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5年第5期内容
“列车开往那春天,新的故事正开篇,多少平凡瞬间,都变成爱的纪念……” BGM 一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摩旅便正式启航。 在这个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骑上摩托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许多人追求自由与放松的生活方式。 以摩托为伴,久居都市中的人们可以摆脱琐事的烦忧,自由地穿梭在如画的风景中,体验不一样的旅途。
“快节奏”的“慢生活”
在80后的记忆中,摩托车是年幼时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坐在父亲驾驶的摩托车后座上,前往学校或回家,是满满的踏实感。时至今日,摩托车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与过去骑着摩托车奔向确定的目的地不同,如今的摩旅更追求自由与洒脱,探索未知目的地的别样之美。
前不久,中国首届摩托车跨境越南骑行活动在广西南宁发车,来自全国各地的53辆摩托车57名车手,沿着如画的山水一路前往越南河内,以摩旅的方式展示汽摩运动的风采。
按照线路安排,车手们从南宁出发后,向凭祥进发,经过友谊关后进入越南三岛,前往河内、宁平、下龙,再从友谊关回国,历时两天。57名车手通过摩托车骑行,串联起南宁至凭祥的山水人文长廊,在“边关文化”与“体育精神”交相辉映中与越南车友展开交流。
如果说摩旅会“传染”,那么“传染”的大概是旅行的幸福感。在懂车帝上,博主“船长”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摩旅的经历:驾照拿到手的第一个星期,单人单车2500公里前往海南岛,完成上千公里的环岛公路和300公里的热带雨林旅游公路骑行,沿途的风光令人沉醉。还有位博主以视频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骑着心爱的摩托车穿越大兴安岭、哀牢山、柴达木盆地等地的精彩生活,引来不少网友评论:“这种节目不能经常看,看多了班就没法上了。”
相比坐在汽车中的平稳舒适、遮风挡雨,摩旅的舒适性是有所欠缺的。但为什么那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如此钟情摩旅呢?
一位博主吐露的心声具有代表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心灵得到释放和洗礼的方式。在摩旅中,旅者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激情,从繁华都市的喧嚣中逃离,沿途穿越崇山峻岭,跨过湍急的河流,也见证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象。
如何完成一场心灵修炼
曾经,摩旅是一种小众的生活方式,看着炫酷,多数人却只是旁观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享受生活,更懂生活。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不少摩旅骑行者一身黑色机车服,在蓝天白云下疾驰,再伴着“老男孩”的背景音乐,展现出激情澎湃。名为“MOTO佩骑”的博主说:“我们不会同时有钱、有时间,还有心情,所以差不多就出发吧!”
这条短视频的近8000条评论中,不乏羡慕之声。“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了,看了这样的画面想流泪,可能我真的老了!”也有评论提出追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博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让你感到充实和满足的东西。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如何定义它,以及你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在与部分摩托爱好者的交流中,半月谈记者感受到,吸引他们的是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它让旅者能够随心所欲地探索未知,这种自由感是现代生活中难得的奢侈。而且,摩托车旅行让沿途的风景变得触手可及。没有车窗的隔阂,旅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之美。从晨曦到夕阳,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此外,摩托车旅行还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孤独和挑战,旅者需要不断地自我对话,这种内心的成长是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的。
参与摩旅的年轻人日益增多。在一款购物App上,以“摩旅”为关键词,可以搜到琳琅满目的配套产品,头盔、机车服、后座包、骑行风镜、运动相机、蓝牙耳机……值得注意的是,与摩旅相关的产品要么周身黝黑,要么点缀着艳丽的黄色、橙色、绿色等色彩,充满赛博朋克风,也彰显着摩旅者的个性与不羁。此外,摩旅的不少参与者也是网络博主,他们将工作与生活相融,通过分享摩旅生活、拍摄沿途风光在网络平台上获得收益。
骑行多一些安全,城市多一些包容
在摩旅中追求自由、感受生活多彩的同时,不能回避其中的安全风险。
机车网红“疯子哥”车祸去世,事发当天曾发视频“在西藏骑行”;网红骑手“头哥”驾驶摩托车在重庆极速穿行隧道,翻倒在地去世;还有机车网红“庄慕卿”“小鱼爱吃鱼”“刘富贵”“三毛子”等,也都遭遇车祸。他们中很多人尚处于20岁出头的年纪,令人扼腕叹息。
摩旅一定要量力而行,流量不值得用命去拼。有资深骑手提醒车友,相对于汽车来说,摩托车骑行是“肉包铁”,难以承受高速下车祸的撞击。参与时不但要有必备的护具,而且绝不能缺少对安全的敬畏。
对于惬意的摩旅而言,部分城市的禁摩令同样是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前不久,西宁市发布关于西宁市城区道路和车辆限行管理的通告,将原先的全面禁摩政策调整为仅在特定路段于早7点至晚9点间限制摩托车通行。此次变动,对摩托车文化及产业而言是一大利好,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有些城市向摩旅释放浓浓善意,在赢得口碑的同时,更塑造出城市的独到之处。今年是骑纪中国机车嘉年华活动在浙江缙云举办的第5个年头。活动当日一早,全国各地的摩友齐聚于此。缙云县委书记王正飞身穿一身机车骑行服,亮起嗓门“喊话”:“骑纪中国从缙云启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最懂机车、摩友最友好、最具机车文化的城市。去年,在骑纪公园的基础上精心规划了3条骑纪游线,沿途设有5个风景如画的骑纪驿站,成为摩友们争相打卡的热门线路。”
原标 题《代步工具晋升“铁伙伴”》
半月谈记者:毛振华