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警蓝 一席朝气
青春是梦想启航的无畏
一幕夜战 一次顿悟
青春是实干争先的坚定
一代传承 一脉延续
青春是不忘来路的接力
在东营公安分局大家庭中
也有“一茬又一茬”的新老接力
面对繁杂且充实的基层公安工作
他们始终热情、执着、充满力量
他们
正青春
青春的样子
是穿透迷雾见真章
分局侦查中心
苏世毅、侯保卿师徒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古老箴言,恰似苏世毅工作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侯保卿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心一定要细。”是苏世毅常对侯保卿说的一句话。身为案件支撑研判民警,侯保卿跟随师傅的脚步,也养成了分析研判时多斟酌的习惯。
一次,派出所提出研判支撑,辖区一个商场有物品被盗,“我们调取了内部监控,发现了盗窃嫌疑人,但是逃跑路线始终确定不了。”师傅苏世毅听到后,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带着侯保卿对商场附近所有监控进行调查,围绕案件发生时段逐个分析,终于发现一个身高类似,但是衣着不同的人员,经过5小时锁定追查,成功确定了人员身份。
“他从这里开车跑了!”捕捉到最后消失地点后,两人开始了后续的侦查工作,以此人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日夜追踪线索,最终成功将一名跨省流窜多地盗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同时还捣毁了一个销赃窝点。
如今,侯保卿已经成长为侦查中心研判团队的中坚力量,一件件案件的侦破也让侦查中心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而他们的研判故事还在继续……
青春的样子
是以千万锤成一器
分局刑侦大队
张董董、李连超师徒
我和师傅张董董既是师徒,也是兄弟,第一次见他就说“喊哥就行”。
董董哥还告诉我,干刑侦就是砸钉子,盯准了反复敲,才能砸的准砸的实。和其他知识一样,我一直用心谨记,并以此为目标,在侦办案件中找规律,紧盯要害打七寸。
去年年底,我接到一起入室盗窃的警情,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主办民警办理刑事案件。在审讯工作中,犯罪嫌疑人表现得异常冷静,不仅答非所问,而且每到关键问题都含糊其辞。
由于发案小区属于新建,楼道等公共区域里的监控启用的少,嫌疑人自作聪明,以为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他的盗窃行为。我一遍遍翻看跟着董董哥办案的记录本,尝试用他的办案思维解决问题,最后确定了以事发当日目击者及小区外监控作为突破点的办案思路,一点一点把案发过程整体还原。
在掌握了一定证据后,这才和嫌疑人正面交锋,案件终于“一锤定音”。
结下这段师徒情谊以来,生活中都爱吃什么,执行抓捕任务之前会说什么话,我们都已了然于心,未来,我们还要共同携手竞相成长。
青春的样子
是守好群众的钱袋
分局反诈中队
崔向辉、马逸飞师徒
不同于其他警种,反诈民警的工作充斥着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我们要顺着庞杂的资金链摸清涉案资金流向,在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找出可以侦破案件的“钥匙”……
作为一名反诈“新兵”,领导给我安排了一位耐心细致的师傅——崔向辉。
一个电诈警情,涉及到的银行账单可以达到成千上万条,还原事实真相,需要繁重的调查取证过程,极其考验反诈民警对海量资金流的分析能力。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现场,师傅和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像“账房先生”般紧盯电脑大屏抽丝剥茧。止付、冻结、分析、深挖,看似枯燥的程序我们却甘之如饴。
一天,我和师傅值班时接到一起电信网络诈骗预警,辖区一位老人遇到冒充“孙子”诈骗,已从银行取出6万元,又预约第二天取现13万元。止付冻结已经无济于事,只有当面拦截,我至今还记得师傅当时果断地说:“一定要快!晚一分钟就出去了。”经过线索深挖,我们成功把线下取现犯罪嫌疑人抓获,并追回了老人被骗的6万元现金。
我也深深懂得了,只要是辖区群众的案子,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小”之分,那些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称赞,就是我们要倾尽所有守卫的晴空。
