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最近重读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其中一句话让我反复思索:“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细细品味,这句话背后其实藏着人际交往中最本质的真相。

从孩子踏入校园开始,他们就如同探险家,走进了人际关系这片广袤而复杂的森林。

然而,太多人在这片森林中迷失方向,被“让所有人喜欢自己”这个错误的指南针带偏了道路。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寻找与自己同频的磁场,而非成为所有人的“万能钥匙”。

不仅是孩子,就算我们大人也常常不自觉的陷入这样的困境:

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他人脸色,努力说着符合对方心意的话,做着讨好对方的事。

我们以为,这样就能收获所有人的喜爱。可结果往往是,自己疲惫不堪,却依旧得不到真正的认可。

就像心理学中的“聚光灯效应”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没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和价值观,强行迎合只会让自己失去独特的光芒。

人际交往的过程,本应是一场相互欣赏的舞蹈。

当我们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断扭曲自己的舞步时,不仅跳不出优美的舞蹈,还会迷失自我。

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认可,而不是外界的掌声。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也会常常陷入一个误区:

把“受欢迎”当作社交成功的唯一标准。

我们会不自觉地对孩子说:

“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不要让别人讨厌你。”
“主动分享玩具,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

这些话语看似在教导孩子社交礼仪,实则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灌输了“讨好型”社交的观念。

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

只有不断牺牲自己、满足他人,才能获得友谊。

他们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被孤立;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担心不被认可。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不是教孩子如何去讨好别人,而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告诉孩子: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有多少人喜欢你,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就像《小王子》中说的:“你要永远为你驯服的东西负责。”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首先要“驯服”的,是自己的内心。



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始于接纳真实的自己。

告诉孩子:

你不必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也不必强迫自己融入每一个圈子。

当你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敢于说“不”,那些真正欣赏你的人,自然会被你吸引。

就像磁铁一样,同频的人才能相互吸引。

与其花费精力去讨好不适合的人,不如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来提升自己、丰富内心。

当你变得更加自信、独立,自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被人讨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始终保持真实,坚守自己的本心。



人际关系不是一场需要讨好所有人的考试,而是一场寻找灵魂共鸣的旅程。

简化社交需求,专注于自我成长,你会发现,那些真正重要的人,会穿越人海,与你相遇。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以最真实的姿态拥抱生活。

因为,当你成为最好的自己时,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如期而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