了避免再次长时间排队,早上6点左右抵达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直接刷卡入园(后来知道是景区提前开放),排队0小时;
然后,从5月3日下午13:00左右,就一直在排队!
排队从百龙天梯登顶,耗时大约2小时,乘坐时间1分半钟(就是游客吐槽最多的项目)。上山之后立马后悔,因为排队下山的队伍已经极长,不可能重新排队返回。于是只好选择:
从百龙天梯乘环保车到袁家界,排队30分钟左右;
从袁家界乘环保车到杨家界,排队30分钟左右;
从杨家界乘环保车到天子山,排队30分钟左右;(为什么要换乘三次,因为没有直达)
从天子山索道下山,排队1.5小时左右;
从天子山脚下乘环保车到东门,排队30分钟左右;
整个下午,几乎都在排队,放弃了所有景点的游玩,终于赶在傍晚7点前得以离开景区。可能还要感谢5月2日出事的游客们,3日的环保车运力比较充足,很多市区的公交车都被调配过来支援了。
5月2日晚网友发帖内容。来源:新闻坊
每一个被堵到怀疑人生的游客,恐怕都想问一句:
张家界,为什么这么堵?
其实,张家界的堵几乎是必然的,首先是因为地形。
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在旅游高峰期出现严重拥堵的景区,很多都是名山——黄山、华山、衡山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地形就是很重要的原因。
很多名山都是通过索道、山路上下,相对狭窄,存在明显的流量瓶颈。
而张家界武陵源号称“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很多地方都需要索道、电梯来连接,可以说是“处处瓶颈”,遇到节假日高峰期,拥堵就成为常态。
比如网友吐槽最多的“百龙天梯”,是全世界最高的户外观光电梯,运行高度326米,直插山涧,现场就长这样:
百龙天梯。来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据说,在百龙天梯建成之前,从水绕四门乘着上袁家界景点,需要几个小时,如今缩短到1分28秒。百龙天梯的运载能力是多少呢?
经过扩容改造后,三台电梯的总运力每小时约7000人。
天子山索道的运力,就更加紧张。这条全长2091米的张家界首条“空中走廊”,早在1997年就投入运营了,经过改造后,目前运载能力最高约为2100人/小时。
可问题是,如果你要进入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袁家界,那么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就几乎是必经之路。要么从百龙天梯登顶,要么从天子山索道转车抵达,这两个交通堵点,卡住了两边的咽喉。
这就是为什么,从百龙天梯一出来,你就会发现自己除了疯狂排队,几乎就是无路可“逃”。(除非走路1.5小时以上,步行下山)
5月2日这天,武陵源接待了多少游客呢?
从官方数据来看,1-2日武陵源核心景区接待进山游客64339人次,同比增长45.22%,其中第二天的游客数量大约为3.4万人。
哪怕只有一半从天子山索道上山,也得拼命运上七八个小时。排队,成了游客的宿命。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个疑问——既然这么堵,难道就不能少放些游客进去吗?限流行不行?
吊诡之处就在于,当你觉得人已经太多了,管理方却恰恰认为,人还远远不够。
这可不是瞎说。2016年,武陵源区就专门回应过,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接待日承载量为11.138万人次、瞬时承载量为6.2万人。这容量,可比5月2日的3.4万人高得多了。
2018年,张家界还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武陵源、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黄龙洞和宝峰湖5个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划出“一道精准的红线”:
根据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团队的研究,武陵源核心景区瞬时承载量为61730人,最佳舒适承载量为夏季13.7万人次/日、冬季为10.9万人次/日。
解释一下,景区瞬时承载量,反映的是景区“同时容纳游客的峰值能力”。
也就是说,全天游客数量3.4万,还没能达到夏季“最佳舒适承载量”的1/4呢,瞬时游客数量也远远不到6万人,并不会触发限流。只有当景区内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将启动交通调控、入口调控等措施控制旅游者流量。
可见,寄希望于景区限流,并不现实。
关键问题就是,景区容量不饱和,但交通要道的流量却已经饱和了。
解决这个问题,只剩下一条路:进一步提高核心景区的交通效率,尤其是增加袁家界等景点的上下山通道。
但这条路,也很困难。
早在2012年,关于游客排队的问题,武陵源区一位副区长就专门发表文章——《武陵源核心景区游客容量仍有充足空间——武陵源核心景区游客排长队背后问题的思考》,文中是这么写的:
游客量的增长引发旅游旺季部分景点游客拥挤和电梯、索道等处长时间排队情况,
表面看来人满为患,让人感觉核心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已超饱和
但笔者认为,
事实
并非
如此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游客接待容量仍有充足空间。
文章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三个集中”——游客排队主要集中在索道和电梯、游客拥挤只是集中在部分景点、排队拥挤只是集中在部分时段:
不可否认,目前,特别是旅游高峰期,游客在天子山索道、百龙电梯上下山时,
常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排队等候,有时甚至排队达3个小时以上
大大降低了游客游览的舒适度,部分游客感到身心疲惫。
而事实上,除了索道、电梯等上下山运输工具以外,核心景区内
至少还有3条以上的上下山步行游道且沿途景观十分幽美。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步行通道已废弃不用或长期被闲置,选择步行游道上下山的游客并不多。
你看,这篇文章就专门提到天子山索道、百龙电梯“有时甚至排队达3个小时以上”,可见问题由来已久。
然而,文章中提到的“充分利用上下山的步行游道,适当分流通过索道、电梯的上下山的游客”,“景区景点实时接待和上下山通道排队的相关信息及时对接”等举措,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事实上,能不能在天子山索道、百龙电梯之外开辟足够的上下山流量通道,需要改变深层利益格局。
节前,张家界的股票简称变更为“ST张家界”,正式被贴上退市风险警示标签。这家中国旅游板块首家上市公司,深陷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超13亿。
很多人因此以为“张家界”不赚钱,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
亏损的“ST张家界”,全称是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旅集团”),资产主要包括环保客运、宝峰湖和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等。即使如此,若剔除造城失败的大庸古城亏损,2024年也还能实现盈利。
真正赚钱的像百龙天梯,耗资1.8亿建造、扩容又花了1.5亿,到2022年运行满20周年时,就累计安全运送游客多达6000多万人次,累计上缴税费就高达9.89亿,简直就是一座建在山顶的印钞机。
百龙天梯并不属于“张家界”,而归属于浙江祥源文旅。祥源文旅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19.64%。
类似的,天子山索道的背后,运营方湖南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天子山索道)则成立于1995年12月7日,是由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其发布的官方信息显示,2024年天子山索道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55.31%。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认清一点,打破利益格局是最难的,“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尽管如此,张家界奇峰怪石、美景壮阔,非常值得去看,其实哪怕是拼命排长队,也是人生不容错过的。
张家界美景。来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只不过,去之前有几个小的建议,如果你和家人朋友想去,记得收藏好:
第一,最好不要在旺季去张家界;
第二,规划路线预留排队时间,带一只轻便折叠小板凳,很管用;
第三,如果避不开旺季,争取最早一批进场,6点多直接进门,能省很多时间;
第四,如果你被困在百龙天梯的山顶上,排队无望,果断步行下山;
祝你旅途愉快。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每周为您解读 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 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 199元/年 ,还 加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