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依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见解撰写而成,文中已标明文献出处及附上相关截图。

前言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各大景区的吐槽热潮就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游客们满怀期待的旅行,却变成了花钱买罪受的尴尬经历。

那么,这些景区为何会登上热搜榜?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令人咋舌的问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



泰山

五一小长假期间,泰山彻底被汹涌的人潮淹没。凌晨时分,蜿蜒的山路上已经挤满了等待登顶的游客,羽绒服摩擦的声音与抱怨声交织在一起。

原本充满浪漫情怀的夜爬活动,在数万人的推动下变成了一支缓慢前行的队伍。台阶上的游客时不时发生推搡,甚至有人调侃“根本不用自己迈步”。



在山顶刺骨的寒风中,公共厕所成为了抢手的避风港,工作人员准备的御寒物资早已被一扫而空。

面对超出承载能力的客流,景区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增加了临时停车场和夜间公交,但预约限流措施未能真正落实到位。检票口电子屏的红色预警与仍在售票的系统形成了鲜明对比。

狭窄的登山道上,疏导人员举着没电的喇叭淹没在人海之中,所谓的分流标识完全无人理会。



天亮后的观景台更是人满为患,每个观景点都被拍照的游客占据。本该充足的军大衣和食品补给也出现了短缺。

这场失控的旅游热潮,暴露了景区对突发大客流的预判不足和管理粗放的问题。年轻人的热情与景区滞后的服务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最终让这趟登山之旅变成了一场集体忍耐的考验。



洛阳

洛阳古城的青石板路被各色汉服裙摆扫得熠熠生辉。年轻女孩们顶着满头珠钗,在人群中艰难转身,手机镜头刚举起,就拍进了十多个同样盛装的路人。

自从推出火车票换景区半价的优惠后,这座十三朝古都迅速成为汉服摄影胜地。

洛邑古城门口租衣服的店铺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化完妆的游客挤在红墙下等待机位,眼看着夕阳西沉还没轮到自己摆姿势。



景区里更是上演着现实版的“穿越拥堵”。龙门石窟的佛像前挤满了层层叠叠的人影,老君山索道排队弯出了八道折线。好不容易挤上山顶,镜头里全是晃动的发髻和自拍杆。

游客们举着云台相机苦笑:“现在终于明白为啥古人要隐居山林了。”

那些在社交平台刷屏的绝美打卡点,现场全是踮着脚尖找角度的人,连牡丹花丛都成了流动的拍照流水线。



网友评论

管理方显然没料到汉服热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流量。虽然连夜增加了二十多趟景区接驳车,调来保安在人群里疏导,但预约系统和限流措施还是慢了好几拍。

穿襦裙的游客和旅行团在狭窄的检票口挤成一团,电子屏上的“最大承载量”数字早已被实际人流甩开老远。



不过,在抱怨声中也有理解的声音。相比其他热门城市动辄五十块的停车费,洛阳五元封顶的停车场让自驾游客直呼良心。夜市十块钱管饱的水席摊位前,捧着牡丹饼的游客边说“挤得脚疼”,边把羊肉汤喝得滋滋作响。



就像兵马俑坑里永远比陶俑多的游客一样,大家似乎默认了旺季出游需要付出的代价。

张家界

夜幕降临时分,张家界天子山顶聚集了上千名瑟瑟发抖的游客。原本半小时的索道下山路程,演变成了八小时的煎熬。

返程高峰期的狭窄山路上,接驳大巴被堵得寸步难行。裹着毛毯的游客在10℃的寒风中跺脚取暖,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求救信号。



有人试图摸黑徒步下山,却在漆黑的山道上被树根绊倒,孩子哭闹声与导游催促声混杂在一起。

混乱中滋生的宰客现象加剧了游客的困境。山顶便利店的货架早已清空,仅剩的矿泉水被黄牛加价倒卖,餐馆里一盘清炒土豆丝的价格抵得上山下三菜一汤。

导游举着喇叭带领团队冲散排队人群,声称只要在指定商铺消费就能“优先下山”。有游客拒绝购买298元/盒的莓茶后,发现游览路线被悄悄缩短了两个景点。



景区承诺的“5分钟响应投诉”服务,此刻只剩投诉电话里循环播放的等候音乐。

尽管景区提前部署了全员上岗、分时预约等措施,但关键环节频频出现问题。



评论区

电子票务系统在高峰时段崩溃,检票员不得不手工核对上万张预约信息,队伍从索道口排到了悬崖护栏。

调度中心临时增派的70辆大巴车,因道路限行规定卡在了半山腰,反倒加重了交通瘫痪。



三年来累计投入2000万元的智能管理系统,在实战中暴露出预警迟钝、联动失效的硬伤。游客用亲身经历验证了“预约制形同虚设”的传言。

当最后一批滞留游客凌晨抵达山脚时,停车场出口的LED屏仍在滚动播放“仙境张家界”的宣传片。



鼓浪屿和丽江古城

近期,鼓浪屿和丽江古城频繁遭到游客吐槽。这两处曾经备受推崇的旅游胜地似乎陷入了口碑危机。

作为国内最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两地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各地游客。然而,最近社交媒体上关于“没意思”、“太坑”、“不会再去了”的评价逐渐增多。

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鼓浪屿上原本幽静的小巷挤满了旅行团,不少历史建筑改成了奶茶店、盖章打卡店,钢琴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需要额外收费。



有受访游客提到,“上岛船票要提前抢,到了却发现到处是卖伴手礼的店”。丽江古城的情况类似。

河边的酒吧音乐声从白天响到深夜,临街商铺几乎全变成了旅拍店和鲜花饼商铺。有游客拍摄视频展示凌晨两点的四方街仍然人声鼎沸,石板路上散落着烧烤竹签和奶茶杯。

两地管理部门为此采取了应对措施。鼓浪屿开始实行分时段预约登岛,拆除了部分违规搭建的商业广告牌。丽江古城则在主要出入口加装了闸机核查维护费缴纳情况。



但在实际执行中,游客反映预约系统难抢、维护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依然存在。

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提到,原本想体验的闽南老别墅咖啡馆变成了连锁奶茶店,想听的纳西古乐表演场地周围全是拉客拍照的商户。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游客表示理解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



一位五年前来过丽江的游客对比发现,虽然商铺变多了,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厕干净了,夜间照明更完善。

鼓浪屿的志愿者讲解服务也得到了不少好评。不过更多声音认为,当景区里原住民逐渐搬离,连锁商铺取代了本地特色小店,“世界文化遗产”正在变成千篇一律的旅游商业街。

这种现象并非这两处景点独有,但可能因为它们曾经的“文艺”、“慢生活”标签太过鲜明,如今的反差显得格外刺眼。



结语

五一这场热闹非凡的“人潮大战”之后,景区和游客都需要冷静思考一下。其实大家都清楚,假期出游图的就是个开心,谁也不想被拥挤的人潮和混乱的管理破坏心情。

景区这边,游客多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只盯着客流带来的收入,应该实实在在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把细节做好,游客才能玩得舒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张家界恐怕是被骂得最惨的一个景区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你们五一都去了哪些景区游玩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1. 抖音——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5.05.04,上千名游客深夜滞留张家界大喊退票2. 抖音,五一鼓浪屿岛上都是人,今天上岛4万人,姚晨在鼓浪屿玩也没被发现,2025.05.033. 丽江人踩人,每条街都是人山人海,2025.05.0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