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李大叔蹲门口啃馍,抬头瞅见天阴得像泼墨——这才刚热两天呢。河南省气象台5月3日喊得明明白白:4日到6日,河南要从"火炉子"变"水盆子"。



黄淮平原的商丘、周口,4日还热得人啃馍蘸辣酱,夜里就遭冷空气"突袭"。

豫西山区的洛阳、三门峡更玄乎,雷暴大风带着冰雹,跟砸核桃似的往下落。

郑州的老少爷们注意!4日还穿短袖喝胡辣汤,5日就得套上薄外套——雷雨夜里能把人冻醒。

二七塔周边的街道,5日晚上风刮得呜呜响,行道树都快被吹弯了腰,出门可得躲着点。洛阳老君山那地界,海拔高的地儿竟下起冻雨,爬山的游客直犯嘀咕:咋跟过两季似的?南阳、信阳这边,4日晴热到34℃,5日午后突然来场雷阵雨,跟小孩的脸似的说变就变。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5日因为雷暴大风,户外演出全取消,游客直叹气:白跑一趟。商丘太康的芝麻地,4日高温晒得地皮裂,5日大风一刮,尘土飞扬,种地的老伯直皱眉。

"早上穿短袖吃牛肉汤,中午加外套喝姜茶",河南这天气,真是"不服周"得很。

高速路上也不省心,5日夜间黄淮平原南部多团雾,开车的师傅可得把眼睛瞪大了。种地的老乡更愁人,刚冒头的庄稼苗,哪经得起冰雹砸?

豫西山区的农户直犯难。郑州金水路隧道口,一到雨天就容易积水,开车的可别逞能,绕着走最稳妥。信阳淮滨的湿地,湿度超85%,人在里头跟进了蒸笼似的,气都喘不匀。



我个人觉得,这会儿最该操心的是地里的庄稼,刚坐果的西瓜、挂穗的小麦,经不住冰雹砸啊。天气这么折腾,老百姓的生活也跟着乱套,穿衣出行都得随时变,真是麻烦。

"热天落雨像蒸笼,莫切夜市吃炒凉粉",老辈人的话没错,这天气就得忌忌口。豫西山区的景区,索道都可能停运,爬山的游客只能望山兴叹,计划全打乱了。

未来几天,这天气还得持续折腾,咱老百姓只能见招拆招,提前做好准备。

天气"魔性"归"魔性",但日子还得过,该备的雨具、外套,一样都不能少。您说,这忽冷忽热、又风又雨的天,啥时候能消停点?

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