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30多年前,我打工的食堂,来了一批陕西年轻人,都是当地烹饪学校的学生,属于单位对点,实习的性质。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是他们说,他们刚到上海,第一次亲眼看到黄浦江,都激动得不得了,他们那里是黄土高坡,是小山村,水在他们那里是稀罕物,是很珍贵的。他们村庄也是没有像黄浦江这样的大江大河的。

另一个印象,他们说,现在电视电影拍的黄土高坡,都是美化过的了,真正的黄土高坡要厉害得多了,你们都想象不到。

我不知道他们具体是陕西的哪里,反正,他们说回家的路程是这样的,先到陕西的大城市,再长途汽车到县城,再转汽车,然后就是靠脚步走了,一直就这样走到家,因为没有汽车的了。而且还要翻过一道山又一道山,我们还好奇地问,那你们怎么辨别方向,拿什么做参照物的呢?怎么认回家的路的呢?

那时候,他们家乡说不富裕是不富裕,要说穷也不至于。他们说,他们家乡有满山的果树,春天开花的时候,满山的杏花,好看得不得了。说到这个的时候,他们都是很骄傲的,也毫不掩饰对家乡的留恋和向往。我想,若是我们到他们家乡,看到满山的果树和满山的杏花,也会像他们看到黄浦江一样地激动和兴奋。

可惜了,就是山沟沟,小村庄,缺水大概是不缺的,就是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不便,他们说,苹果之类的在他们当地不值钱的,也没法靠做果农来赚钱,要不然,他们父母也不会花钱让他们学做厨师的了,本意就是打算让他们外出靠手艺赚钱。如果留在老家,种植果树也能发家致富,做个果农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们农村的交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是这样,山里的农产品也能运出山沟沟,当地人也可以以此谋生赚钱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大力发展电商助农,以前运输不出去的农产品,现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可以直播带货,这也是官方扶持的项目,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毕竟,时代是在发展的啊。

如果还是以前的山路,还是运输不便,壮劳力还是外出谋生,那么村庄会是啥样的?

不知道当年的这些年轻陕西人,如今有几个在从事餐饮行业?或者做了厨师,或者做了餐饮老板?又或者回到了故乡村庄,做了能靠种植赚钱的果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