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近日,青海省都兰县夏日哈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据都兰县林草局介绍,随着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黑颈鹤已连续多年如约“造访”,每年4月下旬会飞抵都兰栖息,直至6月中旬离开。那么,这黑颈鹤究竟是什么动物呢?
说起黑颈鹤,它们的身份可不简单,它们是唯一一种终生栖息于高原的鹤类,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因此又称高原鹤、藏鹤。它们的辨识度极高,全身为灰白色,头部、前颈及为黑色,尾部为褐黑色。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名黑颈鹤。和丹顶鹤一样,黑颈鹤也有一顶“朱冠”。作为大型涉禽,它们具有足长、喙长、颈长等典型特征。
(黑颈鹤摄影:小鱼)
此外,黑颈鹤对爱情极为忠贞,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活动,终身遵循“一夫一妻制”。越冬期间,黑颈鹤常结成十几只至数百只的群体,飞行时排列成“一”字形或“V”字形队列,场面极为壮观。黑颈鹤警惕性极高,初抵越冬地时会长时间盘旋观察环境,确认安全后才会降落。
黑颈鹤是高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是高原生态变化的指示性物种和高原特有物种,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质量直接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两会”建议征集中,中国绿发会对角羚保护地主任葛玉修提出将黑颈鹤定为国鸟的建议。在建议中,葛玉修从历史性、文化性、代表性、独特性、新闻性、神秘性等方面分析了将黑颈鹤定为国鸟的优势。2024年,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同样提出将黑颈鹤确定为中国国鸟的建议。
近年来,青海多地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湿地修复等措施,推动了黑颈鹤栖息环境持续改善。在都兰县夏日哈镇,黑颈鹤与当地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牧民们自发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干扰,为黑颈鹤营造了更加安全的繁衍环境。
黑颈鹤既是高原生态系统的瑰宝,也是这片土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青藏高原这片“世界屋脊”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物种的适宜栖息之所,书写着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
文章/Pierre
审/Tammy
排版/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