青春的样子
是携手并肩破难题
分局治安管理大队
缪罗罗、刘子明师徒
“85后”师傅缪罗罗和“90后”徒弟刘子明,是治安管理大队办案队的“新锐搭档”。师傅办案严谨如“绣花”,而徒弟则善用所学本领“啃下硬骨头”。师徒二人执着坚守,在琐碎的点滴中相互支持,不断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师傅缪罗罗虽然有着多年办案经验,曾参与多起涉黑涉恶案件办理,但刚步入治安大队,也是“新兵”一名,办案队刚刚上手,就接到了师带徒的任务,“带着压力吸收的更快”,不管是在处理治安业务,还是案件办理,师傅的独到见解和处理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刘子明。每当案件、警情处理吃不准,理不明时,一对师徒会反复讨论,再向老同志请教,他们更是一对“同路人”。
“传、帮 、带”——传的是宝贵经验,帮的是快速成长,带出的是优秀人才。自结对以来,每一次抓捕、每一次审讯、每一次复盘,师徒二人都认真对待、默契配合。从案发到研判,从抓捕到审讯,二人各自发挥优势,直至案件告破。冬季行动中,二人通力合作,先后抓获刑事拘留各类犯罪嫌疑人8人,行政拘留23人。
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通宵伏案的夜晚,都在无声地证明着师徒二人共同的成长。
青春的样子
是融入邻里邻外
分局辛店派出所
单方勇、王美琪师徒
对于入警已9年的我来说,2024年是一个转折点,我从看守所转战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我的师傅是曾荣获“全省公安机关优秀社区民警”的单方勇。从师徒结对的那一刻起,他就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独到经验倾囊相授。
“没事,我刚开始也这样,多看几次你就熟了。”爱笑、有耐心,是我对师傅的第一印象,这也让我在每次进村入户、面对复杂局面时自信从容许多。
社区工作点多面广,从见面开始,师傅就带着我开启了奔波在社区街头里的“日子”。下雨下雪刮风天,我们挨家挨户的询问房屋状况,帮社区居民联系工作人员维修;烈日当头,我们走街串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化解纠纷;天寒地冻,又逐门逐户排查安全隐患,提示大家伙防火防诈防煤气中毒;每周,师傅都要带我走访辖区里的重点场所,排查安全隐患,如有问题随叫随到。
如今,居民不仅认识也接纳了我,看着他们和我打招呼时的微笑,心底就能生出一种满足,很荣幸,我的青春有了你的样子。
青春的样子
是巡出平安灯火
分局新区派出所
刘希义、王晨阳师徒
按照惯例,新入警的同志会先跟随经验丰富的民警“师傅”承担巡逻出警任务,尽快熟悉辖区地形环境,积累工作经验,我的师傅,就是刘希义。
师傅不苟言笑,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分明。出警时,面对情绪激动的事主,师傅每次都是耐心倾听诉求,积极帮助双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化解矛盾的同时还赢得了双方的认可,能够快速平息纠纷。
刚从警校毕业的我对做好公安工作充满期待,总想着办大案要案,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但到派出所工作后才知道,辖区警情很多,还有许多邻里之间的小纠纷,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有些许失落,但师傅却一直引导教育我:“新警想尽快在工作中出彩是好事,但警察不但要会办案,更要先学会基础工作,擅长服务群众,平凡中才见真本事。”
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快速学会了与群众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我看来,首先要学会倾听,用心去感受,了解问题诉求的核心,才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赢得大家的认可。
公安工作绝非是“无师自通”,跟师傅学,不只是学技术和技巧,更是传承理念和精神。如今我似乎明白了,传承、坚守,才是青春最美的意义。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
但永远有人在前行
每一对警营师徒
每一份警队力量
都汇集成了东营公安分局
最美的模样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郭学良
稿件来源: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