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温女士投稿的故事:

前不久一顿三千元的饭局,让我明白,有些关系就像秋天的落叶,风一吹就散了。

年轻时总以为朋友多了路好走,可真正到了五十多岁才懂,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热闹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烟火。



我今年51岁,五一放假前一天,丈夫接了一个电话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说跟我,他大学同宿舍四年的兄弟要来找他。

这老同学住在省城,开车五个小时就能到。想当年我们还没孩子的时候,两家人还常聚在一块,一起去旅行,或者互相去各自家里过节。

后来随着工作忙起来,各自也有了孩子,事情多了,各忙各的,渐渐就少了联系。

这次他说带着七八个人顺路来玩,丈夫以为老同学是带着一家老小来的,二话不说就订了本地最有名的馆子,一个包厢,20人座的围台,低消1200元起。

放假第一天的中午,两辆商务车停在饭店门口,呼啦啦下来九个人。看到那些来客,我和丈夫愣在原地,全是陌生面孔,没一个家属。

虽然有点意外,但丈夫还是热情地上去招呼,没让老同学的朋友受冷落。

后来一番叙旧后,我们才知道,这些都是老同学生意场上的伙伴,这次是去看项目,顺路来拜访丈夫。



我丈夫这位老同学,其实很有能力,是个投资客,到处都有生意,据说年收入也有二三十万,让我们这种体制内,一年最多10万收入的人十分羡慕。

当时,我招呼几个客人入座,老同学在门外跟我丈夫拍着胸脯说:“这顿必须我请,不然传出去让人笑话!”

点菜时我也为了照顾老同学,特意挑了一些实惠又地道的饭菜,十一道菜加一个汤,加两瓶本地白酒,共1550元。

这饭菜量非常多,足够20人吃,而我们11个人根本吃不完。

可谁能想到,吃饭吃到一半,好几个人觉得这饭店做的卤鹅很好吃,又毫不客气地再叫了一盘,随后两瓶一斤装的白酒喝完了,又要了一瓶800多的高档酒。

饭菜吃完了,大家也没走,而是在隔壁打起麻将、唱起歌,一帮醉醺醺的人,没烟抽了还去前台要了一条400多的香烟。

老同学没完全喝醉,看到几个朋友这样要这要那,也觉得有点尴尬,就跟我丈夫说他会结账。

我和丈夫对视一眼,想着既然他一再坚持,我们就别抢人家面子了,一直陪着笑脸跟他们唱歌。



那天中午的气氛,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尴尬。

他们聊的都是几十上百万的生意,我和丈夫根本插不上话。丈夫就不停地敬酒,说些场面话。

我坐在一旁,看着桌子上一堆只吃了一点点的饭菜,心里直犯嘀咕,感觉太浪费了,又不敢当着客人们打包。

等他们终于要散场时,老同学却直接往厕所跑,说是打电话。我和丈夫以为他去结账了,毕竟一般这时候出去说上厕所都是偷偷买单去的。

结果我们离开时,走到前台,却被服务员拦住说:“您好,一共3200多,这边给您打了折,收您3000元。”

听到这话,我感觉血一下子涌到头顶,什么?3000多?这可是我们家一个月的伙食费啊!

丈夫脸色也铁青,看着老同学,以为他会主动结账,毕竟他说今天消费他买单。

可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借着酒醉的样子,笑眯眯地说:“感谢老同学的款待,下次来我那儿玩,我一定好好请回您!”

这话一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让他去结账。最终,我为了照顾各自的面子,就去把单买了。

回家路上,丈夫沉默了一路。我知道他心里难受,曾经睡在一个被窝的兄弟,如今连顿饭钱都要算计。

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我们顺路去他的城市,提前半个月约好,结果当天他说临时出差,下次会好好接待我们。现在想来,也不过是借口罢了。



这次大学同学的行为,让我不禁想起了其他类似寒心的过往。

有次高中同学聚会,班长在群里喊得热闹,说要“重温青春”,和大家一起好好团聚吃个饭。

等我参加后却发现,这所谓的同学聚会,却是班长和几个混得好的同学炫耀的场子。

整个饭局上,有人晒新买的别墅,有人秀刚换的豪车,还有人显摆自己在黄金、股票等方面的投资,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感觉来参加同学聚会就是为了凑数。结账时,组织者班长,也没那么大方,直接说:“一共花销4200元,大家AA吧!”

还有一次,初中闺蜜突然联系我,说要借钱周转。我二话不说转了两万,想着都是过命的交情。

结果后来找她还钱,她却开始躲着我,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最后还莫名地拉黑了我,等我直接找上门后,一是说小孩子误删的,二是哭穷,说手头紧张。

我也不好意思硬着头皮要,但没几天,我却看到闺蜜去了泰国旅行。

而更让我寒心的是去年部门团建。部门新来了个年轻领导,天天在群里说“大家都是一家人”。

团建那天,我主动帮忙订场地、安排行程,忙前忙后跑了好几天。结果到了聚餐环节,领导突然说:“这次团建超支了,大家分摊下超支费用吧。”

我看着账单上的酒水费,全是他点的硬菜,而我们这些普通员工,连菜单都没碰过。

唉,经历这些后,真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人到中年,真的要学会断舍离。以前总觉得拒绝别人是不给面子,现在才明白,委屈自己去维系的关系,根本不值得。

那些只在需要帮忙时出现的“朋友”,吃喝玩乐时才想得到你的“朋友”,都是只会消耗你的无效社交。

遇到这样的“朋友”,真的不值得珍惜,留着不如早点拉黑。

我以前害怕孤独,总想着找人陪;现在才发现,独处才是最好的修行。周末在家看看书、种种花,比去参加那些虚情假意的聚会舒服多了。

我这种心态,不是变得冷漠和孤僻了,而是学会了清醒和及时止损。

不再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不再为了维系虚假的关系委屈自己。有些路,一个人走反而更踏实;有些话,说给懂的人听才叫分享。大家说对不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